综合实验1(电镀法制作艺术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电镀法制作艺术品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镀的基本原理;
2.掌握镀镍基本操作规范。

二、实验原理
电镀是一种电解加工工艺,通过电镀可以改变固体材料外观、耐蚀性、抗磨损、增加硬度等表面特性以及其他物理性能,甚至可以来改善机械配合,修复已磨损和加工报废的零件等,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由于镍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小,因此镍本身具有较大的极化电阻,在单盐镀液中就有较大的电化学极化,获得良好的镀层而且镍的分散能力好,得到的镀层均匀,因此镀液种类虽多,但均由单盐组成。

镀镍液中阳离子有Ni2+、Na+、H+等,阴离子有SO42-、Cl-、OH-等。

由于Na+的电位较负,在电镀电位下,不发生电解反应,因此其阴极反应为,
Ni2++2e →Ni
2H++2e→ H2↑
镀镍一般采用金属镍为阳极材料,常用的有电解镍、铸造镍、含硫镍、含氧镍等,正常情况下,镍阳极溶解反应为:Ni—2e→Ni2+,此时的镍阳极呈活化状态,表面为灰白色,溶解的Ni2+不断补充溶液中的Ni2+浓度。

但由于金属镍易钝化,使溶解电位变正,导致镍阳极受阻,其它离子可能放电,主要发生如下反应,即:
4OH- - 4e → 2H2O + O2↑
2Cl- - 2e → Cl2,由于阳极的生成物又促使阳极表面钝化,进一步增加镍的溶解电位,阳极表面生成暗棕色的Ni2O3,导致镀层质量恶化,为此,镀液中经常需要加入NiCl2,防止这一现象产生。

三、实验药品、仪器以及实验装置
药品:不导电胶、盐酸、镀镍液、镀铬液等
仪器:电源、电解装置、刀片等。

实验装置:电镀装置见图1。

1—阳极材料;2—铜片
图1 电镀装置图
四、实验步骤
1.机械处理
机械处理是为了获得平整、光滑的表面,本实验试样比较小,因此采用手工打磨。

2.除油
除油是为了去除基材表面所粘附的油污、各种污垢、残屑等。

除油方法很多,有有机溶剂除油、碱液除油、电解除油、超声波除油等。

本实验采用先有机溶剂除油,再碱性除油两步工艺。

其中,碱性除油液配方见下表1。

表1 碱性除油液配方
3.封胶:
在铜片表面封上一层不导电胶。

4.刻蚀图案
利用刀片在不导电胶上刻蚀出各种图案,图案下面呈现出铜基体,
5.镀镍:
利用盐酸活化后,对整个铜片进行电镀镍,为确保图案上镀上一层2mm厚镍,规定电镀时间为5小时。

不导电胶为不导体未沉积镍。

镀镍工艺配方见表2。

表2 镀镍工艺配方
6.去胶
去除整个导电胶,电镀图案就呈现在铜片上。

7. 水洗,吹干。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对所制作的艺术品进行拍照。

2.准确计算出镀镍的电流。

3.描述镀镍的阴、阳极现象。

六、思考题
1.叙述镀镍的基本原理?
2.本实验封不导电胶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