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张莹;冯尤健;黄雪珍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模拟演练培训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工作时间在3年以内的护
士52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急救模拟演练,对护士演练前后的急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急救模拟演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演练后护士在急诊各疾病抢救流程、急诊各类应急预案、急救抢救药物知识、护理核心制度知识掌握上明显优于演练前(P<0.05);从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上看,演练后护士的徒手心肺复苏、洗胃技术、心肺复苏仪、呼吸机以及除颤仪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演练前(P<0.05);演练后
护士观察并判断病情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以及护理记录能力均明显优于演练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应用急救模拟演练可以明显提升3年以内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8(015)019
【总页数】3页(P138-140)
【关键词】急救模拟演练;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作者】张莹;冯尤健;黄雪珍
【作者单位】361101 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361101 厦门市福建
省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361101 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
【正文语种】中文
急诊科患者通常病情危重,而且病情变化快,所以患者及其家属均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这就需要急诊护士具备良好的应急能力,对患者病情予以快速识别,并及时作出应对措施[1]。

目前,我科护士呈现出低龄化特点,在全科护士中,低年资护士占比约为50%,其不仅临床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应急能力,存在
护理隐患问题,所以需要针对这部分护士做好应急能力培训工作,提升其应急工作水平[2]。

本研究探讨了应用急救模拟演练观察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工作时间在3年以内的护士5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急救模拟演练,所选护士均为女性。

年龄
20~25岁,平均(22.3±1.2)岁。

工作时间3个月~2.5年,平均(0.8±0.5)年。

学历:大专45名,本科7名。

职称均为护士。

1.2 方法由副主任医师、护士长以及护理骨干组成培训师资。

培训方法如下:
1.2.1 急救理论知识培训由副主任医师及护士长每周授课1次,对某一疾病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如心脏骤停、休克、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急诊各疾病抢救流程、急诊各类应急预案、急救抢救药物知识、护理核心制度,于月末开展考核工作。

1.2.2 急救技能培训对心电监护、吸痰、中心给氧技术、徒手心肺复苏术、洗胃机、心肺复苏仪、气管插管、呼吸机以及除颤仪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注意事项、故障处理流程进行培训。

将护士进行随机分组,由护理总带教和专科护士开展示范和讲解工作,并由受训护士进行练习,每周进行1种急救技术和仪器的培训,并在
培训后开展考核工作。

1.2.3 急救模拟演练 (1)编制演练场景模板。

以理论培训内容为依据,对本科典型病例进行收集,编制成模拟病案,以实地为演练场所,均涉及到分诊、抢救流程、护士自主分层级站位、应急处理、护理操作、病情汇报、口头医嘱复述、患者转运和抢救记录质量等部分。

演练前,对制定的流程、方案、要求和既定的目标先在组内开展评估、讨论与修正,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确定,制定标准化抢救护理服务流程,并以此为培训依据,同时细化急救技术流程,形成标准服务程序,并以此作为培训标准、考核标准。

(2)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各模拟病案抢救护理流程,为受训护士学习提供学习资料。

受训护士分角色扮演患者、不同层级护士(分3人组)、医师,总带教以编制模拟病案为依据,提供病情进展情况,在抢救过程中随机提出突发问题,使受训护士在常规抢救中能够合理调配人力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再现真实的模拟急救场景,以提升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洗胃、吸痰等技术均临时转场运用模具,其余一律运用真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提升人文关爱的感知和体会。

频次:每日班外时间分组开展1次1个案例的实地场景模拟演练培训,演练是以患者从120接诊到转归为主线索,依照标准程序和流程进行完整的模拟,不仅需要对患者病情迅速作出正确评估,还需要对疾病临床表现汇报进行演练,演练完成之后,由总带教总结、汇报存在问题和持续改进。

(3)科主任与护士长作为主考官,协同总带教进行考核后材料收集、总结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对所选护士演练前后的急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急救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分数达到90分即为合格。

急救模拟演练情况的评分标准为自行设计,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包括观察并判断病情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以及护理记录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
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演练前后急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从急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来看,演练后护士在急诊各疾病抢救流程、急诊各类应急预案、急救抢救药物知识、护理核心制度掌握上明显优于演练前(P<0.05)。

见表1。

表1 演练前后急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时间人数急诊各疾病抢救流程急诊各类应急预案急救抢救药物知识护理核心制度演练前
5273.98±10.6776.54±8.4177.04±9.8764.19±7.81演练后
5292.80±8.1092.69±5.7791.01±11.3594.21±5.92t值
10.13111.4196.69822.089P值<0.001<0.001<0.001<0.001
2.2 演练前后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从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上来看,演练后护士对徒手心肺复苏、洗胃机、心肺复苏仪、呼吸机以及除颤仪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演练前(P<0.05)。

见表2。

表2 演练前后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分,时间人数徒手心肺复苏洗胃机心肺复苏仪呼吸机除颤仪演练前
5278.11±7.9261.31±9.5168.63±4.8176.31±7.5262.61±8.21演练后
5291.62±3.7193.20±7.9294.33±4.2192.31±3.5691.53±6.13t值
11.13918.58128.99213.86720.354P值<0.001<0.001<0.001<0.001<0.001 2.3 演练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演练后护士观察并判断病情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以及护理记录能力均明显优于演练前(P<0.05)。

见表3。

表3 演练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分,时间人数观察并判断病情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理记录能力演练前
5286.54±4.8284.22±3.3482.52±3.8681.27±4.53演练后
5293.65±2.9694.47±4.1390.27±4.7992.26±3.12t值
9.06413.9169.08514.408P值<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伴随医院的进步和发展,二级分科及所在区域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医院床位数增加,人事管理制度变革,高年资护士分流,为了满足学科发展人力的严重不足,大量招聘并加入了低年资护士,急诊科出现低护龄化现象,而这部分护士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而且应急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容易出现护理差错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护理纠纷[3]。

对于此,传统培训方式已经不能与现阶段低护龄化培训需求相适应,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常规技能练习已经成为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低年资护士培训模式进行完善和更新,找出与当前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模式,这一项工作对急诊科发展非常重要[4-5]。

急救模拟演练作为低年资护士培训方式之一,其对低年资护士而言,可激发其主动学习,使其急救技术得到提升,这一培训模式不仅限于传统培训模式的培训内容[6]。

急救模拟演练是通过对临床典型病例状态的模拟,并设置不同情境,针对患
者突然病情变化进行模拟,使复杂多变的病情以情景形式的再现,对现场紧迫感进行有效模拟,这也使得受训护士感受到紧张和急迫,并通过差错环节的设定,对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反应能力进行锻炼[7]。

急救模拟演练的开展,可以使受训
护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提升,这不仅是演练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其系统性和可控性的体现。

本研究中,演练后护士在急诊各疾病抢救流程、急诊各类应急预案、急救抢救药物知识、护理核心制度等理论知识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洗胃机、心肺复苏仪、呼吸机以及除颤仪等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均明显优于演练前,由此可见急救模拟演练可以提高受训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另外,从护士综合能力来看,演练后护士观察并判断病情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以及护理记录能力均明显优于演练前,说明急救模拟演练可以使护士综合能力提升,这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8-9]。

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应用急救模拟演练可以使其应急能力提升,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罗秀金,范志美.无缝隙导向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模式分析[J].中国医药科
学,2017,7(4):148-150.
[2] 吴艺,容玉佩,刘东苑,等.模拟案例演练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实践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
究,2016,13(23):101-102.
[3] 范玉改.我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医院床位数比较及其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2):2694-2697.
[4] 谢曼英,潘晓华,彭英,等.实习护生对病人安全认知现状以及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370-371.
[5] 胡静.情景模拟演练在培养急诊低年资护士抢救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
床,2017,14(16):2489-2491.
[6] 沈晓凤.应急模拟演练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1):117-118.
[7] 金艳艳,史盼盼.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措施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15):90-91.
[8] 王织,刘敏,方宁.低年资护士应急预案情景模拟演练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
生,2016,2(3):467-469.
[9] 何小欢,杨希.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8,1(1):147-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