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点燃阅读的心灯 ——提高学困生课内阅读能力之教学随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智慧点燃阅读的心灯
——提高学困生课内阅读能力之教学随笔让所有学生的全面成长,已成为新世纪对教育的要求。

可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群: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或学习兴趣不浓,或学习策略不佳,或学习能力不高,以至于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收获不大。

在学生群体中,他们处于一种特定的角色──学困生。

人常说:“十指有长短,满塘荷花有高低。

”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不同生命个体,所以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纷繁世界。

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在不断探索着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新路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为了探索这条新路子,我在课题前期对调查问卷呈现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要使学困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必须弄清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其学困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从小事入手,紧紧抓住教育活动的每个细节和契机。

本学期新转入我班的刘延兵同学,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不但不休息,还违反纪律;作业也经常不做,即使有时做了,也未做完,书写相当潦草、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王兵呢,寡言少语,对课堂上的任何活动漠不关心,作业按时完成但没有形成知识积累。

细致地分析其中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没有专心听讲的习惯:注意力很难集中,没有自控力,想其他事情、发呆、讲废话或者做小动作,对老师提出的阅读要求等听而不闻、漠然视之。

2、基础知识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

3、有较强的惰性心理:表现在对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

有些稍难一点的需要思考一下的问题,不愿去思考,课堂作业或胡乱做一下,回家作业只做一部分或者不做。

4、缺乏指导帮扶和激励:因为学困、所以很少有同学去关心他帮助他、平时他“获得”的更多的也是老师的批评,久之学习上也没了自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实现该生课内阅读能力的提升制定了以下措施:
1、首先是帮助他们养成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

在此分别针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1)对教师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对于课堂上简单的问题,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

当我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比如读词语,回答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等,都会请学困生回答,并给他们读的机会,给予适时的口头表扬。

(2)对学生提出针对性要求:①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说废话。

②要认真地倾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积极发言,能对老师的话及他人的回答能复述一二。

2、双向选择,“一帮一,结对子”,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3、“低起点、小步子、勤奖励”的教学方式。

因人而宜,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把识字写字、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等教学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学困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中小目标。

我们班的这些学困生,默写词语,背诵短文对他们来说是很头疼的事情。

于是每天放学后,然后和他们作出一天、一周的约定,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迈
向目标,继而脱困。

每周我都会请他们进行一次默写比赛,这样每天都会产生一位优胜者,得到的奖励有两项:一是小小表扬信,可以带回家跟父母炫耀一下;二是第二天作为默写小老师,给其他孩子默写词语。

这个制度,对本班的学困生,还是很有激励性的。

他们在这个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也树立了自信心。

4、每两周让小老师对学困生进行讲评。

比如自己的“学生”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都获得了那些荣誉,“学生”发表获奖感言等。

5、扩大学困生的阅读面,使书籍成为他们欢乐的源泉。

尽管学困生识字学词以及读的能力很差,但作为孩子,他们对故事性强的读物却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此,我在学校图书室为他们借阅了30本故事性强的图书。

要求每两周读一本,并完成“每日读书记录卡”和“每周读书记录卡”以逐步丰富学生字词等的积累,从而为阅读铺设良好的道路。

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

而以上这些方法,只是我的粗浅的尝试,学困生的转化不仅要求我们细心耐心的辅导,更需要我们用智慧去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灯,让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从而自觉地走向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