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新政课时练新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 课罗斯福新政课时练
一、选择题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
洗。

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
文的贫民。

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C )
A.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珍珠港事件
2、某同学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你认为正确的是(D)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8·四川南充)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这最能反
映危机( A )
A.涉及范围特别广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D.来势比较猛烈
4.(2018·山东青岛)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
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

”这
一“新的政策”的实质是( B )
A.对工业的调整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消除经济危机
5.在以下年代中,哪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B ) A.1929—1933年B.1924—1929年
C.1918—1923年D.1933—1939年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 B )
A 、战后市场持续萎缩
B 、盲目扩大生产与销售间矛盾日益尖锐
C 、股票投机破坏金融秩序
D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7.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
机。

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
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股票价格上涨,一夜暴富
C.整个西方世界像死水般沉寂
D. 工人有最低工资的保障
8.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C )
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A.一战影响
B. 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C. 经济危机打击
D. 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开始的国家是 ( B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10.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范围 ( A )
A.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美国
C.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
11.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恐怖”的危机来临时,美国取得成功的“改变”是( B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罗斯福新政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12.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 A )
A.解读《国家工业复兴法》 B.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D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各国法西斯上台
14.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B )
A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C 、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15.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C )
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
B.缓和社会和阶级矛盾,实行社会福利措施
C .国家干预经济
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1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C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
二、材料题
17、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
法西斯道路。

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
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
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
济政策发生的变化。

简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1)变化: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
行了怎样的调整?请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

(2)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

影响: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走出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避免法西斯上台,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
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相同点: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
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启示:任何一种经济
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
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不
同社会制度对人类的进步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