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笔记5-遗传的细胞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笔记·必修
1
【5】遗传的细胞基础
高三生物笔记——遗传的细胞基础
学而思总部教研—周云
生物通过生殖过程将遗传物质(核 DNA )从亲代个体传递给子代个体,这个过程通过亲代细胞的分裂(先将核 DNA 复制加倍之后再将其均分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实现。

如果仅是通过亲代个体(母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代细胞并发育成子代个体,即是无性生殖;如果是两性亲本的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两性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子代个体,即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类型的生物其生殖、发育过程如下: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定义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

过程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部位 有性生殖器官中,如动物的睾丸、卵巢,被子植物的花药、胚囊中。

是特殊方式 的有丝分裂 是有丝分裂,出现了纺锤丝、染色体的变化。

但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

高三生物笔记·必修
2
【5】遗传的细胞基础
(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比较(以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为例)
项目时期
模式图
变化特点
细胞
名称
染色
体数

DNA
数 染色单 体数 同源染 色体数 四分 体数 染色体
组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①主要变化:完成 DNA 分子的复
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其他变化: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精原
o 细

2n 2n →4n 0→4n
n 对
2组
减数第
一次分裂
前期
①联会形成四分体。

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初级

母细
胞 2n
4n
4n
n 对
n 个
2组
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即四分体)排列到赤道板上。

2n
4n
4n
n 对
n 个
2组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n
4n
4n
n 对
2组
末期
2n →n 4n →2n 4n →2n n 对→0
2 组→1 组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次级精母细

n
2n
2n
1组
中期
n
2n
2n
1组
后期
2n
2n
2组
末期
精细胞
2n →n 2n →n
1组
高三生物笔记·必修
3
【5】遗传的细胞基础
1. 相关名词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例析:下图表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 4 个精细胞。

这 4 个精细胞中,①和③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②和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 相关名词的分析。

同 源 染色体
1 和
2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3 和
4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①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进行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这一点往往是解题时判断同源染色体的准确依据。

②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但是来自
父方和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就是同源染色体。

如图中(设黑色代表来自父方,白色代表来自母方)1 和 2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 和 4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 1(来自父方)和4(来自母方)不是同源染色体、2(来自母方)和 3(来自父
方)不是同源染色体。

③他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

注意:X 和 Y 染色体属于异型同源染色体,它们具有同源片段,也各自含特有片段。

其实严格来说,两条染色体具有一定大小的同源片段,就有机会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生联会 非同源 染色体 1 和 3、1 和 4、2 和 3、 2 和 4 都是非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他们的形状、大小 一般都不相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