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范文-雨落·千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雨,我向来是喜欢的,原因有二:
其一,一场滂沱大雨最是好睡觉的时候。
听滴答的回响,听被雨阻隔的寂寥的世界,将畏怯与心安凝成天地间一缕湿润的、小小的、美妙的心境,可以氤氲出家的温暖。
而次日则又是一个透亮的日子。
其二,我认为,雨,尤其是倾盆而下的暴雨,同绚丽的阳光、深邃的蓝天、闪烁的繁星一样,都是上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而我更喜欢这种直爽、洒脱的表达方式。
然而,对于上天这种爽快的表达方式,我从未做出过回应——我至今没有放手淋过一场雨。
我也曾想过要买一把透明的伞,用长而拱的伞盖清楚地记录每一滴雨溅开的瞬间,但却没有付诸行动,不为别的,只因城市里的雨太脏了——黑灰的雨水从灰蒙蒙的天空中落下,着实无法让人产生好感。
但是,在一千多年以前,雨还是一种纯净的东西。
陆羽用它来煮茶,贵妃用它来沐浴。
那时候,“雨打芭蕉”不会溅起泥沙,“沾衣欲湿杏花雨”也不会浑如污水。
古人作画,描绘雨,常配上袅袅的雾霭云烟。
一来,湿润润的雨因此泛起了禅意;二来,雨也是充满灵气的,它来去自由,流动无滞,无形无色,让人捉摸不透。
难怪古人喜欢说“无根之水最是清净”,也惯用“云水”“烟雨”等词来描绘霏霏细雨。
想来,这无根之水如此神秘,也定是饱含了某种自然的玄机。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雨才用它细密的脚步敲醒了无数人的心灵。
我相信,雨,可以抚平狂躁的内心,也可以浇灭雄心壮志。
历史上,雨不知多少次阻止了一触即发的争斗,也不知多少次葬送了将会举世震惊的壮举。
雨,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改变了个人的命运,更有甚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看似巧合,但这一切,就连下雨的时间与地点,也是注定了的。
除去无法预知的水涝灾害,或许这也是另一种更为神秘的力量,这或许就是禅意。
古人定是参透了其中的意蕴,才得以生出“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随意,才得以描绘出“梧桐更兼细雨”般清冽到凄寒的画面。
然而现代人似乎不明白这些奥妙。
他们用电灯、汽车、高楼填满了一切雨可以泻下的空间,让人感受不到雨的存在。
但在众人安享“无雨”的日子里,他们失去了一种最为原始的自然的美、一种震撼的诗意,无法再在本该充满着泥土清新味的早晨睁开眼,不敢再用手一一戳破悬在叶间本该晶莹的雨珠,更不可能再冲入雨中饱尝一下本该甘甜的雨水。
或许这便是为什么诗词的全盛时代在唐宋而不是在现代,因为现代缺少了一种遥远却亲切的体验。
至少,一千多年前西湖上的雨让苏轼感受到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千多年前晚唐的雨让杜牧看到了“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千多年前岳阳楼的雨让范仲淹领悟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千多年前破茅屋中的雨让杜甫呐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雨落,千年。
而现如今,我们还能在雨中找寻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