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3.3.1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1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主题函数主备教师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时间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象,了解图象中各个部分所表示的意义;2.能够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关于两个变量的信息.
教学
重、难点重点:能够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关于两个变量的信息.难点:能够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关于两个变量的信息.
导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导学
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观察下图,你能从中获取怎样的信息?
从学生已
有的知识
入手,引
入课题
新知探索
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曲线型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
【类型一】用曲线型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水滴进玻璃容器如图所示(设单位时间内进水量相同),那
么水的高度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请选择分别与A、B、C、D匹配的图
象( )
引出研究
本节课要
学习知识
的必要
性,清楚
新知识的
引出是由
例题精讲
A.(3)(2)(4)(1) B.(2)(3)(1)(4)
C.(2)(3)(4)(1) D.(3)(2)(1)(4)
解析:A.容器的直径小,水上升的速度最快,故A应是图(3),B.
容器直径大,上升速度慢,故B应是图(2);C.容器下面大,上升速度
慢,上面较小,上升速度变快,故C应是图(4);D.先最快,再速度放
慢然后速度又变快,最后速度不变,故D应是图(1).故选A.
方法总结:对于题目中有不规则容器,图象多为不规则变化,要
确定这种变化关系,可以从容器横截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类型二】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变量信息
如图所示是某市夏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
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天15时温度最高
B.这天3时温度最低
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
D.这天0~3时,15~24时温度在下降
解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最高应找到图象的最
高点所对应的x值,即15时,A对;温度最低应找到图象的最低点所
对应的x值,即3时,B对;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应让前面的
两个y值相减,即38-22=16(℃),C错;从图象看出,这天0~3
时,15~24时温度在下降,D对.故选C.
于实际生
活的需要
学生积极
参与学习
活动,为
学生动脑
思考提供
机会,发
挥学生的
想象力和
创造性
体现教师
的主导作
用
学以致
用,
举一反三
方法总结:认真观察图象,弄清楚时间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然后由图象上的点确定自变量及因变量的对应值.
课堂检测 1.某种产品每小时可生产100件,生产前没有积压,生产3小时后
安排工人装箱,每小时可装150件,下面的图象能准确反映未装箱的
产品数量y(件)与时间t(小时)的关系的是()
2.某一天早晨,小强从家出发,以v1的速度前往学校,途中在饮
食店吃早点,之后,以v2的速度向学校行进,已知v1>v2.下面的图象
中表示小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
的是()
3.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
示,那么可以知道:这是一次_____米赛跑;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
的是_____;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是______.
4.某气象研究中心观测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
时平均增速2 km/h,4小时后当沙尘暴经过开阔荒漠地,风速变为平
均增速4 km/h,一段时间,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遇到绿色植被区
检验学生
学习效
果,学生
独立完成
相应的练
习,教师
批阅部分
学生,让
优秀生帮
助批阅并
为学困生
讲解.
时,其风速平均每小时减少1 km,最终停止.结合风速v与时间t的图
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v轴的括号内填入相应的数值;
(2)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共经过多少小时?
总结
提升
1.用曲线型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
2.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变量信息
板书
设计
3.3.1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二)探索新知例1、例2
(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本课
作业
教材P70随堂练习1、2
本课
教育
评注
(实
际教
学效
果及
改进
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