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熊辉
概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高
分低能”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上下功夫。

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结合数学学科的性质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的新课标中对数学教学的提倡是:要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体现出数
学的文化价值。

所以,在新课改下,老师要对小学数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改变以往的偏见。

新课改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它为改革数学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
很多学校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通病,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主体,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种做法不仅有违数学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特点,也容易造成学生因枯燥的教学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制约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缺少延伸
书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把书本的位置看得太重,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是局限于书本内容,教学活动就会十分呆板,无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教学内容偏多,教学时间不够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给学生减少学习负担,减少学生在校的时间,给他们留
出更多空间自己支配,这样以来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时间就大大缩短,分配到数学教学的时间也就更少了。

但是数学教学的内容并没有相应的减少,这就造成教学时间和内容之间的矛盾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把应该详细讲解的知识简略化,
不能做到深入讲解,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对很多数学知识不能透彻的理解,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他们不断努力的动
力源泉,小学数学老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表现欲较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组织一些兴趣活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参与空间,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我们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包括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尤其对于理解能力较低的小学生而言,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并把它进行整理,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教学方法的灵魂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是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思想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打好“双基”,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深入的钻研数学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因素挖掘出来,并以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渗透在教学中。

(四)科學的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

比起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很难将一些很抽象的数学问题描述到位,
学生也就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比较突出。

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排版整齐、字体标准的优点,它能够将一些图片、图形、声音、动画等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多媒体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老师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选择合适的内容来使用多媒体教学,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老师的讲解带给学生的是间接知识,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知识,相对于间接知识而言,学生对直接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掌握也更牢固。

小学阶段的学生表现欲强,动手操作的欲望也比较强烈,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能体验动手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结语:综合上文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高分低能”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上下功夫。

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结合数学学科的性质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薇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6)
[2]王金松.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J].科学中国
人.2015(02)
[3]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
学.201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