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试卷+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华南虎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D
【解析】解:A、细胞壁对细胞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花瓣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D符合题意。
故选:D。
细胞的生命活动作为生物的一种性状,也是有遗传物质决定的。
而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需要使用的材料用具是()
A.放大镜
B.酒精灯
C.温度计
D.生理盐水
【答案】A
【解析】解:根据观察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步骤可知: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然后用放大镜观察,实验过程中需用到放大镜,而不用显微镜,故下列选项中,“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用到的三种材料用具是刀片、放大镜、碘液,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应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然后用放大镜观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玉米种子的结构、“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过程和步骤。
3.细胞的形态多样,如图中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A图表示的是口腔上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A不符合题意。
B、B图是肌肉细胞,细长纺锤形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B不符合题意。
C、C图是神经细胞,其突出特点是生有许多突起,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C不符合题意。
D、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近似长方形,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
D符合题意。
故选:D。
动植物细胞的不同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解答即可。
熟记各种细胞的形态即可解答。
4.男性自青春期开始生成精子。
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A.附睾
B.睾丸
C.前列腺
D.输精管
【答案】B
【解析】解: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故选:B。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和阴囊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本题是一个基础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是()
A.白化病
B.坏血病
C.巨人症
D.肺结核
【答案】C
【解析】解:A、白化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B、缺少维生素C患坏血病,坏血病属于维生素缺乏症。
C、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D、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故选:C。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熟练掌握激素的缺乏症及常见的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的例子。
6.小鼠的卵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A.80条
B.40条
C.20条
D.10条
【答案】B
【解析】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因此,小鼠的卵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0对,即40条。
故选:B。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在亲子间传递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列对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育起点是蝌蚪
B.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C.终生在水中生活
D.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答案】B
【解析】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
青蛙的幼体在水中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有显著不同,为变态发育。
故选: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8.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望天树,其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解析】解:望天树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关键是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
9.蚯蚓能疏松土壤,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是线形动物
B.蚯蚓能影响其生活环境
C.蚯蚓属于分解者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答案】A
【解析】解:AD、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属于环节动物。
故A 错误,D正确。
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说明蚯蚓能影响其生活环境。
B正确。
C、蚯蚓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分解者,C正确。
故选:A。
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属于环节动物。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关键是熟记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特点等。
10.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解:A、一个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所以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①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
A符合题意。
B、②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的管道。
B不符合题意。
C、③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
C不符合题意。
D、④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泌尿系统包括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④尿道,不同的器官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
11.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数目很多
②总表面积很小
③壁由多层细胞组成
④外部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解: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①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④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可见B①④符合题意。
故选:B。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
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12.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和Y染色体。
果蝇的1个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A.2条X
B.2条Y
C.X或Y
D.X和Y
【答案】C
【解析】解:“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
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果蝇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
雌性果蝇则只产一种含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因此,雄性果蝇的1个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或Y。
故选:C。
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雄性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蝇的性染色体的组成,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类比。
13.戴口罩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措施。
戴口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答案】B
【解析】解: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戴口罩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选:B。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与“蜘蛛结网”相同的是()
A.小狗算数
B.老马识途
C.蜜蜂采蜜
D.海狮顶球
【答案】C
【解析】解:蜘蛛结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ABD、小狗算数、老马识途、海狮顶球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BD不符合题意。
C、蜜蜂采蜜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5.我国有记录的最高树木——云南黄果冷杉,高达83.2米。
促进其根部的水分运输到树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
16.春秋时期我国已运用传统发酵技术酿酒。
酿酒时产生酒精的微生物是()
A.醋酸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大肠杆菌
【答案】B
【解析】解: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7.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是()
A.注意个人卫生
B.保持心情舒畅
C.适当体育锻炼
D.熬夜上网游戏
【答案】D
【解析】解:ABC、次啊三项都对身体健康有益,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D、熬夜上网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使人意志消沉,还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故选:D。
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18.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①②分别是()
A.胚盘、卵黄
B.卵白、气室
C.胚盘、气室
D.卵白、卵壳
【答案】C
【解析】解:①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②是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故选:C。
由鸟卵结构示意图可知:①是胚盘、②是气室。
掌握鸡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19.下列关于健康生活和安全用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烟草焦油有致癌作用
B.酗酒损害肝脏健康
C.食用保质期内的食品
D.随意购买服用药物
【答案】D
【解析】解:A、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A正确。
B、饮酒多了,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会造成胃、肠、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B正确。
C、食用保质期内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C正确。
D、是药三分毒,药品不能随意购买,D错误。
故选:D。
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并且对儿童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对吸烟者的家庭以及对个人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吸烟的危害,要拒绝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20.下列有关人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B.DNA经复制传递给子细胞
C.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是DNA
D.每对基因的遗传信息相同
【答案】B
【解析】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DNA也被复制,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B正确。
C、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C错误。
D、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每对基因的遗传信息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相同,如成对基因AA或aa或Aa,D错误。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资料:我国“三北”工程主要在荒漠区造林,涵盖了我国95%以上的风沙危害区,40年累计造林4614万公顷,2018年荣获“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
回答21、22小题。
21.影响荒漠植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22.下列不属于“三北”工程作用的是()
A.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
C.减少降雨
D.净化空气
【答案】A、C
【解析】
1.【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解答】
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
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故选:A。
2.【分析】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怎样影响环境的。
【解答】
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绿色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将环境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到大气中使周围的环境变得凉爽,还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是周围的环境变得湿润。
故选:C。
23.2022年5月1日起,我国多个海域全面进入休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鱼类与非生物部分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
B.过度捕捞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C.设置休渔期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D.禁止捕捞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不变
【答案】C
【解析】解: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洋里面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A错误。
B、过度捕捞鲨鱼,会引起鱼类数量锐减,有些品种的鱼已面临灭绝,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B错误。
C、设置休渔期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使鱼类得以繁衍生息,C正确。
D、禁止捕捞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保持平衡,而不是不变,D错误。
故选:C。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
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4.昆虫啃食甘蓝(一种植物)。
在进化的过程中,部分甘蓝能合成对昆虫有毒的芥子油,能避免昆虫啃食而被保留,少数昆虫适应了有毒的芥子油,继续啃食甘蓝。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与甘蓝之间不存在生存斗争
B.甘蓝合成芥子油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昆虫啃食甘蓝后产生了适应芥子油的变异
D.合成芥子油的甘蓝被保留是昆虫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昆虫和甘蓝之间存在生存斗争,错误。
B、甘蓝合成芥子油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早就出现了,不是为了适应环境才出现的,错误。
D、合成芥子油的甘蓝被保留是昆虫进行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存活下来,正确。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
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温度等)的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存竞争的范围以及生存竞争的结果,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
25.选取相同的绿豆种子40粒,清水浸泡10小时,平均分成4组。
对每组种子的子叶进行不同处理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0天,测量植株的高度,每组取平均值,具体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甲乙丙丁
子叶处理情况完整切除14切除24切除34
植株高度(cm)17.9816.5812.5410.59
A.实验变量是“子叶完整程度”
B.实验设计了甲组与其他三组对照
C.实验结果是“子叶越完整植株越高”
D.实验结论是“子叶贮存营养物质”
【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子叶处理情况,可知实验变量是“子叶完整程度”,A正确。
B、根据“子叶完整程度”,甲组可以与乙、丙、丁三组形成对照,B正确。
CD、由表格中植株高度可知实验结果是“子叶越完整植株越高”,但不能说明“子叶贮存营养物质”,C正确,D错误。
故选:D。
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我们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①充足的空气②适宜的温度③适量的水分.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6.如图为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A)形成各种血细胞(B、C、D)的示意图。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A→B发生了细胞分化。
______
(2)C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______
(3)D的细胞形状不规则。
______
(4)B、C、D组成上皮组织。
______
【答案】√√√×
【解析】解:(1)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图中A→B过程表示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B白细胞,正确。
(2)C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表示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正确。
(3)D表示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正确。
(4)B表示白细胞,C表示红细胞,D表示血小板,B、C、D和血浆组成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错误。
故答案为:(1)√;(2)√;(3)√;(4)×。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图中A表示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B表示白细胞,C表示红细胞,D表示血小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化的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0分)
2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丹参(如图1)的根肥厚,可以入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中常用的药材。
人工栽培丹参的历史悠久,农民总结了一整套的田间管理方法,如施肥、浇水、除草、除虫等。
丹参易受棉蚜、叶蝉等害虫的危害。
为减少药材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在丹参田里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治虫,部分食物网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