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影像水平解剖i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结构
气管 甲状腺 食管 颈动脉鞘 斜角肌间隙 T1、2;第1、2肋骨 尖段/尖后段 肩关节,肩胛骨
第3水平断面
气管 锁骨 食管
尖段、尖后段 肩胛骨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 胸大肌
4.第4水平断面 以第2胸椎椎体为中心。 (1)椎体前部:结构与前面断面相似. (2)胸壁及胸膜肺区:胸膜肺区有尖段或尖后段。 (3)椎体后部:第2胸椎椎体后方椎管内有脊髓。 (4)肩胛区:结构与前面断面相似。
纵隔︱胸腺
位置:位于上纵隔血管前间隙。 形态:分左右两叶,形状似箭头,尖端指向胸骨,箭头正中常见脂肪组织形成的间隙。 边缘;光滑或呈波浪状,外缘隆起(10岁以下)或凹陷( 10岁以上)。 密度: 10~30岁略低于肌肉,外缘平直或凹陷; 30~40岁密度明显下降; 60岁以上几乎全为脂肪代替,仅见一些细纤维索条状结构。
四、 横膈
吸气
呼气
二、 心脏、大血管正常表现
1、X线表现 (一)后前位 右心缘两段:上段--上腔静脉;下段--右心房,近膈面处有时--下腔静脉。 左心缘三段:上段--主动脉结;第二段--肺动脉段,此处向内凹入,故称心腰,肺动脉与左心室缘之间为左心耳,正常情况下X线片上不能显示;第三段--左心室缘向外下方延伸然后向内,转弯处称心尖.
经第2胸椎椎体的横断层面及CT图
右肺尖
气管
右头臂静脉
左肺尖
左头臂静脉
食管
头臂干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S1
S1+2
头臂静脉 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
第5水平断面经颈静脉切迹 *锁骨胸骨端,胸锁乳突肌 *气管,头臂干,食管,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左、右头臂静脉。 *肺部:尖/后段
横断5 关键结构
基底干支气管
S4、S5、S7—10
S5、S7—10
双下肺静脉
同 上
同 上
在各主要层面上肺段的分布
二、胸部水平断面 1.第1水平断面 断面中央为第7颈椎椎体。该断面可分4部分:椎体前部、椎体侧部、椎体后部和肩胛区。
第1水平断面
气管 甲状腺 食管 颈动脉鞘 斜角肌间隙 C7椎体 肱骨头,肩胛冈
S3、S6、S4
S3、S6、S4
中(舌)叶支气管
S6、S4、S5
S6、S4、S5
基底干支气管
S4、S5、S7—10
S5、S7—10
双下肺静脉
同 上
同 上
各主要层面上 肺段的分布规律
胸腺幼儿
胸腺成人
左肺前段;尖后段 右肺前、尖、后段
胸腺 主动脉弓 上腔静脉 气管;食管
8.第8水平断面 主动脉动脉肺动脉窗层面(主气管分叉层面)。 *胸腺,主动脉弓,上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窗。 *气管分叉 *右肺: 上叶前段S3;后段S2 下叶背段(S6) *左肺: 上叶前段S3;尖后段S1+2 下叶背段(S6)
胸内甲状腺肿
胸内甲状腺肿
胸内甲状腺肿
第7水平断面 —— 主动脉弓层面: 气管;头臂静脉;食管;主动脉弓。 右肺:中央有尖段支气管,前方为前段,后方为后段 左肺前段;前段;尖后段。
s1+2
s3
s3
s2
s1
关键结构: *主动脉弓,上腔静脉, *气管,食管, *肺(前、尖后段)
s6
经主动脉弓层面
气管;食管 胸锁关节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右头臂静脉 尖段、尖后段
左头臂静脉
右头臂静脉
气管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食管
右肺尖段
左肺尖后段
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右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右额和胸壁无汗
第6水平断面以第4胸椎椎体为中心:经胸肋结合上缘 结构与第5断面相似。
2.第2水平断面 通过第1胸椎椎体的断面。
关键结构
气管 甲状腺 食管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 斜角肌间隙 T1,第1肋骨 肩关节,肩胛冈
3.第3水平断面 以第1~2胸椎间的椎间盘为中心。 (1)椎体前部:结构与上一断面相似. (2)胸壁及胸膜肺区:胸腔已打开。胸膜肺区内有肺尖水平断面,为右肺的尖段和左肺的尖后段。 (3)椎体后部:椎管和棘突。 (4)肩胛区:结构与第一断面相似.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复合影)
右心房缘
下腔静脉影
主动脉结(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起始部)
肺动脉段(心腰)
左心室
不同体型与膈肌、心影
(二)右前斜位 前缘自上而下—升主动脉、肺动脉段、肺动脉段圆锥、右心室; 心脏与前胸壁之间的倒置三角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 后缘自上而下左心房、右心房和下腔静脉; 心脏和脊柱之间的透明区为心后间隙,食管为心后间隙主要结构,紧靠左心房后方;
右侧肺段
左侧肺段
主动脉弓以上
S1
S1
主动脉弓
S1、S2、S3、
S1、S2、S3、
主动脉肺动脉窗
S2、S3、S6
S2、S3、S6
右上叶支气管(左肺A)
S2、S3、S6
S2、S3、S6
左上叶支气管(右肺A)
S3、S6、S4
S3、S6、S4
中(舌)叶支气管
S6、S4、S5
S6、S4、S5
肺纹理——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的影像, 支气管、淋巴管及支气管动、静脉等也参与肺纹理的构成。
肺叶、肺段、肺小叶 (1)肺叶:由叶间胸膜分隔而成; 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左肺分为上、下两叶。 (2)肺段:肺段呈锥形,尖指向肺门; 右肺10个肺段,左肺8个肺段。 (3)肺小叶:由3-5个呼吸小叶(腺泡)组成,是肺组织的基本单位(解剖和功能单位),在X线胸片上不能显示。
6.经胸肋结合上缘的横断层面及CT图
左头臂静脉
右头臂静脉
气管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食管
右肺上叶
左肺上叶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右头臂静脉 尖段、尖后段
S1+2
S1
第1胸肋连结
s1
S1+2
平T3上份,主动脉弓三大分支
胸内甲状腺肿
包括胸骨后甲状腺肿和迷走甲状腺肿 前者较多见,为甲状腺向胸骨后的延伸,与颈部甲状腺相连 后者少见,与颈部甲状腺无任何联系 病理:可为甲状腺增生肿大、囊肿、腺瘤,少部分为恶性 临床:可无症状,较大时可出现邻近结构压迫症状
*X线片上的胸膜影为多为叶间胸膜,且多为增厚的胸膜。 *斜裂:正位片上不能显示。 *水平裂:正位片表现为右肺门外1cm处向外走行的水平线状致密影; 侧位片表现为自斜裂中点向前走行达前胸壁的水平线状致密影。水平裂为上叶与中叶间的叶间胸膜线。
分隔胸腹腔的肌性组织;形态呈园顶状,与胸壁构成肋隔角。 高度:右高于左约1—2cm,右约平第9-10肋,或第6前肋。 运动:呼吸时上下同步,平静时1—3cm,深呼吸3—6cm。 正常变异:局限性膈膨升,波浪膈。
右前斜位
升主动脉
肺动脉主干、右室漏斗部(肺动脉圆锥)
左心室
右心室
主动脉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前斜位
(三)左前斜位 心前缘自上而下为升主动脉、右心房及右心室。 心后缘上为左心房,下为左心室。
升主动脉前缘
右心房耳部
右心室
血管结构:主动脉弓、降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窗、气管分叉
左心房
左心室
左前斜位
左侧位
第四节 胸部水平断面
【目的和要求】
1.了解肺段CT解剖学。 2.了解胸部第1~8水平断面结构。 3.掌握胸部第9、10、11、12、13水平断面 的主要结构。 4.了解胸部第14~17水平断面结构。
标志层面
一、胸廓
(2)骨性胸廓
正常男性胸片
正常女性胸片
二、肺野(Lung Field) 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 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 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
肺野划分
肺尖区: 第一肋外缘以内的部分。 锁骨下区: 锁骨以下至第二肋外缘以内的部分。
1、肺门(hilar): 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 位置:肺中野内带第2-4前肋间,左侧比右侧高1-2cm。 2、肺纹理(Lung marking): 在充满气体的肺叶,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表示从肺门向肺野外围延伸的放射状、条状阴影,随着逐级分支,纹理逐渐变细。 由肺动、静脉、气管及淋巴管等组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分支。
左主支气管
上腔静脉
右主支气管
奇静脉弓
食管
*哪一个层面? *肺段如何划分?
标志层面
右侧肺段
左侧肺段
主动脉弓以上
S1
S1
主动脉弓
S1、S2、S3、
S1、S2、S3、
主动脉肺动脉窗
S2、S3、S6
S2、S3、S6
右上叶支气管(左肺A)
S2、S3、S6
S2、S3、S6
左上叶支气管(右肺A)
胸部影像水平解剖i课件
纵膈四分法 以胸骨角-T4下缘上纵隔和下纵隔。 以心包前壁和后壁的冠状面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
尖段
后段
前段
上段
内侧底段
后底段
前底段
外底段
尖后段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上段
内前底段
外底段
后底段
外侧段
内侧段
肺叶分段
后面观
前面观
* 胸锁乳突肌 * 锁骨上皮肤皱折 * 乳房及乳头 * 肋骨
关键结构:胸腺,气管分叉,食管 升主动脉,胸主动脉,上腔静脉,奇静脉弓 右肺:前段,后段;背段。左肺:前段,尖后段;背段
s6
s6
s2
s3
s3
S1+2
升主动脉
降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