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tionmagic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看不明白的地方给我留言,我负责解答。
修理硬盘坏道
对于逻辑坏道,我们可以修复,对于物理坏道,我们应采用隔离的办法,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防止坏道进一步扩散为目标。
我见过有些人在报纸上吹说用某个特殊软件能修理物理坏道,最要命的是许多人对低格硬盘的迷信,实在是误人之语。
所谓低级格式化,指的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然后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 等。
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
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各种办法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以防止扩大坏道进而延长硬盘使用。
特别想强调,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对硬盘的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无必要,用户们尽量不要低级格式化硬盘。
对于逻辑坏道,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和一些专门的硬盘检查工具就能发现并修复。
如:Windows自带的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就是发现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们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这点大家要明白。
我们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即可。
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如“A:”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但是,如果是硬盘物理坏道,那么千万千万记住不要试图用这些方法来修复,相反用各种工具反复扫描,就是对硬盘的物理坏区强制进行多次读写,必然会使坏道变多,进而扩散,正确的方法是用下面的方法果断地把已有坏道的地方隔离开。
这是一种很无奈的办法,但是一个20G的硬盘,如果因为坏道,屏蔽了15G,总还有5G空间可用,如果不这样做,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硬盘全部报废。
方法一:用PartitionMagic等磁盘软件完成工作
如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盘扫描程序来扫描磁盘,算出坏簇在硬盘上的位置,然后在Operation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坏簇所在硬盘分成多个区后,再把坏簇所在的分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中误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HidePartition菜单项来实现的。
这样也能保证有严重坏道的硬盘的正常使用,并
免除系统频繁地去读写坏道从而扩展坏道的面积。
但是这需要对这些软件熟悉,并且有计算硬盘的经验,许多人并不容易做到准确。
方法二:用FDISK和格式化命令FORMAT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第一要搞清硬盘的容量,对于有问题的磁盘先用FDISK 分成一个C盘,再用FORMAT进行格式化,当碰到无法修复的坏块时面对FORMAT总是试图修复,这时记录下进行的百分比.然后按CTRL+BREAK强行终止任务,用磁盘总容量×百分比,得出这部分正常的磁盘容量,用FIDSK划出一个逻辑磁盘,再将后面的磁盘估计出坏道的大概大小,大概比例为10%左右,再划分一个逻辑盘。
这个小盘不用格式化,在总工作完成后将其删除,这样就将坏块给全部跳过去了。
这样可能会损失一些好道,但对大容量硬盘来说无足轻重,而硬盘使用起来更加稳定。
方法三:用专门的坏盘分区工具如FBDISK
FBDISK这是一个DOS下专门发现坏道并隔离后重新分区的软件,只有一个文件,仅仅几十K。
操作很简单,先制作一张能启动到DOS的软盘,把FBDISK 放在软盘上,用它引导系统,注意系统上只能挂一个要修理的硬盘,并且将其接在主硬盘的线上。
进入DOS后,只要能发现硬盘,就运行FBDISK好了,这个小程序先会对硬盘按磁道进行扫描,发现坏道就显示出来,同时还会估计总体扫描完要用多长时间,全部扫描完后,程序会根据扫描结果和坏道情况给你提出一个全新的分区方案来,如果你接受就按Y,否则不会对你的硬盘进行处理。
这个软件不错,但是可能比较大手,笔者曾有一次用它把一个10G硬盘扫完后,报告说只有300M可以使用,但是我用方法二后,却找出了近2G的完好空间。
所以大家还是按需使用。
还有一类特别的坏道表面看起来很可怕,其实反而好修理,如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
大家都知道硬盘扇区是最重要的地方,损坏后一点也不能用,一般人往往将出现这样故障的硬盘作报废处理。
其实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掉,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
以Pctools9.0为例来作说明。
一块40G硬盘出现上述故障,用盘启动电脑后,运行Pctools9.0目录下的DE.EXE文件。
接着选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ab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disk,然后OK回车后回到主菜单。
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
PartitionTable,选中进入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
该硬盘有两个分区,找到C 区,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
重新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COMS设置,运行“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变成781。
保存退出后重新分区格式化该硬盘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c/2004-06-07/1014372077.shtml
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的使用方法(images)及注意事项
一、调整分区容量
由于原来分区时考虑欠周、应用中有新的需要或要安装新的操作系统,经常会出现某个分区容量不够的情况,特别是C盘常常会被剩余空间不足所困扰,这时PartitionMagic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1.选择硬盘和分区
图1
运行PartitionMagic,在软件窗口左边任务栏中选择“调整一个分区的容量”(图1),会弹出“调整分区容量向导”,单击“下一步”,先选择要调整分区的硬盘驱动器,然后进入下一步选择要调整容量的分区(图2)。
图2
2.调整分区的大小
图3
在接下来出现的对话框(图3)中会显示出当前硬盘容量的大小以及允许的最小和最大容量。
你可在“分区的新容量”处的数值框中输入改变后的分区大小。
注意最大值不能超过上面提示中所允许的最大容量。
然后在下一个对话框中选择要减少哪一个分区的容量来补充给所调整的分区。
图4
最后需要确认在分区上所做的更改。
在对话框(图4)中会出现调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在核对无误后就可以点击“完成”按钮回到主界面。
3.执行操作
图5
以上的操作还只是对分区调整做了一个规划,要想让它起作用还要选择左边栏下部的“应用”按钮(图5),此时会弹出一个“应用更改”对话框,选择“是”,即可开始进行调整,此时会弹出“过程”对话框(图6),其中有三个显示操作过程的进度条,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方才大功告成。
图6
提示:如果调整的两个分区有重要数据,记住要备份。
调整过程中,不要对正在执行操作的分区进行读写操作。
另外操作过程耗时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断电。
二、合并、分割分区
早期的硬盘分区都比较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应用需求了,但可以使用PartitionMagic将两个较小的分区合并成一个大的分区。
如果分区过大,也可以用PartitionMagic将它分割成几个较小的分区。
这些操作除了可以通过选择左边栏中的命令并根据操作向导进行操作外,还可直接选择欲操作的分区,通过右键的快捷菜单来进行。
图7
在PartitionMagic主界面中选中要合并的分区,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命令,会打开“合并邻近分区”对话框(图7)。
先在“合并选项”栏中选择要合并的分区,然后在“文件夹名称”处指定用于存放合并分区数据的文件夹名称(如果要把两个分区合并成为一个分区,参加合并的其中一个分区的全部内容会被存放到另一个分区的指定的文件夹下面)。
最后单击“确定”。
注意事项:
图8
分割操作与合并类似,先选择分割的分区,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分割”命令,打开“分割分区”对话框(图8)。
先在数据选项卡中指定好新建分区的卷标、盘符,然后移动想要存放到新分区的文件夹,可以双击左侧的文件夹把它放在新建的分区中,最后在“容量”选项卡中设定新建分区的容量。
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提示:分割分区的操作对NTFS分区无效。
三、转换格式
分区的文件系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如常见的FAT16、FAT32、NTFS等,我们可以使用PartitionMagic 来实现分区格式的转换。
用鼠标右键单击要转换分区的盘符,然后选择“转换”命令,会弹出“转换分区”对话框(图9),在其中选择要转换的格式单击确定即可。
如果使用的是Windows 98之类的系统只能把FAT16转换为FAT32,而对于Windows NT/2000/XP系统中,可实现FAT32与NTFS格式之间的转换。
图9
以上是PartitionMagic最常用的应用,除此之外,在PartitionMagic还可用来复制分区、格式化分区,操作方式基本都差不多,豆仔在这里就不啰嗦了,不过记住,不要有事没事去尝试这些操作,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它。
-------------------------------------------------------------------------------------------------------
注意事项
一、保持电源稳定
PM典型优点是不损坏硬盘数据而对硬盘进行分区、合并分区、转换分区格式等操作。
这些操作无疑要涉及大量数据在硬盘分区间搬运,而搬运中转站就是物理内存(ROM部分)和虚拟内存,但物理内存(ROM部分)和虚拟内存却有一个先天致命弱点:一旦失去供电,所储存的数据便会消失的一干二净,因此运行PM 时必须保持电源稳定。
保持电源稳定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保持市电的稳定,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准备一台不间断电源(UPS);另一方面,要注意系统的“电源管理”。
使用“电源管理”低能耗功能有利于保护硬盘和监视器。
但若正让PM对硬盘进行操作,而电脑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外部指令(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等)而进入休眠或等待状态,将硬盘关闭,硬盘数据将不知会损失成什么样子。
防止系统“电源管理”引起不必要麻烦的办法是:由“控制面板”进入“电源管理”,在“电源管理属性”里将“电源使用方案”设为“始终打开”,把“系统等待”、“关闭监视器”、“关闭硬盘”全部设为“从不”。
二、谨慎硬盘分区系统格式转换操作
使用PM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几种文件系统格式的转换,但在转换之前应注意:
1、FAT分区是DOS,Windows 3.1,Windows 95/98可以使用的;FAT32分区是Windows 95 OSR2,Windows 98,Windows NT5.0可以使用的;NTFS则由Windows NT系列专用;HPFS是OS2系统使用的。
高一级的操作系统往往可以兼容低一级分区系统格式,而低一级的操作系统无法使用高一级的分区系统格式。
2、多数程序不会受从FAT16转换为FAT32(或NTFS)的影响,但是FAT32(或NTFS)格式对于一些依赖于纯FAT16格式的软件(如磁盘实用程序PCTOOLS 9.0、Norton 95等)不能很好地支持。
要使用这些软件需要将FAT32再转换回FAT16格式或者升级这些实用程序到最新版本或下载使这些软件与FAT32(或NTFS)相兼容的补丁。
3、由于FAT16文件系统的局限性,一个FAT16格式的分区最大容量是2473.2M。
对一个超过2GB的分区进行FAT32转换为FAT操作时,可能会出现盘符混乱且该分区不可读。
用PM查看,显示Stack Overflow(堆栈溢出)的错误信息。
修改错误可试着运行Fdisk,把出错的逻辑分区删除,再重建逻辑分区。
4、转换为FAT32的分区容量不能小于256M;若将一个FAT32分区转换为FAT格式,必须保证至少有300-400M的自由空间。
否则可能导致硬盘数据丢失。
5、文件系统格式可以实现硬盘上的特定空间和文件对特定用户开放,其他用户受到进入或读写权限限制。
但一旦转换为FAT16或FAT32,硬盘上的所有空间和文件将对所有用户开放;同时在NFTS下对部分文件设置的特殊文件属性也将消失。
三、合并分区要小心
PM可以将一个硬盘上相邻的系统格式相同的两个分区合二为一。
这项功能对于两个分区自由空间都所剩无几,而又需要一块拥有较大自由空间的分区特别有用。
合并分区操作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若两个分区较大且分区内数据较多,合并操作可能要用上数个小时之久,进度相当缓慢,有时会给人以“死机”的错觉。
使用PM合并两个分区一定要有耐心才行,运行期间绝对不允许有因等不及或误以为“死机”而关闭或重启计算机和断电情况的发生。
此类事情一旦发生,等你进入计算机时会发现要合并的两个分区被冠以“PQFLEX”的巻标并且分区显示为“PqRP”文件系统格式(事实上并非是一种文件系统格式,而是中断PM后产生的一种不稳定文件格式状态),或分区及其中的数据丢失,甚至根本就无法进入计算机。
四、别让PM的“自动化”伤了硬盘的“芯”
应该说,使用PM操作硬盘相当简单,只用进入PM界面,如同动画模拟一般将你所希望对硬盘的变动操作一遍即可,PM会把你的操作一一记录,而后可放手让PM把硬盘改动到你所希望的状态。
这或许就是PM制造商PowerQuest所引以自豪的高度智能自动化。
确切的说这种“傻瓜式”自动化傻瓜到了只是被动式的接受操作者的指令,而非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后而进行磁盘操作。
比如你有一40G的硬盘,分为C和D 两个分区且各为20G。
在PM里开始将分区C让给D区1G的空间,后从D区分出2G的空间并入C区(结果是C为21G,D为19G)。
这一进程让PM执行时,不是经过分析前后过程后智能地进行简洁操作,将D区直接分出1G的空间合并入C区,而是捉笨的将以上操作一一执行:先由C区划入D区1G,再从D区分出2G的空间给C区。
让硬盘长时间毫无意义的狂转不止,数据在不同区域间搬来搬去。
为了不让“无为劳动”“伤”了你的硬盘,不要过分依赖PM的自动化,在操作前充分计划好所希望的最终硬盘状况结果,去掉不必要的操作程序。
用最简练的步骤达到结果。
一旦操作上出现不必要的反复,最好撤销以前指令,重新开始。
五、谨慎对待PM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兼容性
PM可以与大多数的应用软件和平共处。
但对个别工具软件,如防病毒软件、磁盘工具等就不那么和气了。
1、防病毒软件
PM的多数操作都要涉及硬盘数据及分区表的改动,这些改动往往被防病毒软件视为潜在病毒攻击电脑系统的信号,对这些操作加以制止,引起应用软件间的冲突。
使用PM以前,最好用防病毒软件将硬盘及可能要用到的软盘彻底查杀病毒一遍,确信没有病毒的情况下将防病毒软件功能关闭,再运行PM。
2、诺顿磁盘医生(Norton Disk Doctor,简称为NDD)
NDD是一个强大的磁盘工具,能够诊断并修复各种各样的磁盘问题。
用PM对分区空间改变大小不当会引起NDD的错误提示。
如果NDD对位于磁盘根部的一个扩展分区检测提示“一个扩展分区有无效的参数并且可能无法使用…”。
这时应关闭NDD,使用PM将这个逻辑分区容量适当增大,让其尾部留有一定的可用空间。
另外,PM删除、移动、或缩放分区后,NDD可能认为你无意中删除了一个分区,将善意提醒你是否恢复这个分区。
当然不能选择恢复了。
让NDD对这一分区重新做一标识,以后就不会再出现烦人的“选择恢复”提示。
3、磁盘压缩实用程序
希望PM能与DriveSpace等磁盘压缩程序相安无事,比较可靠的途径是适量增大经压缩过的分区所保留的自由空间。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当硬盘上有重要数据时最好不要使用PQMagic,否则可能会造成损失,即使真的要使用也请务必在事前做好备份工作。
一旦发生问题请不要慌张,更不能一气之下重新分区格式化了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请找对硬盘工具熟悉的高手帮你看看能否解决,如果硬盘上数据真的非常重要还可以找专门的数据恢复公司解决,一般都是有希望找回数据的。
硬盘储存数据要运用一定的文件系统格式,主要有FAT16和FAT32、NTFS、HPFS。
高一级的格式能比低一级的在驱动器上创建多至几百兆的额外硬盘空间,从而更高效地存储数据。
此外,可加快程序的加载速度,减少所用的系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