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分析
作为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特点,无疑将有助于改进生物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我对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一、敏感好奇,活泼爱动
初中学生对事物十分敏感,常常表现出好奇、猎奇等心理特点;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非常旺盛,常常表现出爱动不爱静的心理特点。
利用这些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采集、组织生物学知识竞赛,或开展以生物学为内容的春游活动、夏令营活动等。
同时,初中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荣誉感有所增长,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扬。
二、乐于学习生物学
初中学生对生物有特殊的爱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观上是少年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一花一草、蛇、鸟、兽等生物;客观上生物界千奇百怪,奥妙无穷,什么蚂蚁搬家、鸡狗斗、蜻蜓点水、大雁迁飞,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开始学习生物学以后,他们一般都向往了解和掌握更多生物学知识,希望知道其中的奥妙。
据上海的有关调查,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低于其它学科,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
三、向往了解自身
初中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阶段,生理变化会影响到心理变化。
他们开始从对性的神秘感转向追求了解;他们开始从回避异性转向爱慕异性,甚至会出现早恋现象。
这个时期,学生若受到黄色书刊和音像品等的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品质劣化。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
初中适时开设《生理卫生》课程,正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利用这一向往了解自身的心理优势,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对他们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等。
四、抽象思维明显发展
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占据了优势。
其实,在中、小学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既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也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只是在某一时期何种思维占优势而已。
初中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时,若离开抽象思维是不能进行的,但抽象思维又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若离开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也无从发展。
因此,初中生物学的讲授应从具体形象思维出发,创造条件应用直观教学,多接触大自然中的生物,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这些心理特点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初中生物学的心理特点,我们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引导,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当然,在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如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娇生惯养形成的任性、畏难、不求上进等心理倾向,应加强个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