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五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家兔的血液循环和人体的相似,下列关于家兔血液循环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肺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B. 主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C. 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D. 上、下腔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答案】A
【解析】解:家兔的血液循环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的部分代表动脉血,黑色的部分
代表静脉血)
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液循环有两条途径:
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rightarrow 肺动脉\rightarrow 肺部毛细血管\rightarrow 肺
静脉\rightarrow 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里流的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血液
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
氧进入血液.这样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rightarrow 主动脉\rightarrow 各级动脉\rightarrow 身体各
部分的毛细血管网\rightarrow 各级静脉\rightarrow 上下腔静脉\rightarrow 右心房,左
心室里流的是动脉血,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动脉血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
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主要从是含氧量的多少和颜色上来区分.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
可见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静脉血,主动脉流的动脉血,上下腔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故选:A.
2.下列血液成分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血浆﹣﹣运载血细胞
B. 红细胞﹣﹣吞噬病菌
C. 血小板﹣﹣运输二氧化碳
D. 白细胞﹣﹣止血,凝血
【答案】A
【解析】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正确;
B、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B错误;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C错误;
D、白细胞能够将病菌吞噬掉,其功能是防御感染,D错误。

3.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增高。

与人体长高无关的是()
A. 长骨长长
B. 生长激素的分泌
C. 适当的营养与运动
D. 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
【答案】D
【解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生从12\sim 14岁、女生从10\sim 12岁开始出现青春期的身体上一系列变化。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由于长骨长、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适当的营养与运动,身高突增,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意识开始萌动。

4.某同学放学回家,发现房间里煤气泄露,有人昏迷,这时他不应该采用的做法是()
A. 关闭煤气阀门
B. 打开排气扇排气
C. 拨打120急救电话
D. 对中毒者实施人工呼吸
【答案】B
【解析】解: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然后把人移到空气清新处做人工呼吸.但不能马上打开排气扇排气实施急救.因在打开排气扇排气开关时可能会产生明火,一氧化碳有可燃性,有可能引起爆炸.
故选B.
5.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单位:克/100毫升):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b液是血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 c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被重吸收
C. 因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
D. 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尿蛋白
【答案】D
【解析】
6.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答案】A
【解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
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尿液的形
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
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
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因此,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
器官是肾脏。

7.相比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人体内的()
A. 肺泡
B. 肺泡外毛细血管
C. 血液
D. 组织细胞
【答案】D
【解析】解:
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
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rightarrow 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
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人体内的组织细胞.
故选:D.
8.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有可能滞留的部位是()
A. 下肢静脉
B. 右心房
C. 肺部毛细血管
D. 肺静脉
【答案】C
【解析】解: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流动,最可能滞留的部位是毛细血管,而下肢静脉里的血栓最早经过的毛细血管是肺部毛细血管。

故选:C。

9.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答案】B
【解析】解: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故选:B。

10.妈妈给小明买了个生日蛋糕,甜甜的奶油在他的体内消化吸收。

下列正确的是()
A. 奶油的成分主要是脂肪,脂肪属于糖类物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 胆汁中含有消化酶,因此胆汁的消化作用属于化学性消化
C. 消化过程是在大肠中进行,大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D. 消化后形成的甘油和脂肪酸最终会被小肠吸收
【答案】D
【解析】
11.下列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湿润作用的是()
A. 鼻腔前部的鼻毛
B. 气管内的黏液
C. 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D. 气管的“C”形软骨
【答案】B
【解析】
12.如图是人体某部位血管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则字母B所代表的血管有何功能()
A. 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
B. 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 进行物质交换
D. 作为输送血液的泵
【答案】C
【解析】据分析可见: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
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适于物质交换。

故选C.
13.下列有关体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右心房
B. 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C.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D. 比肺循环流经范围广、路径短
【答案】B
【解析】
14.下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2号试管中滴入1ml唾液
B. 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
C. 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 1号试管中淀粉糊2ml,2号试管中淀粉糊1ml
【答案】B
【解析】A.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2号试管中滴入2mI唾液,错误。

B.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将两试管放在温度为37℃的水浴中保温,是因为此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
,正确。

C.1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
变蓝,错误。

D.实验时,取两支试管,1号试管中淀粉糊2ml,2号试管中淀粉糊2ml,错误。

故选B.
15.动脉血管指的是()
A. 分布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血管
B. 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
C. 管壁很厚的血管
D.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答案】D
【解析】解: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其功能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

故选:D。

16.肺的下列哪项结构特点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
A. 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B. 肺位于胸腔内
C. 肺泡数目多,面积大
D. 肺泡外表面有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答案】B
【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B
17.体检中心对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时,得到甲、乙两种成分的数据(见下表),甲、乙分别是()
A.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答案】D
【解析】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

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尿液中都不含有蛋白质;在血浆和原尿中都含有而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

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故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选项D正确。

18.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A.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 血管、心脏、血液
C. 血管、心脏
【答案】B
【解析】
19.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气最终在哪里被利用()
A. 肺泡
B. 血液
C. 心脏
D. 细胞
【答案】D
【解析】解: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rightarrow 二氧化
碳+水+能量.所以呼吸时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细胞被利用
故选:D
20.如图是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肾单位
B. ②起重吸收作用,⑥起过滤作用
C. ③是尿液形成的场所
D. ③、⑤、⑥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⑤
【答案】D
【解析】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图甲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胆汁中虽然没有
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________,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
脂肪分解的作用.
21.(2)图乙中,代码\_\_\_\_\_\_\_\_对应的是图甲中4所指的器官,该器官内的腺
体所分泌消化液中含有盐酸和________酶;曲线Z所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从图乙可以看出,人体消化道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填代码)器官内被消化
分解的;其中脂肪最终被分解成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1, 肝脏, 脂肪微粒
【解析】解:(1)图甲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2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3十二指肠内.胆汁不含消化酶,可见
将乳化成脂肪微粒.
(2)图乙中的C部位在图甲中所对应的器官是4胃.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蛋白质.曲线z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
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乙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
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
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 \C , 胃蛋白, 脂肪, D, 甘油和脂肪酸
【解析】
22.(1)国家为了储备充足的血源,号召健康公民无偿献血.医生在献血者身上取血时,首先要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 的________的脱脂棉,对将要取血的部位进行
________.
22.(2)科技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白色人造血.其特点是能运送氧气和二
氧化碳,无血型之分,可长期保存,但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人造血能运送氧气
和二氧化碳,说明具有________细胞的功能;无血型之分表明任何血型的人都
________.
22.(3)假若某人输入较多的这种人造血,可能出现的后果有(请举一例):________.【答案】酒精, 消毒
【解析】解:(1)国家为了储备充足的血源,号召健康公民无偿献血.医生在献血者
身上取血时,首先要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 的酒精的脱脂棉,对将要取血的部位进
行消毒.
【答案】红, 可以使用
【解析】(2)科技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白色人造血.其特点是能运送氧气
和二氧化碳,无血型之分,可长期保存,但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人造血能运送
氧气和二氧化碳,说明具有红细胞的功能;无血型之分表明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使用.【答案】①自身的防御能力和保护能力会降低;
②身体的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会有所降低
【解析】(3)假若某人输入较多的这种人造血,可能出现的后果有①自身的防御能力
和保护能力会降低;②身体的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会有所降低.
23.(1)①-⑦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3.(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的血液能抵达全身各处的腔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3.(3)若图乙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则甲图中与⑦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简述判断的理由:________。

【答案】⑥
【解析】⑥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答案】D
【解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往全身,需要的动力强。

心房只是把血液压到心室,需要的动力小,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输送的路程长,需要的压力大。

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输送的路程短,需要的压力小。

所以D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
【答案】④, 静脉血管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该血管是肺部静脉血管
【解析】若乙图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在肺部,⑥代表的是肺部毛细血管,则甲图中与⑦相连的血管是④肺静脉。

判断依据是静脉血管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该血管是肺部静脉血管。

24.(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在消化道内经过图甲________(填序号)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

24.(2)人体在进行图甲所示的过程③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4.(3)图甲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

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房室瓣和动脉瓣的开闭情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4.(4)图甲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Ⅰ与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等。

24.(5)图乙中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填字母),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___(填数字),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的结构是________。

24.(6)若图丙中E为小肠,图中体现营养物质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若曲线b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若曲线b表示肾单位某些部位尿素含量的变化,则图丙E处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4.(7)小明同学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静脉注射药物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流经心脏四腔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1)①, 氨基酸
【解析】解:(1)图甲中①为食物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

【答案】(2)舒张和上升, 气体扩散作用
【解析】(2)图甲所示过程③为呼气,此时,肋间肌舒张,膈肌上升,胸廓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增加,肺内气体呼出。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答案】(3)毛细血管, 开, 闭
【解析】(3)图甲A系统为血液循环系统,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此时心脏内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同时动脉瓣关闭,避免血液由心室内流出。

【答案】(4)③⑤⑥, 水, 尿素
【解析】(4)图甲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③呼吸系统呼出气体,⑤皮肤排出汗液,
⑥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Ⅰ与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水和尿素等。

【答案】(5)B, ①③④, 动脉瓣
【解析】(5)图乙中:A为右心房,B为右心室,C为左心房,D为左心室,其中肺循
环的起点是B右心室;①为肺静脉,②为肺动脉,③为主动脉,④为下级动脉,
⑤为下级静脉,⑥为上、下腔静脉,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①肺静脉,③主动脉,
④下级动脉;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的结构是动脉瓣。

【答案】(6)b, ③, Ⅰ
【解析】(6)若图丙中E为小肠,图中体现营养物质变化的曲线是b;若曲线b表示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通过图甲中③
呼气排出体外,若曲线b表示肾单位某些部位尿素含量的变化,则图丙E处进行的生
理过程是图甲中的Ⅰ,即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一小部分水、无机盐和全部的尿素等
物质形成了尿液。

【答案】(7)A→B→D→C
【解析】(7)图乙中:A为右心房,B为右心室,C为左心房,D为左心室;①为肺静脉,②为肺动脉,③为主动脉,④为下级动脉,⑤为下级静脉,⑥为上、下腔静脉。

静脉注射,药物随血液到达患处的过程为:
⑤→⑥→A→B→②→①→D→C→③→④→患处毛细血管→患处组织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