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赛课教案_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之活动探究教学设计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标要求:
1.八年级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2.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3.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进行缩写、续写、改写。

学习目标:
1.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2.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3.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演讲的技巧,进行演讲实践,举办演讲比赛,在“演讲——聆听——评议”的综合活动中提高在公共场合的表达能力。

学法建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设置情景等方法,感受演讲词的魅力。

通过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具体目标和课时的分解如下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基本常识。

2.明确演讲词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备习:
1.自读有关演讲的知识性资料。

演讲定义: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演讲词的特点:
(1)针对性演讲词的针对性一般指 a、针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或主题) b、针对特定的人群 c、关注演讲现场
(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好的演讲总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启发听众,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感染力、说服力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多短语。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2.通读四篇演讲词,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篇演讲词的观点各是什么?圈画出文中与观点相对应的句子。

《最后一次演讲》观点:正义是杀不完的,真理永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一生中重要的抉择》观点:应扶植年轻人。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观点:平和与自信的奥林匹克精神将会成为新的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二、课堂活动探究
(一)复习:根据所发放的资料,回顾有关演讲词的基本常识,明确演讲词的针对性。

演讲词的针对性一般指(1)针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或主题)(2)针对特定的人群(3)关注演讲现场
(二)任务一:群文阅读,速读课文,思考和探究演讲的针对性包括哪些因素,以及在演讲词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针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或主题);针对特定的人群。


(三)任务二:假如演讲现场和对象发生了变化,需要怎么处理?小组任选一文,合理想象,提出修改意见。

(四)组间交流活动心得
明确:演讲的内容决定演讲的形式;演讲要有针对性:针对某一话题或现实;关注听众的各方情况;关注演讲现场。

第二、三课时
课时目标:
再读四篇演讲词,体会演讲词观点鲜明、态度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的特点。

活动过程:
闻:由当前突发事件引出,紧扣追悼会现场人员情绪。

丁:获奖感受一一教育问题一中国学生如何了解自然科学
王:从自己脱离一线、年龄大了的现状说起,自然引出人生中的重要抉择。

顾:回顾历史,阐述背景,引出话题。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围绕观点或主题组织材料的?(以下二选一)
1、交流导学案第二题相关内容。

重点探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作者是怎样围绕观点或主题组织材料的。

《最后一次讲演》
1——3: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肯定李公朴牺性得光荣。

4——5:揭露反动派“自己恐惧”的虚弱本质,警告敌人: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未日。

6——11:指明李公朴牺性的意义,追述云南光荣斗争历史,号召青年继承遗志,努力奋斗。

12:表明义无反顾的決心,鼓励爱国志士奋勇向前。

首先揭露真相,痛斥敌人,颂扬烈士;然后剖析反动派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恒的道理;最后,号召昆明青年继续继承传统,英勇斗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开始,作者表达了对活动主办方的感谢,并说明自己写《怀念》一文的初衷,由此转入演讲主题——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证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一段,演讲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提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最后提希望。

首先引出话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然后自然提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从三个方面分析
1-2,3-11,3-5,
(1)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2)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11-12以自己为例分析中国学生的现状。

13最后,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对这一代人的希望。

2、研读探究
(1)《最后一次讲演》作者演讲的大体思路是怎样的?第1、2段从哪三方面痛斥了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此处可适当介绍议论文相关知识)作者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证明什么?
文中举作者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演讲者从哪两方面对“扶植年轻人”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作者在演讲中举了很多事例,请任选一例谈谈其作用。

(前几段重点回答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之后重点谈了该如何扶植年轻人。

)1,2-7,8
从自己脱离一线、年龄大了的现状说起,自然引出人生中的重要抉择。

然后以自己为例分析扶植年轻人的意义。

首先谈了马太效应,并对这种不合理现象提出质疑;其次就“权威”进行了一番自我调侃;接着举例证明创业者,发明家都是年轻人。

最后谈了自己扶植年轻人的一些想法。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希望青年学生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4)《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本文具有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此地理解。

(开头回顾五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情况,暗示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动荡变化的形势下将突显独特的意义;中间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美和教育方面的独特价值与崇高使命。

最后目光停留现场,高度赞扬此次大会,对下一届申办奥运会的国家的祝愿,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


3、小结:演讲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内容。

问题三:四篇演讲稿的结尾有哪些异同?
同:提出希望,憧憬未来,激励人心
异:闻:表決心;
丁:推而广之提升立意,强调现实意义;
王:引用给人启发;
顾:关注现场,高度赞美。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品味四篇演讲词的语言,把握演讲词语言有感染力、说服力的特点,探究其语言技巧。

活动过程:
任务一:四篇演讲词风格各异,请圈画出打动人心或令人信服的语段,用心体会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书中作批注式赏析。

并尝
任务二:聚焦《最后一次演讲》,探究语言表达技巧。

1.《最后一次讲演》一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义愤填膺,慷慨激昂。

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试探究。

本文语言的口语化,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表现主要如下:
(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如第一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第二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了演讲者憎爱分明的感情。

第五段用“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如第四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

第一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掲露敌人的力量。

(尝试将其改为陈述句,并在组内大声读一读,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A.反问句增强肯定的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震撼人心。

B.运用设问句能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C.感叹句短促有力,表达效果强烈。

(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如第二段“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既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第五段“你们杀了一个,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用“一个”和“千百万”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

如第一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
(5)不同的称呼传达不同的爱憎情感。

人称的不断变化,能有力地配合讲演者思想感情的表达。

对敌人用“你”、“你们”,这种正面指斥、揭露,显示出讲演者毫无畏惧,直接向敌人挑战,向敌人发起攻击;向听众揭穿、揭露敌人的罪行时,又用“他们”,流露出极其愤怒的情感和轻蔑的态度;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

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对使用时,更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2.自选文段,模拟演讲。

(1)试讲
(2)观看电影相关片段并评议演讲要点。

师生总结:明确: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多短语。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第五课时
课时目标:
1.还原演讲现场,体会演讲词的针对性。

2.通过模拟演讲,感受和体会演讲词语言表达与思想内容的一致性。

进一步理解演讲词的特点,体会演讲的感受。

感受演讲者的基本素养。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选取二位主持人。

2.课前四个小组分别抽取课文及演讲出场顺序。

3.课前对四篇演讲词进行整合修改(任选两三个段落)。

二、课堂活动:模拟演讲
1.教师简单导入。

2.主持人开场,宣读演讲顺序及流程。

3.由一名同学介绍演讲词的写作背景及参加模拟演讲的选手。

4.演讲者开始演讲。

5.学生点评。

(1)先由参加演讲的选手说明自己对演讲词的理解,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演讲?对自己的演讲自评。

(2)其他同学根据教师发放的演讲评价表进行评价。

三、师生总结:明确:演讲,要想成功,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还要有一定的演讲技巧,要能通过声音、表情、肢体语言、情绪等吸引听众。

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心里一定要有听众。

第六课时学写演讲稿
课时目标:
1.体会在一般写作手法之外,演讲稿的撰写技巧。

2.学以致用: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写一篇演讲稿。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整理演讲词的特点
针对性强、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用买到的《演讲词》这本书作为补充学习演讲稿写作的资料,重点阅读其中演讲稿撰写方法的内容,并圈点勾画出重点内容,批注出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活动探究
1.自学教材92页的五点写作技巧,以四篇例文为例说明如何体现这些技巧。

(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演讲搞的写作技巧)
2.明确要点:
(1)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

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些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

(2)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

(3)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

听众现场听,无法像阅读那样有反复阅读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在写演讲稿时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

除了观点要鲜明外,尤其要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语和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将其更直接、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不要让听众过多地去揣摩、分析。

(4)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

在演讲稿的最后,可以重申观点,加深印象也可以提出号召,鼓舞人心;还可以幽默调侃,逗大家一笑。

好的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或将他们的思考引向深入。

(5)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三、撰写演讲稿
1.围绕“品味书香”、“懂得感恩”、“青春逐梦”三个演讲主题,任选一个主题,组内讨论确定写作角度,搜集相关资料,讨论搜集的事例是否有针对性、典型性。

2.编写提纲,明确层次结构。

3.完成演讲稿的写作。

补充指导:
1.要打动別人,先打动自己。

带着真情,以真诚地态度与人交流。

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写作前思考针对什么问题,表达什么立场?选择哪些材料?如何安排?如何开头?如何结尾?
3.写作时注意:演讲词是要说给人听的,以口语为主,语言不可生涩难懂、故弄玄虚和卖弄文采。

即使引用古诗文也要予以通俗
易懂的解释。

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恰当地使用各种表达技巧。

第七课时修改演讲稿
课时目标:
针对演讲稿初稿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活动过程:
一、教师指导
修改演讲稿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如主题是否鲜明,内容是否有针对性,材料是否真实而新颖,表达观点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强调要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引导学生注意区别演讲稿和作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二、组内互评演讲稿,给组内的其他人指出演讲稿较好的地方,并指出存在问题的地方,最后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三、学生根据组员给出的修改建议列好修改提纲,最后修改、完善演讲稿。

第八课时举行演讲比赛
课时目标:
1.在撰写演讲稿的基础上,练习演讲,探究演讲的表达技巧,能从声音、情感、表情、动作等方面来予以个性化的展现。

2.感受演讲和朗诵的区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语言的魅力。

通过演讲培养学生良好心态,自尊自信;让学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举办小组选拔赛。

选择撰写同一题目演讲稿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选拔比赛,每组选出一到两名同学参加班级演讲。

2.被推选出来的同学,课下要反复演练,熟记演讲词,争取脱稿;练习时,选手要注意临场表现和发挥。

(1)面带微笑,放松心情。

如紧张,可以深呼吸,环视全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2)声音清晰、悦耳,音量适中,根据演讲的需要适当调整语速、语气。

(3)站姿自然、沉稳,同时辅以合适的手势动作。

(4)直面听众,适时用眼神与听众交流,观察他们的反应,检验演讲的效果,调整自己演讲的内容、语气和体态。

(5)保持饱满的情绪,一气呵成地完成演讲。

(6)如果在演讲中出现一些突发现象,比如忘词或讲错了,要通过放慢语速努力回忆结合现场情况作些调整,临时自圆其说,使演讲进行下去。

3.推选主持人,撰写串场词,安排演讲顺序。

4.推选评委,设置必要的奖项,制订评分标准。

二、现场比赛
1.教师引领语
2.主持人开场词,并宣读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3.参赛选手依次参加比赛,每一个选手演讲结束后,评委会针对这名选手演讲稿的创作提出一个问题,参赛选手作答。

4.评委点评并打分
5.比赛结束主持人公布获奖名单,颁发奖状。

6.教师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