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态度执执分析作文1500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态度执执分析作文1500的字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趋势。
(一)优势分析
1、国内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08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6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85亿人、货邮运输量39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从1978到2007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9%、16.3%和15.4%。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中的排名均从1978年的第37位直线上升,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高居第二位。
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国际航空运输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世界民航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尤其是在“十五”期间,我国与美、德、法、英、澳、泰等国家
和地区新签署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标志着我国国际航空运输政策有了新的发展。
我国国内航空公司勇敢“走出去”,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
3、航空货物运输快速增长,成为航空运输新的增长点。
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全货运飞机总数为56架,全货运航空公司有国货航、中货航、中邮航、扬子江快运等9家,货邮运输量达到394.9万吨。
在航空运输客货结构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6%上升到20%左右。
4、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初步形成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
截至2008年底,共有15家航空公司飞行48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每周提供1307个定期客运往返航班和204个定期货运往返航班。
航线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门户城市为中心,在国内联结了全国多数城市的、四通八达、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在国际上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较为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劣势分析
1、政府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国航空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与航空业发展和改革形势不相匹配,需尽快修订和完善;政府在行使市场进入管制和竞争行为监管等关乎行业发展和航空企业切身利益的
管理职能时,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规范;一些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还要依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来操作。
2、国有航空企业还不是完全市场意义的竞争主体。
我国航空运
输企业与世界知名航空公司的差距并不在于资产、营运收入、机队规模和航线分布等“硬件”条件,而是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等“软件”条件。
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机场公司,产权结构单一、政策依赖性强、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财务制度缺乏透明度等,都是国有航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3、产业链多数环节垄断仍然是影响航空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在我国的航空油料采购和储存加油系统、航材的采购等领域仍然是垄断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服务成本是航空运输业改革主要任务。
(三)机会分析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首先,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关注度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论是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都出现高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中国民航业在收入和业绩上均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水平,国际航空界开始高度重视中国的航空市场。
国际航空业纷纷看好亚洲航空市场,特别是看好中国未来20年航空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及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资金、信息、商品、劳务、人口在全球范围流动对国际航空运输产生强劲需求,中国是全球范围流动的核心之一,这给中国民航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