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染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纳米二氧化钛的微观结构,如粒径、气孔率对太阳 到0.49%的光电转换效率旧J。
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粒径太大, 2染料敏化机理
染料的吸附率低,不利于光电转换;粒径太小,界面太 2.1光谱增感与光诱导电子转移
多,晶界势垒阻碍载流子的输运,载流子迁移率低,也
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中,紫外光占4%,可见
—矿,j!
q芦O
性能非常稳定,可以用来替代钌吡啶络合物作为纳 米晶体染料敏化太阳能光电池中的天然染料光敏化 剂。天然染料突出的特点是成本低,所需的制备设 备简单,是一种便捷的敏化染料获取方法。
模仿自然界中光合作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天

然染料的仿生敏化太阳能光电池技术是将网状的多
图2 Black Dye的结构 (2)有适当的氧化还原电势
对电极:
电解质,得到单色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3%的电池。现
0.5i;+e(Pt)_1.5I一(电解质还原)
在所使用的固体电解质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型半导体材料。其所 要满足的一般条件是在可见光区(染料的吸收范围)
整个电池反应:
e(Pt)+lrY州(TiO,)(光电流)
内必须是透明的,不会使所吸附的染料发生溶解或 2.2光敏剂的性能要求
第46卷第2期
11塑竺笙兰旦 染料与颜料
染料与染色 望羔兰量!旦!!兰垒型望£Q垦Q坚垒里Q壁
天然染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作用
VoL 46 No.2
垒巳巫!型
方永增1孟庆华2 (1.汕头乐凯胶片有限公司,汕头515064;2.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重点对天然染料的敏化机理、类型以及电池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最有希望取代TiO:的氧化物之一,也是为宽禁带半 导体之一,导带电位相差很小且位于染料的LOMO
光敏染料吸收太阳光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 的染料分子向半导体的导带内注入电子借以实现电荷
之下,所以染料的光激发电子能够注人到导带上去; 分离,实现了光诱导电子转移。染料敏化一般涉及三
电子在ZnO中也有较大的迁移率,可减小电子在薄 个基本过程:①染料吸附到半导体表面;②吸附态染料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资助项目(0752nm016)
·16·
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导电膜、导电玻 璃、纳米TiO:多孔膜、染料光敏化剂、电解质和铂电 极等组成。导电玻璃厚度表面一般镀一层SnO:膜 或氧化铟锡(ITO)膜。一般要求方块电阻在1.0~ 2.0ft/0之间,透光率在85%以上,它起着传输和收 集正、负电极电子的作用p J。
为了吸附更多的染料分子,要求制备多孔、大比 表面积的纳米TiO:薄膜。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反应法、溅射法、
万方数据
銎整皇鎏鱼∑21:堑塑!:兰
壅壅丝:量丕签銎整垄态堕丝鱼垫生丝墼丝缝翅
兰唑至堡旦
醇盐水解法、溅射沉积法、等离子喷涂法、丝网印刷法 了高离子导电性的电解质,得到了连续的光电流,并得
TiO:是一种价廉、完全无公害且抗腐蚀性能好 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钛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晶 型:金红石、锐钛矿和板钛矿,其中金红石最稳定,锐 钛矿和板钛矿分别在1000℃和7500C不可逆地转化 成金红石。在光照下,价带电子被激发至导带,同时 在价带上形成空穴。由于电子在半导体内的复合, 且TiO:的禁带宽度为3.2eV,只能吸收波长小于375 11111的紫外光,因此光电转换效率低。必须将TiO:表 面进行敏化处理才能吸收可见光,增大对太阳光的 响应,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HJ。
可能高的可逆转换能力,能经受住不少于108次(相当
于暴露在自然界中20年的使用寿命)的激发氧化一还
原而不会分解。激发态寿命足够长,且具有很高的电
荷传输效率。这将延长电子空穴分离时间,对电子的
注入效率有决定作用。
(4)与半导体表面有良好的结合性能
大多数染料的激发态寿命很短,一般为10一~
10~s,因此,染料最好通过某种形式的化学键键合到
体,形成能量的聚集,即所谓的“天线效应”。使其吸 2.3天然染料的仿生光敏作用
收光谱能与太阳光谱更好地匹配,从而增加其对太阳
电子转移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因之
光的吸收利用率¨1|。
一,它既存在于具有生命细胞中的线粒体膜中,又在
另外还有一种“全黑染料”(Black D)re),结构如图 绿色植物和藻类植物中具有光合作用的类囊体膜中
照射染料光敏剂分子(Dye),使染料分子受到激发,跃 迁至激发态(D),e’),激发态向半导体电极的导带内注 入电子,同时自身转化为染料氧化态(Dye+);注入导
在染料敏化TiO:纳米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多是 带中的电子从半导体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时对外做功,
利用液态电解质中的还原剂(如I一)去还原处于氧 产生工作电流,流回到对电极;处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
2,吸收带扩展至920nm左右0因此,该染料在整个可 出现。一些天然染料如类黄酮类、花青苷等,大量地
见光谱围内有很好的吸收性能,光电转化效率据报道 存在于陆地上植物的叶子、果实和花中,它们的作用
达到了10.4%L12]。
是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侵害以及吸引昆虫和鸟类 来传授花粉,非常惊奇的是它们的化学性能和光学
(1)全光谱吸收 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尽可能宽的吸I咿孝,以吸收
.17·
万方数据
型:箜盟垒兰
鎏塾皇鎏鱼旦坚墨型兰竖垒塑望堡Q塑坠!!Q盟
箜堑鲞箜兰塑
更多的太阳光,捕获更多的能量,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轨道和染料1T‘轨道电子的耦合,电子云扩展到了
这就要求敏化染料分子应含有大1T键、高度共轭、并TiO,表面,使电子转移更为容易。
且有强的给电子基团。这样染料分子的能级轨道,才
由于钉的多吡啶配合物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尤其
能与纳晶TiO:薄膜表面的O。离子形成大的共轭体 是在可见区,而且具有长期稳定性。目前钌的多吡啶
系,使电子从染料转移到TiO:薄膜更容易,电池的量 配合物敏化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电池实际应用
子产率更高¨o|。
电极表面,以利于电荷的有效注入。所以,作为敏化剂
的染料一般要求有吸附性能良好的基团,与TiO:纳米
晶半导体电极表面有良好的结合性能,能够快速达到
吸附平衡,而且不易脱落。而能与TiO:结合的官能团
有一COOH,一SO,H,一P03H2等¨“。羧基能与纳米 TiO:表面的羟基结合生成酯,从而增强Ti02导带3d
稳定,光电池形状设计受到限制¨1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固态空穴传输材料取代
之,即制备全固态纳米太阳能电池。这已成为目前研
D),e++1.5I_一Dye+0.5If(染料还原)
阳极发生的净反应为:
1.5i;+h^r川5i;+e(Ti02)
究的方向。1998年Grabtzel等人用OMeTAD作的固体
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制备过程比较复杂,而钉本身又是
近几年开发了多核联吡啶钉染料,即通过桥基将 稀有金属,因而价格比较昂贵。因此,设计合成成本
各不同的联吡啶络合物连接起来,形成多核配体,这类 低,吸收范围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新的光敏
多核配合物中的一些配体可以把能量转移给其它配 染料体系仍是人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20世纪60年代,德国Tributseh发现染料吸附在 半导体上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电流的机理,成为染 料光电化学电池的重要基础。1991年,以瑞士洛桑 高等工业学院M.Gratzel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采用 高比表面积的纳米多孔TiO:膜作为半导体电极,以 过渡金属Ru以及Os等有机化合物作染料,并选用 适当的氧化还原电解质研制出一种纳米晶体光电化 学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由原来的不到1%提 高到7.1%一7.9%,接近了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 而成本仅为硅光电池的1/10—1/5,使用寿命可达15 年以上。这一重大突破使得有机染料敏化的太阳能 电池向实用阶段迈进了一大步。1998年,Gratzel等人 进一步研制出全固态纳米晶体光电池,利用固体有机 空穴传输材料替代液体电解质,单色光电转换效率达 到33%,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2 J。 1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原理 1.1电池结构
降解,能级与TiO:能级以及染料能级相匹配。
在20余年的研究中,人们合成了900多种染料并
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作为一种空穴传输材料是代替 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但具有良好的光电敏化
液态电解质的途径之一,弥补了液态电解质在实用中 性能的并不多。染料一般要符合以下条件:
的缺陷。1996年Masamitsu等人利用高分子凝胶电解 质制备了全固态太阳能电池,用特殊的制备方法获得
不利于光电转换。目前,Gratzel电池使用多孔纳米 TiOz薄膜电极的粒径多数在100hm以下。
由于TiO:薄膜中存在大量的表面态是提高电池 性能的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尝试使用其他半导体 氧化物作为光阳极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而ZnO是
光占43%。而n型半导体TiO:的带隙为3.2 eV,这决 定了其吸收谱位于紫外光波段,对于可见光吸收较弱。 为了增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人们把染料吸附在TiO: 表面,借助染料对可见光的敏感效应,增加了整个染料 敏化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膜中的传输时间p1。
’分子吸收光子被激发;③激发态染料分子将电子注入
纳米ZnO的制备要比TiOz简单得多,可使用溶 胶一凝胶方法制备纳米ZnO,采用丝网印刷制备了多
到半导体的导带上。在该过程中,TiO:不仅作为光敏 染料的支持剂,而且作为电子的受体和导体。太阳光
孔薄膜,进一步降低了光电池成本。1997年I.Bedja 等报道了效率为1.2%的ZnO光电池¨1。 1.3电解质
圈3天然染料的仿生光敏太阳能光电池
图1染料敏化’ri02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示意图 1.2半导体材料
在染料敏化纳米太阳能电池中可以用的纳米半 导体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如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 物、钙钛矿以及钛、锡、锌、钨、锆、铪、锶、铁、铈等的 氧化物。在这些半导体材料中,TiO:、ZnO和SnO:的 性能较好,特别是TiO:,与其它材料相比具有光电性 能稳定、比较便宜、制备简单和无毒等特点。
孔纳米二氧化钛膜代替辅酶Ⅱ(NADP+)和CO:作 为电子的受主;电解质中的I一离子和If离子分别代
以保证染料激发态电子注入到TiO:导带中,即敏 替了水和氧气,作为电子施主和氧化物(图3)。与人
化染料能级与TiO:能级匹配。
(3)较高的氧化态和激发态稳定性
染料的氧化态和激发态的稳定性较高,且具有尽
关键词:染料敏化;天然染料;太阳能电池
中图分类号:TQ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1179(2009)02—016—5
矿物能源的日益枯竭迫使人们寻找其它可替代 能源,而太阳能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可长期利用 的优点,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地重视。光电化学太 阳能电池是根据光生伏特原理,将太阳能直接转换 成电能的一种半导体光电器件,是伴随着半导体电 化学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的科学研究领域。1839年 法国科学家Becquerel发现氧化铜或卤化银涂在金属 电极上会产生光电现象以来,光电化学研究倍受关 注。第一块现代太阳能电池是由贝尔实验室在1954 年制造成功的,它是基于单晶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 利用P—N结将薄膜硅片中的导电子区和导空穴区 分开,由光照所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在硅薄膜中以不 同的速度扩散,最终在P—N结处复合…。70年代, 人们开发研制了高效硅光电池(固态光伏电池,光电 转换效率达25%),在航空器上用于能量供给。
化态的敏化剂,这就相当于转移了敏化剂上的空 与电解液中的氧化一还原电对(I一/If)反应,获得电
穴,所以也可以说是利用液态电解质作为空穴传输 子被还原回到基态(Dye)。而电解液中的氧化一还原
材料。它具有来源广泛、电极电势易于调节等优 电对(I一/V)则可获得从外电路中传来的对电极上的
点,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 电子而被还原。至此,整个电路得到再生并可形成循
为:(1)密封工艺复杂,长期放置造成电解液泄漏,且 环一’。其电极反应式如下:
电池中密封剂也有可能与电解液反应;(2)高温下溶
光电阳极:
剂挥发,可能与敏化染料作用而导致染料降解;(3)Dye+h1-+Dye’(染料激发) 光生电荷在光阳极的迁移靠扩散控制,使光电流不Dye‘_Dye‘+e(TiO:)(产生光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