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共阅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
广义: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
狭义: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技巧4.亚欧大陆桥
第一条亚欧大陆桥: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是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技巧5.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
⑴北大西洋航线
⑵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⑶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
商业:狭义的概念: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广义的概念:包括服务业
意义:
⑴商业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⑵服务业通过租让劳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主要环节:收购:商业活动的前提;储存、调运: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销售:商业活动的终结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航道,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
2.铁路运输意义:
(1)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
(2)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3)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
(4)进行文化和科技交流、保证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技巧1: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技巧1:港口: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泊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
区位因素
⑴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
⑵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坦开阔
腹地条件:港口兴衰;依托城市(港口与城市相互依存)
技巧2: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⑴自然条件:长江三角洲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①地貌:三角洲地貌。
a有利:地势开阔平坦,方便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平面布置
b不利:泥沙易沉积淤塞河道
②河流:长江、黄浦江a为港口提供淡水
b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锚地空间
⑵经济腹地:广,经济发达
⑶城市依托: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浦东开发)政策、人、财、物优势
技巧3:汽车站主要因素:(1)面积较大、平坦的地方(2)与城市交通有直接联系(3)与市外交通有直接联系最主要原则:与市区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线路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技巧4:航空港建设主要因素
地形: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
地质: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气候: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社会经济条件: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1.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特点:(1)综合性: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2)时间性:
(3)混合性:
(4)多样性:
主要类型:⑴主要有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⑵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放射线:有利于市区与郊区的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环线:
布局原则:(1)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技巧1
优点:
缺点:
技巧2
(1)
a
b
c
d
(2)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技巧3:道路两旁道绿化带作用
(1)美化环境(2)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3)吸烟除尘(4)消除噪音(5)防风沙,调节小气候(4)调节驾驶员情绪,减少交通事故(5)充当交通隔离带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
广义:商业职能的城市。
狭义:城市内商业集中的地段形成条件:(1)便利的交通,便于商品集散
(2)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3)人口因素是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对商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起决定的作用)
形成原因: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
基本构成:a物资集聚中心(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b服务中心(娱乐业,国内外餐饮业,银行)
重要作用:联系城市和农村、国内和国外的纽带
技巧1
2.商业网点
布局主要因素:自然、社会、经济
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
1.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
自然环境: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
社会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技巧1:环境问题: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的时候,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
2
3
(3)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方法破坏环境
技巧4: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1)传统经济模式,目标是产值和利润增长,物质财富增长。
以损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
(2)发达国家工业化:是“先污染,后治理”道路
技巧5:发展经济中的教训
(1)经济发展不能只关注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还要关注环境效益
(2)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老路
(3)经济增长中既要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要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
技巧6:世界主要问题:①环境问题②人口问题③资源问题④发展问题关系:环境问题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出现,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环境问题本质:发展问题,发展中产生,发展中解决。
可持续发展
1.各文明时期人口数量增长
特点:工业革命以后快速增长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经济
2.中国环境危机:(1)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2)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留民营生态农业
主要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开展综合利用:①促进粮食、牲畜生产,增加经济效益
②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③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节省购煤开支,净化环境
成就:(1)区域化种植
(2)规模化经营
(3)清洁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食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