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文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文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全面调查
B.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
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
D.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0.3,S2乙=0.4,则乙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方差的意义以及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A、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正确;
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故此选项错误;
D、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
=03,S2乙=0.4,则甲的成绩更稳定,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2.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对嫦娥五号卫星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取普查方式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为了了解一批手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A、对嫦娥三号卫星零部件的检查,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必须选用普查;
B、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取普查方式,应采取抽样调查即可;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是合
适的;
D、为了了解一批手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应选用抽样调查.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 B.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C.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 D.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解: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要采用全面调查;而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要采用抽样调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4.下列调查中,适宜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飞机起飞前,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B.调查一个条河流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D.调查湖南省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
A、飞机起飞前,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意义重大,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
B、调查一个条河流的水污染情况,意义不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C、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的使用寿命,破坏性较强,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D、调查湖南省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人数众多,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5.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
【答案】D
【解析】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2~6月份生产量增长率逐渐减少,7月份生产量月增长率开始回升,这七个月中,生产量的增长率始终是正数,则每月的生产量不断上涨,所以A、B、C都正确,错误的只有D;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在图形中纵轴表示的是增长率,只有增长率是负数,才表示生产量下跌.
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重庆市国庆节期间进出主城区的车流量
C.调查重庆八中九年级一班学生的睡眠时间
D.调查某批次烟花爆竹的燃放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即可,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会受到限制,这时就应该选择抽样调查.【详解】
解:A、调查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B、调查重庆市国庆节期间进出主城区的车流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C、调查重庆八中九年级一班学生的睡眠时间适合采用普查方式,故本选项正确;
D、调查某批次烟花爆竹的燃放效果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普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计较近似.
7.体育委员对七(5)班的立定跳远成绩作全面调查,绘成如下统计图,如果把高于0.8米的成绩视为合格,再绘制一张扇形图,“不合格”部分对应的圆心角是().
A.50°B.60°C.90°D.80°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得
35
351284
+
++++
×360°=90°;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某一部分所对圆心角的度数,需要先求出占总体的百分比,然后用360°乘以这个百分比就可得.
8.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答案】D
【解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因此,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数量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意义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必须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工作量大,且普查的意义不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高铁站对旅客的行李的检查应采取抽样调查
B.一组数据5、3、4、5、3的众数是5
C.“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
”表示每抛掷硬币2次就必有1次反面朝上
D.甲,乙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4.3,S乙2=4.1,则乙组数据更稳定【答案】D
【解析】
A,高铁站对旅客的行李的检查应采用普查,故错误;
B,数据5、3、4、5、3的众数是5和3,故错误;
C,“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
”表示每掷硬币2次不一定有1次正面朝上,故错误;
D,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甲2=4.3,S乙2=4.1,则乙组数据稳定,故正确;故选D.
10.某市为了解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收集并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月接待旅游量(单位:万人次)的数据并绘制了统计图如下: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2017年至2019年,年接待旅游量逐年增加
B.2017年至2019年,各年的月接待旅游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C.2019年的月接待旅游量的平均值超过300万人次
D.2017年至2019年,各年下半年(7月至12月)的月接待旅游量相对于上半年(1月至6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折线图,逐项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由折线图可知:
A.2017年至2019年,年接待旅游量逐年增加,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2017年至2019年,各年的月接待旅游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2019年的月接待旅游量的平均值超过300万人次,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2017年至2019年,各年1月至6月的折线相对于7月至12月比较平缓,即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折线图,正确理解图中信息是解题关键.
11.在下列调查方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
A.为了解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了解正定县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为了解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为了解我市市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适用的条件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A.为了解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为了解正定县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为了解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采用普查方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为了解我市市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2.下列调查适合做普查的是()
A.了解全球人类男女比例情况
B.了解一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C.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
D.对患甲型H7N9的流感患者同一车厢的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答案】D
【解析】A.了解全球人类男女比例情况,人数众多,范围较广,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了解一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普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人数众多,范围较广,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D.对患甲型H7N9的流感患者同一车厢的乘客进行医学检查,人数较少,意义重大,必须
采用普查,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的数据,逐一分析给定四个结论的正误,可得答案.
【详解】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有增有减,故A错误;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故C正确;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 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4.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如图是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078万千瓦
B.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占当年累计装机容量的50%
C.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平均值约为2500万千瓦
D.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A、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078万千瓦,故本选项正确;
B、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约占当年累计装机容量的40.6%,故本选项错误;
C、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平均值约为2500万千瓦,故本选项正确;
D、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先减少后增加,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及数据分析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某中学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样本容量为50名学生的视力
B.若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C.了解无锡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
D.“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为了了解某中学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此次
调查中,样本容量为50,故错误;
B.若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有可能中奖,故错误;
C.了解无锡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正确;
D.因为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所以“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错误;
故选C.
16.如图,王老师将某班近三个月跳跃类项目的训练情况做了统计,并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则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男女生5月份的平均成绩一样
B.4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一直在进步
C.4月到5月,女生平均成绩的增长率约为8.5%
D.5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比4月到5月的平均成绩增长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男女生5月份的平均成绩均为8.9,据此判断A选项;4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依次为8.8、8.9、9.2,据此可判断B选项;根据增长率的概念,结合折线图的数据计算,从而判断C选项;根据女生平均成绩两端折线的上升趋势可判断D选项.
【详解】
解:A.男女生5月份的平均成绩一样,都是8.9,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4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依次为8.8、8.9、9.2,其平均成绩一直在进步,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4月到5月,女生平均成绩的增长率为8.98.8
100% 1.14%
8.8
-
⨯≈,此选项错误,符合
题意;
D.5月到6月女生平均成绩比4月到5月的平均成绩增长快,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折线图得出解题所需的数据及增长率的概念.
17.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
例,得到如下统计图:
建设前经济收入构成比例统计图建设后经济收入构成比例统计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B.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D.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通过选项逐一分析新农村建设前后,经济收入情况,利用数据推出结果.
【详解】
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
A、建设后,养殖收入为30%×2a=60%a,建设前,养殖收入为30%a,故60%a÷30%a=2,故A项正确;
B、种植收入37%×2a-60%a=14%a>0,故建设后,种植收入增加,故B项错误;
C、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总和为(30%+28%)×2a=58%×2a,
经济收入为2a,故(58%×2a)÷2a=58%>50%,故C项正确;
D、建设后,其他收入为5%×2a=10%a,建设前,其他收入为4%a,故10%a÷4%a=2.5>2,故D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命题的真假的判断,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哪位歌手,适合全面调查.
B.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相同,它们的方差为:S甲2=5,S乙2=0.5,则甲麦种产量比较稳.
C.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平均成绩.
D.一组数据:3,2,5,5,4,6的众数是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即可判断.
【详解】
A 、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歌手情况时,调查对象是全国中学生,人数太多,应选用 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B 、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的方差为:25S =甲,2
0.5S =乙,因方差越小越稳定,则乙麦种产量比较稳,故本选项错误; C 、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故本选项错误;
D 、.一组数据:3,2,5,5,4,6的众数是5,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明确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是解题关键.
19.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最多可行驶的公里数,如图描述了A 、B 两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
根据图中信息,下面4个推断中,合理的是( )
①消耗1升汽油,A 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
②B 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最多消耗4升汽油;
③对于A 车而言,行驶速度越快越省油;
④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驾驶B 车比驾驶A 车更省油.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详解】
解:①由图象可知,当A车速度超过40km时,燃油效率大于5km/L,所以当速度超过40km时,消耗1升汽油,A车行驶距离大于5千米,故此项错误;
②B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路程为40km,40km÷10km/L=4L,最多消耗4升汽油,此项正确;
③对于A车而言,行驶速度在0﹣80km/h时,越快越省油,故此项错误;
④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驾驶B车比驾驶A车燃油效率更高,所以更省油,故此项正确.
故②④合理,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熟练读懂折线统计图是解题思的关键.
20.下列调查中,适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
B.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
C.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D.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此特征进行判断.
【详解】
A. 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范围较小,容易操作,适合普查,故该选项错误;
B. 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要求比较严格,适合普查,故该选项错误;
C.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范围较小,容易操作,适合普查,故该选项错误;
D.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破坏性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