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09(教师版)-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训练09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窗棂.(líng)筵.席(yán)稍逊.(sùn)鸠占鹊.巢(què) B.教诲.(huì)鲜妍.(yān)飘逸.(yì)自吹自擂.(léi) C.嘹.亮(liáo) 歧.路(qí)恪.守(kè)矫.揉造作(jiǎo) D.恣睢.(suī)栈.桥(zhàn)掺.杂(cān)彬.彬有礼(bīn)【答案】C
A.稍逊.(xùn);
B.妍(yán);
D.掺(chān);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阴晦惘然莫名其妙迟疑不决
B.炊烟阔绰郑重其事神色张惶
C.恭唯鄙夷十拿九稳与日具增
D.箫索祭祀致之不理朦朦胧胧
【答案】A
B.惶——皇;
C.唯——维,具——俱;
D.箫——萧,致——置;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现已成为维护世界稳定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
B.他今天说话语无伦次,我感到有点儿莫名其妙
....。
C.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
....,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D.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蒋军士气一落千丈
....,蒋家王朝彻底垮台已成定局。
【答案】C
C. 有误。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不合语境。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答案】C
A.比喻;
B.比喻;
C.虽然有“像”,但是句中是把他的眼睛和他父亲的进行比较,不是比喻;
D.比拟;故选C。
5.下列对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心理描写)
B.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神态描写)
C.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肖像描写)
D.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动作描写)
【答案】D
D.“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是神态描写,不是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D。
6.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彷徨》是现代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鲁迅是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
《故乡》选自《呐喊》。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
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走进小说的天地,我们会感受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武松“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大意失荆州”。
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汗青指史册,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等等。
【答案】C
C项,“大闹野猪林”的是鲁智深。
二、句子默写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②小园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⑤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⑦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江边。
【答案】
(1)东风无力百花残收尽春光少年不识愁滋味晓镜但愁云鬓改故国东来渭水流蜡炬成灰泪始干却道“天凉好个秋”
(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三、文言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①,苏人也。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初公之未显贵也,尝有志于是④矣,而力未逮⑤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⑥,后世子孙修其业⑦,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⑧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⑨,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卒谥文正。
②负郭:靠近城郭。
③常稔(rěn)之田:常熟之田、良田。
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
⑤逮:及。
⑥殁(mò):死。
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修,遵循。
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
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
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
敛,与“殓”同。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
..之心仁人: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以:______________
(3)咸.施之咸:______________
(4)而终其志.志:______________
(5)独高.其义高: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语句回答)。
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仁人:品德高尚的人。
②句意: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以:因为。
③句意:都予以帮助。
咸:全,都。
④句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志:心愿,志向。
⑤句意:唯独敬仰推崇他的道义。
高:敬仰,推崇。
2.注意:
(1)微:如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宾语前置句;归,归依。
(2)虽:虽然;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则:表转折;贫:贫穷。
3.甲文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
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了全篇的主旨,表现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
乙文主要叙写了范仲淹乐善好施,救济乡人的事,最后,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据此分析作答。
4.甲文作者假托古圣立言,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据此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文:范文正公,苏州人。
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
当他富贵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
……当初,范公还未富贵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却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
后来做了西部边
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主持义田之事,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孙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
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罢了。
……范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功绩流布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的,我可以不用赘述了。
唯独敬仰推崇他的道义,因而记叙“义田”之事以留赠世人。
【答案】
8.品德高尚的人因为全,都心愿,志向敬仰,推崇
9.(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范文正公)虽然地位高体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11.借古仁人之心,抒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