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
A.生成等质量H2时,①和②反应消耗n(HCl)=n(NaOH) B.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生成的n(Cu)∶n(Fe)=3∶2 D.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性质不活泼 ②由于铝的导电性比铜、银都强,所以常用其制造电线、电缆 ③常温下,由于铝与浓硫酸钝化时不反应,所以可用铝制槽车运送浓硫酸 ④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⑤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 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 ⑥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 质量前者多 ⑦不直接用铝片跟稀硝酸反应制硝酸铝主要是因为铝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第二单元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要求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能从
1.掌握铝、镁的主 铝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理解镁
要性质及其应用。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掌握铝、镁的重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镁、铝及其化合物发生化学
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
⑧常温下,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⑨与 Al 反应能产生 H2 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Fe2+、K+、NO- 3 、SO24- ⑩将浓硝酸滴到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上,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⑪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 滴落下来,说明铝的熔点较低 ⑫用 NaOH 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 2 +3H2↑ 解析:铝在空气中会与 O2 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①错误;铝的导电性比铜、 银都弱,②错误;钝化是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不是不反应,③错误; 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且均反应放出氢气,④正确;铝片与过量的浓 NaOH 溶液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到的不是纯 NaAlO2,⑤错误;由 Al 与盐酸、氢氧化钠溶
质及其应用。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有关
3.了解铝、镁及其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重要化合物的制备 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
方法
观念,能对与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关的社会热点问
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续上表
【考情分析】 铝、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多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关, 高考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化学工艺流程题等。选择题重点考查化学方程 式、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物质鉴别、物质制取等,非选择题中常借助工 艺流程的形式,以除杂或提纯等相关问题为主线综合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 物的性质
3.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常温下铝能与 O2 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
与 O2 反应 下铝能与 O2 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点==燃==2Al2O3。铝制品表面 的氧化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 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易知,相同质量的 Al 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产生的 H2 的质量相等,⑥错误;铝与浓硝酸有钝化作用,与稀硝酸没有钝化作用, 不直接用铝片跟稀硝酸反应制硝酸铝主要是因同时由于铝不纯,制备的硝酸铝不纯,⑦错误;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 硫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完全溶解,⑧错误;与 Al 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 可能显碱性,若显碱性,则 Fe2+和 OH-不共存,若显酸性,NO-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 强氧化性,Fe2+不能大量存在,⑨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观察不到红棕色 NO2 气体,⑩错误;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 不会滴落,⑪错误;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镁不能,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偏铝酸钠和氢气,⑫正确。 答案:④⑫
考点一 铝
1.位置: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铝是较活泼的金属,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位于锌、铁的前面。铝在化学反应中,能表现出较强的 金属性,即失电子的能力强,是常用的还原剂。 2.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有良 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制造工艺简 单、成本低廉,常用于建筑业、容器和包装业、交通运输业、电子行业等。
钝化
常温下浓 H2SO4、浓 HNO3 能使铝钝化(在表面形 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可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 H2SO4、浓 HNO3
4.制备:工业上电解熔融 Al2O3 制备金属铝,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熔融)冰=电=晶=解=石= 4Al+3O2↑。 5.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续上表
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2Al+6H+===2Al3++3H2↑
与碱反应
2Al+2OH-+2H2O===2AlO-2 +3H2↑
与某些盐溶液(如 CuCl2)反应 2Al+3Cu2+===2Al3++3Cu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 Fe2O3) 的反应
2Al+Fe2O3=高==温==Al2O3+2Fe
[易错提醒] (1)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 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2)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浓硫酸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 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可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硝酸、浓硫酸。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还原剂是铝,氧化剂是水而不是NaOH。 (4)用铝箔包裹的钠与水反应时,既要考虑钠与水的反应,又要考虑铝与生成的 NaOH的反应。 (5)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