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草坪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尖草坪区根本情况
市尖草坪区位于市的最北端,东西最大宽度为26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尖草坪区22公里,汾河纵贯南北,总土地面积285.6平方公里,其中城建区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10公顷〔合118650亩〕,由五个乡镇,九个街道办事处组成。
全区共有行政村87个,社区居委会154个,总人口3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66万人,农业人口
9.84万人。
一、阳曲镇
阳曲镇人民政府位于市城区的最北端,是市的北出入口,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全镇总面积38.1平方公里,人口14979人。
全镇辖19个行政村,有基层党〔总〕支部40个,党员607名。
2009年被评为省文明和谐乡镇。
〔一〕、阳曲村
阳曲村地处市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农业人口4524人,土地面积8856亩。
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党员124人。
〔二〕、蝎子寨村
歇子寨村位于108国道、原太高速公路、北同蒲铁路东侧,交通便利,与阳曲镇仅隔一条原太高速公路。
占地面积
3200亩,全村现有户数215户,总人口1028人,其中农业人口763人。
村多数年轻人在外务工和经商,由于离太钢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仅隔一公里,因此多数村民在附近的工厂里做工。
农作物种植种类比拟单一,主要以杂粮为主,瓜薯作物平均种植物800亩,果园面积达500亩。
畜牧业开展也很少,局部农户散养奶牛少量鸡养等。
〔三〕、岗底村
岗底村位于阳曲镇东北部,全村179户,人口572人,农作物面积643亩。
农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
主要产业为葡萄种植。
小学、卫生所、文化广场各一座。
〔四〕、皇后园村
皇后园村位于阳曲镇东,毗邻钢园路,北同蒲线由村东穿过,并设皇后园车站。
交通极为方便,一直以来就是全镇工业开展的中心和重点。
村子有中石化油库、国家物资储藏库138处、盐业公司等驻地企业。
近几年村委会大力引资,在村西铁路口设立村“石化园区〞,现有近十家企业入驻。
村东有唯镁、华罡、金荣等化工、机械加工、冶金等规模企业。
工业根底好,前景宽。
全村686户,人口1900人,农作物面积652亩。
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村要收入靠在村、周边企业打工和自己搞运输等。
是全省第一批新农村建立重点推进村,近年新农村建立取得相当成绩,村民居住新区——新馨苑小区已全部入住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现有小学,
幼儿园,卫生所各一座。
〔五〕、棋子山村
棋子山村位于阳曲镇北部,全村79户,人口248人,耕地面积671亩。
农作物以玉米、谷子、豆类为主。
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六〕、风格梁村
风格梁村位于阳曲镇东部,全村168户,人口667人,农作物面积677亩。
现有党员2人,教民650人。
劳动力380人,外出打工50人,剩余劳动力80人。
主要收入以运输业为主要来源。
〔七〕、西岗村村
西岗村位于阳曲镇东南部,全村103户,人口273人,劳动力人数有183人,外出打工人数160 人,党员人数11人。
农作物面积460亩。
村卫生所1个。
〔八〕、寨上村
寨上村位于阳曲镇东面与黄花园相邻,全村260人,102户,现有耕地259亩,退耕117亩,还林175亩。
村民靠农业、外出打工为家庭收入。
〔九〕、晋庄村
晋庄村位于阳曲镇西部,全村163户,人口354人,劳动力人数126人,党员人数14人,村有车9户,农作物面积396亩。
〔十〕、黄花园村
黄花园村位于阳曲镇南部,全村462户,人口1150人,劳动力人数600人,外出打人数350人,党员人数26人,教民数550人,有村级卫生所一所,有车户65户,农作物面积1010亩。
〔十一〕、马坡村
马坡村位于阳曲镇中部,全村217户,人口633人,劳动力人数334人,外出打工人数68人,党员人数30人,村卫生所1所,有车户23户,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村民收入以种植、运输、外出务工为主。
〔十二〕、郭家窑村
郭家窑村位于阳曲镇西部,全村124户,人口409人,耕地594亩,人均耕地1.45亩,农作物面积551亩。
农作物品种主要以谷子、玉米、大豆为主,村民收入以种植、运输、和外出务工为主,村根底根底设施完善,有学校一所,卫生所一所,村文化广场一座,村民文化生活丰富。
〔十三〕、北山头村
北山头村位于阳曲镇西北部,全村224户,人口895人,农作物面积1608亩,耕地面积1177亩,村要以种植、养殖和效劳业为生,种植主要有:蔬菜、苹果、葡萄。
〔十四〕、河底村
河底村位于阳曲镇北部,全村93户,人口277人,农作物面积785亩,村民收入以种植、交通运输为主。
村有小学一所,卫生所一所。
村种植以玉米、谷子、小杂粮和豆类为主。
〔十五〕、新兴村
新兴村位于阳曲镇北部,全村70户,人口278人,农作物面积796亩,全村劳动力153人,剩余劳动力116人,外出打工人数37人,党员数15人,教民数50人。
村要以种植业为生。
〔十六〕、沟南村
沟南村位于阳曲镇东南部,全村202户,人口505人,劳动力人数200人,外出打工人数50人,党员人数11人,村有车户18户,农作物面积237亩。
〔十七〕、峰西村
峰西村位于阳曲镇东部,全村291户,人口968人,耕地面积1985亩。
峰西村粮田面积875亩,退耕地497亩,还林地613亩。
主要以种玉米、谷子、豆类。
〔十八〕、司徒洼村
司徒洼村位于阳曲镇北部,全村81户,人口275人,农作物面积18亩,村民收入以打工为主。
〔十九〕、欢咀村
19.欢咀村位于阳曲镇东北部,全村162户,人口410人,耕地面积570亩,村民以外出打工和务农为主要收入。
二、向阳镇
向阳镇地处城市北沿,位于西北角,西与上兰街办为邻;北与柏板乡毗连;东与西焉乡为界;南与新城街办接壤。
全镇境域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16426人,耕地面积14908亩,下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40余个企事业单位。
境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自古便有“驮不完的静乐县,填不满的向阳店〞之美誉,是全区农业大镇之一。
〔一〕、向阳店村
向阳店是尖草坪区人口最大的村,地处尖草坪区西北。
东至江阳化工厂、二电厂;西傍汾水;南至迎新街办所属北固碾村;北至柏板乡所属上薛村、宇文村。
区域面积8000余亩,其中住宅占地1600余亩,是向阳镇政府所在地。
总人口81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300余人。
村党委下辖10个支部,党员175名。
〔二〕、新翟村
新翟村地处新兰路北沿,北与柏板乡相邻,西与傅山故里西村、上兰街办中北大学相接,南与迎新街办相隔,东与横渠轨枕厂相接壤;西康线从村西经过,柴西路、路径该村,境交通便利,人居环境优越,建有山水文苑小区楼群,村主街道道路宽阔整洁,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现有总人口965人,
总耕地1782亩。
〔三〕、西村
西村地处市西北角,是一代名人傅山先生的故里,距市15公里,草坪区9公里,距高速路口1公里,位于新兰路、柴西路、康西路的交汇处,西邻中北大学,全村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0余亩,住宅面积800余亩,有农业人口2237人,户数700户。
〔四〕、横渠村
横渠村位于市西北,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77亩,人口322户共1068人;有中共党员50人,设总支委员会。
近年来成为市驾照科目三考场,与其有关的产业成为本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五〕、南翟村
南翟村位于汾河东岸滩涂处,新兰路、汾河东干渠从中穿过,北与轨枕厂、横渠村、下薛村相邻,西连新翟村,东与向阳村接壤,南临东路、汾河。
金滩大道、翟村大道贯穿南北,是外八景“汾河晚渡〞的历史文化景地,村位条件优越。
全村总面积1411.11亩,其中:村庄、企业占地403.7亩,道路农田1007.41亩。
全村农村人口468人,每户有院宅1处、金滩家园楼房1套。
〔六〕、下薛村
下薜村位于向阳镇西北部,新兰路横穿本村,该村位于西北高速路口出口处,北与柏板乡相接,南与金潍实业公司相接壤。
有人口614人,耕地650亩。
〔七〕、北下温村
北下温村位于新兰路南,太兰铁道路口以西,东与第二热电厂接壤,北与向阳村相邻。
全村现有人口514人,总耕地300亩。
村有三温小学一座,居民住宅楼一处〔在建中〕。
〔八〕、中下温村
中下温村位于新兰路南,全村现有342人,总耕地365亩。
〔九〕、南下温村
南下温村位于路西,北与二电厂相接,南与迎新街办相邻,路从村东经过,南寨公园与该村隔路相望。
全村总人口738人,总耕地522亩。
建有公园湾小区一座,活动中心一处。
现市监车线就座落在该村,方便了附近运输户监测尾气审验车辆。
草坪区七平方棚户区改造工程就位于该村村南。
〔十〕、西留庄村
西留庄村位于江阳、二电之间,江向路从村西北经过,南于二电相接,北与江阳为邻。
总人口515人,耕地97亩,系城中村之一,建有村居民住宅小区一座,引资企业有业臻等。
〔十一〕、兰岗村
兰岗村位于二电以北,境太泥路从南向北穿村而过。
北于西焉乡为邻。
南与果树厂相接,全村865人,耕地870亩。
退耕还林地800余亩。
境有鼎杰耐火材料厂、市政建立公司、油库等企业,解决了村大批剩余劳动力。
有极庄公墓,农家庄园等。
三、柏板乡
柏板乡位于尖草坪区最北端,西北两面与阳曲县接壤,东临西焉乡,南与向阳镇相连,西南与上兰镇毗邻。
全乡面积35.67平方公里,人口10627人,辖东关口村、西关口村、镇城村、柏板村、上薛村、宇文村、岗北村等7个行政村。
柏板乡地处黄土丘陵半山区,四季温差大,光照强、土质属砂壤土,盛产苹果、梨、葡萄,有“葡果之乡〞美称;有丰富的矿产、建材资源,主要是石灰岩、白云矿。
柏板是农业为主的乡镇,该乡坚持走以调产促增收的路子,树立发挥基地龙头作用、开展规模种植的思想,通过几年的培育,宇文、岗北千亩瓜薯基地初具规模,亩均增加收入1000元。
镇城千亩新品种葡果生产基地、上薛设施栽培基地、药材种植基地等各具特色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全乡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开展。
〔一〕、柏板村
柏板村是尖草坪区最北端的柏板乡党政机关所在地,康
西公路、柴阳公路贯穿全村,为是通往晋西北八县之要道,距西北外环高速公路新兰路入口仅1.5公里。
全村共有1010户,人口3140 人,耕地 3143亩。
村饲养猪羊2400余头、家禽38590余只,全村共有企业 23 个,全部为个体民营经济,主要以石料生产为主,同时积极抓调产,开展壮大了养殖厂、锅炉厂、混凝土制品厂等民营企业。
〔二〕、西关口村
西关口,本行政村有居民小组15个,耕地总面积500亩;农作物面积500亩,现有人口250户900人,其中常驻人口240户860人,外来人口40人。
境有企业3家。
〔三〕、东关口村
东关口村位于市尖草坪区柏板乡最北端,与阳曲县交界处。
全村150多户,500多人,党员14名,主要以种植、运输业为生。
〔四〕、镇城村
镇城村有居民小组5个,耕地总面积3441亩;农作物面积2712亩,现有人口760户2402人,其中常驻人口745 户2342人,外来人口60人,境有企业 6 家。
〔五〕、上薛村
上薛村位于尖草坪区柏板乡政府东面,土地面积约2600余亩,全村共有510户,总人口1620人,其中常住人口1585
人,柴阳公路贯穿全村,西北外环高速公路从该村村东穿过,主要产业以农业种植为主。
〔六〕、宇文村
宇文村位于柏板乡东部,属丘陵地带,东临西焉乡和江阳化工厂,南接向阳村,西濒上薛村,北依西北环城高速公路,泥屯河流经村东南。
按柏板乡整体布局,分属东三村之一。
全村现有人口270户915人,耕地面积1600亩。
〔七〕、岗北村
岗北村位于尖草坪区的最北端,土地面积2924亩,根本属于旱地。
全村共有235户,人口1150人。
四、西焉乡
西焉乡地处区的北端,尖草坪区的东北部,全乡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4570人,总户数1496户,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700亩。
地处市的上风向,太泥路纵贯全乡,境还有二公里的铁路线,并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是市第二水资源储藏区,而且水质纯粹,矿物质含量高,是经国家认证的优质矿泉水,同时,距市第二热电厂较近,境有变电站一处,使全乡用电极为方便。
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开展退耕还林,生态环境良好,是一个有很多优势并有很大开展前途的乡镇。
目前,已形成以温室、育苗、养殖、小杂粮加工、稀特果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和以洗煤、化工、建材、高级食用醋、矿泉水为支
柱的乡镇企业新格局。
〔一〕、西焉村
西焉村位于尖草坪区的最北端,是我乡的“三焉〞之一。
其东与中焉村为邻,西与西高庄隔太泥路而望,南与家窑村相携,北与家山村相连,太泥路纵贯,西北环高速公路横穿,交通较为便利。
全村现有人口304户836人,土地面积 2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66亩,村庄占地384亩,企业占地880亩,交通用地80亩,公益用地设施占地90亩。
〔二〕、中焉村
中焉村总户数101户,总人口2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人,农业人口244人,全村共有党员9人,全村总面积2026亩,其中耕地500余亩,村庄建筑占地32.6亩,退耕还林地280亩,还林地400亩,撂荒地400余亩。
全村土地以丘陵居多,水利设施缺少,撂荒地有400余亩,经济作物瓜、菜等种植面积只有70余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谷物、豆类、玉米等作物为主,还是“靠天吃饭〞的现状。
全村养殖户只有2户,1户养羊。
〔三〕、东焉村
东焉村位于西焉乡东部,北接家山村,西接中焉村,南接家窑村,东临阳曲镇,地处丘陵低凹地段,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
全村107户,有298人〔包括非农人口〕,有11个党员。
〔四〕、西高庄村
西高庄村位于尖草坪区东北部,北邻阳曲县,西邻岗北村,东邻东高庄,横贯太佳高速公路,泥屯河纵贯南北流经而过,地处黄土丘陵地带,全村共有335户,总人口1200余人,面积5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占1700亩,其他占900余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经济作物以扫帚为主,被誉为远近闻名的“扫帚村〞。
〔五〕、东高庄村
东高庄村位于尖草坪区东北部,北邻阳曲县,西邻家山村,村东北横贯太佳高速公路,西权县公路,地处黄土丘陵地带,全村共有220户,总人口650人,面积2740.5亩,其中耕地面积1408.2亩,退耕还林面积与村庄占地1332.3亩,深井2眼,抽水站2处,有福利洗煤厂、食品厂、饭店、维修点、便民商店、学校、医疗站,全村拥有跨区作业农机专业户5户,交通运输68户。
〔六〕、家山村
家山村地处尖草坪区东北位置,东邻阳曲镇,北邻阳曲县,西邻西权县公路,地处丘陵地带,全村共有283户,村民总数860人,耕地面积8083亩,其中粮田面积2380亩,全村党员22人。
〔七〕、家窑村
家窑村位于尖草坪区西焉乡东南部,东接市苗木培育中
心,西邻向阳镇兰岗村,南与市果树场相邻,上阳线贯穿全村。
全村现有人口194户共527人,土地面积2250亩,耕地面积1121亩,村庄占地150亩。
五、马头水乡
马头水乡位于市尖草坪区西北上方,地处崛山围山之巅,平均海拔1414米,土地面积5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0.8亩,下辖14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总人口5370人。
拥有宜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辉煌历史;灌木丛林遍地,绿水青山环抱;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四个“环境优美乡〞之一,是市两个国家级旅游点立足之所。
由于教育资源的整合,该乡的学校已与柴村学校合并,因此,子女上学只能就近在柴村就读,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在外打工,外出人员居多。
〔一〕、马头水村
马头水村是马头水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287户,人口683人。
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有果园面积1200亩,人均1.69亩;有粮田面积800亩,人均1.12亩。
以种粮〔果〕为主。
但是,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和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马头水村经济和社会的开展。
〔二〕、马吉掌村
马吉掌村紧邻汾河二库,境拥有幸福林、黄龙洞、卧龙岗等名胜,是人们避暑和旅游的好去处。
全村98户271人,
总面积360亩,耕地342亩,全部承包到户,其中果园244亩,占到70%。
〔三〕、窑儿上村
窑儿上村有耕地1206亩,有165户603人,村集体经济薄弱。
〔四〕、梁背后村
梁背后全村72户200人,其中劳动力68人,外出打工15人。
全村耕地面积500亩,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其中粮田面积182亩,果园面积318亩。
〔五〕、北石槽村
北石槽村紧邻汾河二库,共有31户,人口87人。
果园100亩和粮田面积99亩。
世外桃源长寿村位于市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北石槽村,地处崛围山脚下,距市30余公里,是去汾河二库景区的必经之路。
该村生态环境2000多亩,有石窑170孔、成熟果园300亩〔桃、梨、枣、杏、苹果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
〔六〕、南石槽村
南石槽村共有32户,人口105人。
果园和粮田面积240亩,有劳力45人,其中外出打工的15人,其余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时也在二库工地作工。
〔七〕、横岭村
横岭共有173户,人口451人。
耕地总面积788亩,其
中有果园面积638亩;有粮田面积150亩。
以种粮〔果〕为主。
〔八〕、庄头村
庄头村地处崛山围之颠,的天独后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庄头村的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全村共有72户,人口252人。
耕地总面积600亩,以种植为主,全村壮劳力80余人,大局部务农。
〔九〕、上水峪村
上水峪村有115户341人,现有耕地总面积亩,全部为果园,养羊500只,机动运输车辆14辆,机三轮10台,是一个以种植农业为主、运输等三产为辅的村庄。
〔十〕、下水峪村
下水峪村共有113户,人口349人。
耕地总面积95亩,人均耕地约3分。
〔十一〕、马角村
马角村全村1139户541人,耕地总面积800亩,其中粮田340亩,果园460亩,主导产业苹果品种老化、干旱少雨、产量收入逐年下降,村民家庭收入70%靠外出打工。
〔十二〕、银角村
银角村全村85户,313人,耕地总面积480亩,其中,果园面积300亩,占耕地面积的60%,地区偏远,经济落后,村民文化生活贫乏。
〔十三〕、甘草茆村
甘草峁村共有162户,人口509人。
耕地总面积1172亩,其中有果园面积806亩。
有粮田面积366亩。
〔十四〕、珍珠茆村
珍珠峁村共有50户,人口143人。
土地面积470亩,耕地面积380亩,其中有果园面积186亩、粮田面积159亩,村镇用地90亩,人均耕地2.79亩。
有劳力64人。
六、汇丰街道办事处
汇丰街道办事处地处尖草坪区最南端,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辖区有1个行政村,15个社区,截止2011年底全街道常住人口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91人,〔一〕、大东流社区
大东流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市尖草坪区汇丰街道办事处,位于汾河西畔,兴华街北,千峰北路北端,东依汇丰苑,西接友喜社区,北至北中环,总占地面积0.63平方公里。
由民乐小区,集祥小区两个区域组成。
全社区常住人口608户, 1996人,分布居住于集祥小区,流动人口 6460人, 2260余户,分布居住于民乐小区。
社区周边有山姆士超市、兴华精品服装城,红星美凯龙等大型购物场所,居民购物方便。
〔二〕、小东流村
小东流村位于汾河西畔,全村人口2194人,共631户,
土地930余亩〔根本被国家征占〕,拥有丰庆苑小区10栋楼,750户,丰颂苑小区16栋楼732户,约6000人,设有丰颂苑社区居委会。
驻地单位有晋龙涂料厂、博宇机加工厂等单位。
〔三〕、西流村
西流社区位于汾河西畔,东邻市兴华北小区,西靠和平北路,南至兴华街柏林区村、后北屯地界相接壤,北与大东流社区、小东流村相邻。
全村人口2196人,共726户,2011年1月18日挂牌为西流社区居民委员会。
七、古城街道办事处
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尖草坪区东南方,辖区面积5.82平方米,东路和路贯穿南北,森林公园和汾河湿地公园像两颗明珠镶嵌其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辖区有驻地单位73个,以太钢、十三冶等厂矿企业居多,为典型的城乡交织区和厂矿密集区。
街道下辖9个社区,总人口近3万人。
〔一〕、庄兴龙社区
庄兴龙社区位于市北部,太钢西门对面,临近城市标志性建筑为市森林公园东与太钢毗邻,西邻东路与湿地公园。
现农户630户,农业人口1702人。
〔二〕、新村居委会
新村居委会隶属于市尖草坪区古城街办,人口622户1614人,占地2.2平方公里。
八、柴村街道办事处
柴村街道位于市西北部,是尖草坪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西北外环高速公路、和平北路、西路、柴西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柴村街道北与上兰街办相邻,东与向阳镇毗连,西与马头水乡为界,南与汇丰街办接壤,区域面积52.8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下辖14个行政村〔大留、呼延、西、家、柴村、芮城、营村、摄乐、三给、小石河、小塔、峙头、下槐、柏崖头〕,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5355人,其中农业人口26595人,居民8760人,人口密度669人/平方公里。
街办所在地人口9200余人,辖区有小学8个,在校学生2037人;中学1个,在校学生2030人,驻地医疗单位3个。
各类企业89个,其中驻地国有企业8个。
〔一〕、柴村
1.柴村处于尖草坪区政府和柴村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也是区政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与家相邻,南邻芮城村。
全村农业户数755户,总人口2755人,劳动力数1461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1930亩,其中耕地794亩,园地1136亩。
〔二〕、大留村
大留村是我街道辖区最北所属行政村,全村户数200户,
总人口693人,劳动力数360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1605亩,其中耕地471亩,林地675亩,其他459亩。
〔三〕、呼延村
呼延村处于市著名旅游风景区,崛围山脚下,该村人迹地灵、分水宝地,是我街道辖区所属最大的行政村,全村农业户数1107户,总人口4489人,劳动力数2598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4983亩。
〔四〕、西村
西村处于市著名旅游风景区石窑寺山下,该村有盛产甜瓜之村,北与呼延村相邻,南紧邻汾河二库搬迁柏崖头移民村。
全村农业户数731户,总人口2610人,劳动力数1700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2800亩,其中耕地1700亩,园地500亩,林地600亩。
〔五〕、家村
家村处于尖草坪区政府北1华里处,北与下槐移民村相邻,南紧邻区政府所在地柴村。
全村农业户数636户,总人口2180人,劳动力数1700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2322亩,其中耕地1775亩,园地547亩。
〔六〕、芮城村
芮城村是我街道第三大行政村,紧邻尖草坪区政府和柴村街道办事处,全村农业户数749户,总人口3310人,劳动力数2022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1680亩,耕地1680
亩。
〔七〕、营村
营村位于市西北处,背靠富饶的西山,面向美丽的汾河,是个风水宝地。
相传五代时期后唐太师周德威在此建过兵营而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全村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678户,村民2108人。
〔八〕、摄乐村
摄乐村位于市尖草坪区,北与营村相接,南邻三给村,西接选煤厂,东靠和平北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共675户,总人口2500人。
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1760亩,其中耕地771亩,园地989亩。
〔九〕、三给村
三给村位于西山脚下汾河两岸,和平北路紧邻选煤厂,北接区政府,南连市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2006年工作为省级新农村示村,2007年列为城中村。
全村农业户数1005户,总人口3800余人,劳动力数2780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2000余亩,2010年度人均纯收入7873元。
村庄占地1万余亩,房屋7000余间,两处卫生所,20个商店,3个饭店,一所全日制小学,两所幼儿园,老年公寓一所。
该村地处和平北路,地理条件优越,兴业、万天红、龙盛、宝恒与鑫家源五大钢材市场与滨西红星美凯龙商务中心在该村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