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吹炼前期快速成渣是转炉冶炼的关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吹炼前期快速成渣是转炉冶炼的关键
浅析吹炼前期快速成渣是转炉冶炼的关键
摘要:通过对炉渣的形成、石灰的溶解机理、成渣路线和前期快速成渣等的分析,并
对影响石灰溶解速度因素和前期快速成渣对其他工艺影响的探讨,综合的分析说明吹
炼前期快速成渣是当今转炉冶炼的关键。

关键词:转炉造渣;石灰溶解;快速成渣;泡沫渣;
1 前言
在转炉过程中往往要加入适量的造渣材料,如石灰和助溶剂(萤石、铁矾土、白云石、氧化铁皮),使之与吹炼过程中的氧化物相结合而形成具有良好物理性质的炉渣,即具有适当碱度、良好流动性和氧化性且数量适当大的炉渣,以满足早期大量脱硫和脱磷、减少对炉衬侵蚀、喷溅和益渣及降低炉渣终点氧化性的的要求。

所以俗称炼钢就是炼渣。

而吹炼前期快速成渣的核心就是加速石灰的溶解过程。

2 造渣的理论分析
2.1炉渣形成
在转炉过程开始吹炼后,Fe、Si、Mn等元素与氧流作用生产FeO、Fe2O3、SiO2、MnO等氧化物;随后加入造渣材料或炉衬中的MgO 被侵蚀,MgO也进入渣中形成最初的酸性氧化渣,此时的渣主要有2FeO·SiO2和2MnO·SiO2和少量的2MgO·SiO2,而渣中的CaO的含量很低,随后这些酸性初渣沿着石灰颗粒毛细裂缝和孔隙向内部渗入,渣中FeO的渗入速度很快溶解到CaO晶格之内,因此渣中的CaO含量不断提高,即发生了2FeO·SiO2→CaO·SiO2→3CaO·2SiO2→2CaO·SiO2→3CaO·SiO2的转变。

同时高熔点(2130℃)化合物C2S 出现和增长,阻止了FeO、MnO向石灰颗粒内部的渗透,石灰颗粒的溶解速度将大大降低,因此在吹炼结束时,渣中往往仍有5%~15%的未溶石灰。

到了吹炼中期后,渣中少量的FeO和不过高的熔池温度不能保证炉渣有足够的流动性,
同时渣中一部分高熔点(2130℃)化合物C2S析出,也会使炉渣变黏稠,而且吹炼中期炉渣溶解MgO 的能力降低,有部分MgO的析出,也会导致炉渣变稠,出现反干现象,使石灰溶解停止或大大减慢。

2.2 造渣改善
由上述炉渣形成的分析,可知在转炉的操作条件下,必须在吹炼前期快速成渣,促进石灰的溶解,这样才有利于形成适当碱度、良好流动性和氧化性且数量适当大的炉渣。

氧化铁是转炉渣的基本熔剂,在吹炼初期保持渣中较高的氧化铁含量,可以加速石灰溶解,使C2S 壳层疏松,使其成低熔点化合物进入渣中。

例如在高氧化铁的初渣可形成2FeO?SiO2,该化合物与C2S作用可生成低熔点的钙铁橄榄石CaO?FeO?SiO2(熔点1223℃),使C2S壳溶解,从而促使石灰颗粒逐步溶解。

另外在炉渣中加入其它氧化物,如加入一定量
(<10%)MgO和MnO均可缩小石灰溶解的多相区,推迟C2S的出现。

3 石灰的溶解机理及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
3.1石灰的溶解机理
石灰在炉渣的溶解时复杂的多相反应,首先液态的炉渣中FeO、
MnO等氧化物或其他溶剂通过扩散边界层向石灰块表面扩散,并且由石灰块的孔隙、裂缝向石灰块内部迁移,同时其他氧化物离子进一步向石灰晶格中扩散;然后CaO与炉渣进行界面化学反应生成新相。

其反应生成物一般都是比CaO熔点低的固溶体及化合物;最后反应产物离开反应界面,通过扩散边界层向炉渣中传递。

3.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前面提到吹炼前期快速成渣的核心就是加速石灰的溶解过程,因此良好把握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现有的转炉条件下,影响石灰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石灰质量、炉渣成分、熔池温度、熔池搅拌强度等。

如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石灰粒度越小,孔隙率越高,比表面积越大,则石灰的溶解速度越快,活性越强;为加快石灰的溶解,选择合适的炉渣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炉渣中CaO含量,在一定范围是随着CaO含量的增大而提高(CaO的提高增加了炉渣碱度),
但超过一定限度后就成反比关系,同样的炉渣中SiO2含量在一定范围增加可以提高石灰的溶解能力,超过限度后生成C2S致密外壳,使石灰的溶解速度急剧降低。

除炉渣中CaO、SiO2的含量有影响之外,还有炉渣中FeO、MnO、MgO的含量也会对石灰的溶解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一定范围提高它们的含量对石灰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适当提高熔池温度可以使炉渣黏度降低,加速炉渣向石灰块的渗透,使生成的石灰块外壳化合物迅速熔融而脱落成渣,故吹炼前期应适当提高熔池温度;再次,熔池搅拌强烈而均匀是石灰溶解的重要动力学条件,加强熔池搅拌可以显著改善石灰溶解的传质过
程,增加反应界面,提高石灰溶解速度。

4 吹炼前期快速成渣对吹炼的作用
4.1快速成渣的措施
氧气顶吹转炉的基本特点是速度快、周期短,因而吹炼前期成渣速度问题是氧气顶吹转炉控制造渣的中心环节。

通常要采用活性石灰造渣,避免在石灰块表面沉积C2S,如降低铁水含硅量、铁水撇渣、开吹期间采用超高强度供养,适当提高熔池温度和搅拌强度,同时还要防止开吹期石灰成团;需要提的是脱碳速度与炉渣氧化性密切相关,二者都取决于氧枪枪位,所以枪位也对快速成渣至关重要,因此要使枪位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不能过高过低,以便得到较好的炉渣氧化性和搅拌力度;在吹炼前期还可以采用复合脱造渣剂,一方面造渣剂中多种氧化物的加入可以进一步缩小多相区,另外由于增加了初渣中的FeO 含量,可以推迟了熔渣加入多相区,从而使吹炼前期成渣迅速,提高脱磷脱硫效果,提高金属收得率。

4.2吹炼前期泡沫渣的作用
吹炼前期渣量很少时,从炉口看到的只是铁粒的喷出,随着初渣的逐步形成,渣中(SiO2)、(P2O5)、(Fe2O3)等含量较高,它们既使炉渣的表面力降低,又易聚在气泡的表面形成坚固的表面薄膜;同时吹炼初期炉温较低,炉渣黏度较大,渣中未熔化的固体颗粒又较多,因此吹炼前期很容易形成泡沫渣,而泡沫渣可以增加钢-渣-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合适的泡沫渣下吹炼,高速氧流能将炉渣抽入反应区,
使炉渣被氧流更为强烈的搅拌、氧化和过热,从而加速了石灰的溶解;
同时较厚的泡沫渣层有利于保留因氧流冲击而反射的铁粒,减少铁液的喷溅,降低了铁的损失,提高了热的利用效率,并且高温反应区的铁液能避免从炉气中吸收N,降低液相中的N含量,同时分散在渣层中的铁粒与炉渣有极大的反应面积,从而大大地加速了脱磷的过程。

但是泡沫渣的形成不利于脱硫,且还要防止炉渣过泡,因此转炉吹炼时要快速成渣,迅速经过泡沫期,良好的利用泡沫渣和严格控制泡沫的程度。

5 结论
(1)吹炼前期快速成渣是当今转炉冶炼的关键,它可以改善脱磷,脱硫效果和提高金属收得率。

(2)吹炼前期快速成渣的核心就是加速石灰的溶解过程,石灰的在初渣中溶解得越快,就越易快速的成渣。

(3)吹炼前期快速成渣过程中,合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合适的泡沫渣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