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案和反思研究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儿子》教案和反思(研究课) 《三个儿子》教案和反思(研究课)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读通读懂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所要表
达的情感。
生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敬父母。
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文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习惯培养:
齐诵(边背边做):铃声响,进课堂;书本文具摆放好;腰挺直,腿放平;做端正,真精神!
一导入:
看,老师这有一幅图,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的都看到了
什么?(生交流,师适时给予表扬评价)老师
觉得咱们班的孩子都特别细心,观察的特别仔细。
不管
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细心的孩子总会有更
多的收获。
刚才咱们看到了三个儿子,(课件出示)可
是那位老爷爷却说“不对吧,我可只看到了一
个儿子。
”这到底设怎么回事,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26课《三个儿子》相信学完课文,你
自然就会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个儿子”
强调轻声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识文中的生字。
3、检查认字情况,小组开火车读生字,给过关的小组
的合作积分台上加分。
(强调“沉甸甸”的“甸甸”的变音,“胳膊”中“膊”的轻声的读法,多音字“晃”的两种读音、
组词。
)
三、把生字送回课文中在读课文,解决问题,感悟内容。
1、让学生把生字送回文中,再读课文,并出示读文要求:(课件出示:(1)、把课文读通懂、读通
顺,读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
如果实在
读不懂可以在旁边打上一个小问号。
给自己认
为描写的非常精彩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边读课文边思考,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
2、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1)、把自己找出的精彩句子与大家分享。
(2)、把自己提出的问题
放在小组内解决。
3、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师适时出示问题: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
是怎样的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4、解决第一个问题:生交流,师根据生回答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加以小结。
(板书“聪”字时指导
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巧妙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
板书:聪明有力气
有好嗓子
没什么特别
师:前两个妈妈的儿子应该是非常优秀的,第三个妈妈的儿子是没什么可以让妈妈夸耀的。
这的的确
确的是三个可爱的儿子,可老爷爷为什么会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
5、生讨论交流,师适时引导点拨理解老爷爷说的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一个板块: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面对提着重重一桶水的妈妈三个儿子是如何表现的?
第二板块:水桶的重,妈妈提水的辛苦。
让学生找出能感觉到水桶特别重,妈妈们提水的时候特
别吃力。
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课件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
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
酸了。
”抓住“晃荡”“走走停停”“痛”“酸”几个
重点词语来理解水桶的沉重及妈妈提水的辛苦。
A师范读后提问:听着老师的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
么样的妈妈。
(师点拨:提着这么重的水桶应
该特别吃力,那喘气声就会……,走路的样子呢?)
第三个板块:现身说法
假如现在你的妈妈就提着这样重的一桶水在你的前面走,你会怎样做?(生自由表达)
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何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吗?(生
总结,师适时点拨: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
值得夸耀的孩子。
)板书:一个?
四、拓展延伸:
1、现在三个妈妈、老爷爷、三个儿子又都出现在你的
面前,你想对其中的哪一位说点什么?或是劝
告或是建议或者其它……
2、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五、小结: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有多么高,无论他
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卑劣的人。
我们现在都有着父母或姥姥、奶奶这些长辈的疼爱,就应该用自己的
一言一行去关心他们,回报他们给你的无私的爱,我也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是孝敬父母的值得父
母夸耀的好孩子。
六、作业:
A实践性作业:回家用自己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
B阅读作业:古时候有一个小黄香,他就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黄香孝亲的故事,家有电脑的同
学可以在网上查阅。
七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孝敬父母
聪明有力
唱歌好听
没什么特别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交流课)
《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
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班是一个小班化教学班实验班,采用的是插秧式的座法,所以各种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所以在
设计本节课时我首先注重孩子们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纪律、课堂学习三方面对学生的各种习惯进行培
养。
课前一首课前准备的儿歌让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上课的准备。
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调动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班上的各个层面的孩子都照顾到,把孩子们的学习表现与合作树上的
积分台联系起来给与适当奖分,孩子们学习的劲头非常足。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的渗透和指导:
读书方法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孩子用“圈一圈”“画一画”“打个小问号”……的方
法来读书,让孩子们读书的时候真正做到了“眼
到”“口到”“心到”。
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朗读时,让孩子学会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朗读,去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聪”字时,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巧妙的
方法记住生字。
在学习“晃”字的两种读音时
,出示两种读音后,让学生理解了每种读音的意思后,
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组词去区分两种读音的运
用。
三对文本的解读深刻到位:
在学习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上,我把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
一是三在妈妈心目中三个儿子是什么样的?
二是为什么爷爷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在教学过程中
我以妈妈对儿子的夸奖为切入点,在孩子们找
到了儿子们在妈妈心目中印象后,指导孩子们朗读妈妈
对自己儿子的夸奖,让孩子们体会前两个妈妈
的骄傲、自豪,体会第三个妈妈的谦虚、朴实。
然后以
老爷爷的疑问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
重点指导孩子们朗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
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体
会妈妈提水的辛苦不易,从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知道
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四不足之处:
每节课下来总会有几许遗憾和不足。
不足之一:在学习
生字的过程中留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时间不够
充分,所以在小组开火车轮读时“火车”开的不够顺利。
不足之二:在引导学生理解老爷爷说的话时
,学生首先谈了自己的几种不同的看法后,我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妈妈提水时的辛苦与劳累后,创设
了情景让学生去感受假如自己就在提水的妈妈面前会如何做?孩子们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后,我就直
接又回到了老爷爷的话这一环节。
如果能让孩子们再去读书中的三个儿子的做法的语句,那样孩子对
老爷爷的话语中的含义的理解会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