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反应的焓变(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 E反< ∑ E生
反应热 △H取负值(△H<0)△H取正值( △H>0)
△H= ∑ E生- ∑ E反
8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爆炸反应
2.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4.大多数化合反应 5.铝热反应
吸热反应
H+ +OH- === H2O CaO + H2O === Ca(OH)2 2Al + Fe2O3 ==高=温== Al2O3 + 2Fe
12
P3交流与讨论
请观察下列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 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其在书写上与化学方程式 有何不同。
2H2(g)+ O2(g)=2H2O(l) △H=-571.6KJ/mol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H2(g)+1/2 O2(g)=H2O(l) △H=-285.8KJ/mol
(3)N2H4(l)+O2(g)=N2(g)+ 2H2O(l) ΔH=-622.08kJ·mol-1
(1)N2H4(l)+O2(g)=N2(g)+ 2H2O(g) ΔH= -622.08kJ·mol-1
(5)½ N2H4(l)+½O2(g)=½ N2(g)+ H2O(l) ΔH=-311.04kJ·mol-1 15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焓变
1
在研究物质的能量变化时,把相互联系的物质区分为体系和 环境两部分。 体系:被研究的物质系统。 环境:体系以外,与体系发生质量、能量交换的物质系统。
思考讨论 请举例说明体系和环境。
例如: 教室内部的物质系统也可以作为“体系”,则教室之外 为“环境”,教室可以与环境发生能量(如传热)交换, 也可以发生质量(如空气通过门窗进出)交换。
[P5问题解决]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2 (g)与H2 (g)反应生成1molNH3 (g) ,放出46.1KJ热量。
½ N2(g)+3/2 H2(g)=NH3( g ) ΔH=-46.1kJ·mol-1
值要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5)逆向反应△H符号相反,数值不变;可逆反应中△H是指完
全反应时的焓变。
14
[P3交流与讨论] 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1)N2H4+O2=N2+ 2H2O
ΔH=-622.08kJ·mol-1
(2)N2H4(l)+O2(g)=N2(g)+ 2H2O(l) ΔH=622.08kJ·mol-1
体,放出393.6kJ热量
3.书写注意事项:
(1)注明温度压强,绝大多数298k,101.3kPa 可不注明
(2)注明聚集状态(s , l , g , aq),不标“↑”或“↓”
(3)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为整
数或者简单分数
(4)△H的符号、单位、数值
(放热ΔH为“-”,吸热ΔH为“+”;ΔH的单位:kJ·mol-1 (kJ/mol);数
H2(g)+1/2 O2(g)=H2O(g)
△H=-241.8KJ/mol 13
三、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 热化学方程式。
如:C(s)+O2(g)==CO2(g) △H=-393.6kJ •mol-1
2.表示意义: 1molC与1mol O2完全反应,生成1molCO2气
11
2、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 ⑥⑦⑧ . 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②⑤⑨⑩.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烧碱加入水中
⑤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⑥铝热反应
⑦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 ⑧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⑨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⑩ C与CO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应
6.所有的水解反应 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9
△H的计算
1. △H= ∑ E生- ∑ E反
2. 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反应过程中能量 变化的本质原因
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释放的能量 △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直接测得,但内能的变化可以通 过变化过程中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对内(或外)所 做的功的形式表现出来。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用符号H表示。
焓的数值的变化称为焓变。用符号ΔH表示。
化学变化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能量的转换以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为基础,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化 学 反 应 中 能量变 化的应 用
想一想:如果是静止不动的物质,它具有能量吗?
冰块温度虽然低,但其 内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 动;燃烧的火,温度很高, 分子运动更剧烈。
物质内部除了有分子运 动产生的能量外,还有其他 形式的能量。
内能: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称为内能。
内能的普遍性:一切物质皆有内能。
想一想:内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内能的影响因素: 内能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组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大。 10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CE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总能量
和反应物具有总能量 E、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F、可燃物的燃烧放出热量 G、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不是吸热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一、反应热 焓变
1、定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 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在恒温、恒压时的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1或 kJ/mol
7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类型 定义
放热反应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形成 原因
∑ E反> ∑ E生
1.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 ↑ +10H2O 2.C(s) + CO2(g) =高=温= 2CO(g)
高温
3. C(s) + H2O(g) ==== CO(g) + H2(g)
4.大多数分解反应 ➢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 5.所有的电离过程 是吸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