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命题作文出格指导及优秀考场作文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出格”指导及优秀考场作文
有人说,考场如战场。

我说,考场如市场。

考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高与低,评分者不再是由熟悉的任课教师和本校老师评定,也不可能计入考生曾经的荣誉和辉煌。

现在推行的网上阅卷基本杜绝了评卷人情的因素对评分的影响,对考生来说是比较公平客观的。

在这样的市场化运作中,考生要充分地认识市场的变化和要求,才能写出符合考场要求并能获取高分的作文。

适应考场作文的评分规则提升写作境界是高三应考学生的当务之急。

一、阅卷速度快,扣题是生命线。

届高三一模作文阅卷的每篇作文阅卷的单位时间大概60秒,更有甚者大概只有每篇20秒左右。

考生十二年的不懈努力,阅卷者90秒钟搞定的呼吁,也因考试阅卷特殊的市场化的实际情况而被冷落。

无论是过去的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前几年的话题作文,还是现在正时兴的新材料作文无主题话题作文和复合型作文命题导语加命题的作文命题形式,都是有一定的题意要求的,所以这是在阅卷时老师首先关注的,也就是说阅卷老师首先评判的是你的作文是否扣题,如果让阅卷老师认为是离题或有离题之嫌的作文,一般不会得高分,甚至于有被判不及格四类卷之虞。

且看年南京市一模作文题。

试就几个方面谈谈扣题的问题。

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

请你以出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题目切合题意
拟题要求很多,关键是具体、简洁,最重要的是切合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题意了。

本题是已命题作文,考生务必先自解题意,做出正确的解读,已确立自己的
文章主题中心。

出,超出,跳出,走出。

格,规格,格式,格局,格调。

出格,就是自创一格,别具一格。

对所给的题目本身要反复琢磨,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梳理出出格是什么、出格为什么、怎么出格,然后确立自己的写作重点。

例如,有同学抓住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大谈要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必须勤奋的重要性;有同学抓住超出一般,与众不同,纵论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成为出格的人才。

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命题,对题意的理解都是十分重要的,平时要练就抓准题意的火眼金睛。

2、开头迅速点题
开头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应做到快速入题,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尤其是论述类文章,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或者含糊其辞,故弄玄虚。

试看年南京一模考场作文优秀的开头。

例1,花开盛了,就要谢;月盈满了,就要缺;云变厚了,就要雨;水加厚了,就要溢。

我认为万物皆有度,出格了,便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例2,那墙头的一抹嫣红,是杏花的出格,不偏不倚,不矜不妖,这样的美真好。

雄鹰超越沟沟坎坎的小山岭才能搏击长空;鲤鱼不断冲刺汩汩滔滔的水流才能跳跃龙门;人类必须迈开脚步跳出束缚的圈圈,才能获得成功的掌声。

3、结尾不忘应题
不管你是议论性文章还是记叙性文章,在文章的结尾还是要把主题揭示出来,或呼应或升华。

切忌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4、中间行文不忘点题
不少同学认为开头结尾已点题,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这种认识固然没有错,但忽视了阅卷的实际情况。

最好是在中间行文时,适时地出现点题性质的引领句,过渡句,总括句等,这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紧扣题旨、切合题意的印象。

请看在考场获得好评的作文。

出格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陶艺越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大自然的运行自有其规律。

人生当世,自然也有行事之规矩。

有些刻于碑上,书于纸间,不容也不应触犯,而有些却并无依据,只是众人皆为之,逆之而行者,就要被斥出格。

然而那些出格之人,却常常流芳百世。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来改朝换代之人,少不了流血牺牲,而他却偏是不同。

披上象征权力的金黄,一夜之间取代大周柴氏天下,开创大宋百年辉煌。

起兵,夺权,篡位,赵匡胤用这之间最大逆不道的出格,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群雄纷争,在史书上留下了繁荣开明的宋字。

宋太祖的出格,奠基了赵氏宋朝百年盛世。

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

在那追逐功名利禄的年代,却响起这么个格格不入的声音。

少年轻浮玩笑之语,却招致龙颜大怒。

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朱批,断了一个少年所有梦想。

罢了,既已出格,那便出格到底吧。

于是满腹才气挥洒章台路上,绝词妙句只博美人一笑。

然而,凡饮酒处皆歌柳词,京城柳七,街头巷尾谁人不晓?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杨柳岸,晓风残月。

令多少才子汗颜!柳耆卿的出格,树立了几世春秋词界的丰碑。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是怎样的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怎样的放达!白衣袂袂,一壶酒,一首诗,一把剑,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贵妃斟酒,力士脱靴,权势朝贵在他眼中,不过尘土。

他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挚意,更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

李太白的出格,书写了千百余载最炫目的潇洒传奇。

何谓出格?只不过是与常人有些许不同罢了,如何就不容于世了呢?出格,既是才气的展现,又是抱负的实现。

出格,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处事态度,是浑浊之世中的求生之道。

千百个出格之人就有千百种无奈。

他们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未必容于当世,却必定流传于后世。

但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视规矩如无物。

不择手段只求与人相异的行径,只能称作出轨,莫说流芳百世,只怕些许的赞同也是不可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过数十载而已,何必墨守陈规,隐忍于世?不如做个出格之人,即便不能如太祖、柳七一般建丰功、立伟业,能若李太白那样,不伤于人,不伤于世,只求潇洒,便也无憾了。

值得大家记取的是年费滢滢同学作文的离题事件。

让我们回顾一下高考全国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
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面对本考题,首先考生必须在作文中一定要体现亲疏与差异的区别,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

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

另外,从《智子疑邻》的故事明显带有倾向性,即以情感判断事物是错误的,一般学生会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但应当注意试题中说了一句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希望求新、想得高分的考生应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

这种立意虽然难度大,但也有很多实证。

试看下面一篇当年颇有争议的文章。

人情与季节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

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