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龙教授运用生脉归脾汤加减治疗不寐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41卷第5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3陆家龙教授运用生脉归脾汤加减治疗不寐经验
张畅,周建,杨晓波,杨海玲!
(云南中医院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不寐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等,重者彻夜不能入眠。
陆家龙教授是云南省荣誉名老中医,陆老认为不寐主要病机是心脾失养,气血不足,治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常用生脉归脾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甚好,现浅析如下。
关键词:不寐;心脾;气血;生脉归脾汤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4-0003-02
陆家龙教授是云南省荣誉中医,从医50多年,经验丰富,陆老常运用生脉归脾汤加减方不寐,疗效甚好,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陆老治疗不寐经验介绍如下。
1不寐的病因病机
1.1不寐的定义及病机不寐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等,重者彻夜不能入眠。
主要是由于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进而失眠发生,其基本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以调整阴阳。
1.2中医对不寐的认识不寐与“阴阳失调”和“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
此即说明不寐乃人体阴阳不交,而神不安其室引起的病理变化;不寐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尤其以老年居多。
心主血脉,主神明;《灵枢•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脾为后天之本,可化血统血,若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则心血亏耗;思虑
作者简介:张畅(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急诊与重症%△通信作者:杨海玲,E-mail:2571776102@
苍术、牛(子、石膏、甘草、木通,集疏风、养血、清热、祛湿四法于一炉;外疏内清下渗,分消风热湿邪;寄治血于治风之内,邪正标本兼顾。
朱明芳教授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多从皮毛而入,易侵袭阳位,常兼邪人,治风,兼湿、热、散寒、滋阴等,若病机、证型符合消风散,运用原方进行加减,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
*M].8版•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 2013:109.
:2+赵辩•临床皮肤性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岀版社, 2001:604-607.:3:邓丹琪•湿疹的皮肤试验及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12(6):342-343.
:4:谢志纯,张桂英,张静.急性湿疹患者血浆LPO和SOD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53.
:5+杜宇,廖勇梅,许飕,等•湿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神经肽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4):798-799.
:6+杨蓉娅,张俊杰•老年湿疹患者甲U微循环的特点*<]•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3,(3):154.
:7+王占伏,杨静•消风散治疗妊娠期合并症举隅
*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2):78.
:8:李日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岀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19-12-23)
4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年第41卷第5期
太过,耗伤心血,脾运化与统血无权,则心脾气血两虚,于是不寐%《灵枢•营卫生会》记载“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景岳全书•不寐》曰:“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
“……凡人以劳倦思虑过度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
《景岳全书•不寐》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
《类证治裁•不寐》云:“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
《灵枢•营卫生会》曰:“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以上说明,心脾不足则血虚,血不养心则神失其主而不寐[1]%
2陆老对不寐治疗的认识
陆老不断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不寐患者越来越多,认为与现代生活高压力、快节奏、饮食不节的生活有关,过多思虑、熬夜等导致气血耗损,过食肥甘厚味等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生化乏源,血不养心,引发不寐;另外,过食油腻食物导致过多膏脂堆积,血液流速减慢,导致血液濡养心脾功能减弱故治疗上需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且现代人容易情绪激动,易导致化火化热,导致血液中津液亏少,血液黏稠,且认为阴虚阳亢是不寐的病机,故调补气血、活血同时需兼顾补充阴液。
气能行血,气能生血,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故加重补气兼补血%故陆老根据不寐的特点采用生脉归脾汤加减治疗,且随不同兼证加减药物治疗%药物一般由:黄S20g,党参20g,麦冬15g,炒白术10g,当归12g,川茸15g,丹参20g,茯苓20g,夜交藤20g,百合20g,炒枣仁15g,秫米20g,淮山药15g,合欢皮10g,浮小麦20g,炒谷/麦芽各15g,生甘草5g等加减而成,全方共具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滋阴活血,且兼顾交通心肾%
3医案举例
患者文某,女,65岁,2019年9月20日到陆老专家门诊就诊,就诊时见,患者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表情痛苦,问诊:患者自诉入睡困难已2月余,睡后易醒,有时甚至彻夜不能眠,自觉情绪烦躁,偶口干,头发易脱落,纳食欠佳,大便偏干,小便调,舌淡苔薄白少津,脉细、涩%测量血压:105/71mmHg,心率:78次/min,既往无特殊慢性病史。
陆老予方:黄S20g,党参20g,麦冬15g,炒白术10g,当归12g,川茸15g,丹参20g,茯苓20g,夜交藤20g,百合20g,炒枣仁15g,秫米20g,淮山药15g,合欢皮10g,浮小麦20g,炒谷/麦芽各15g,黑芝麻20g,生甘草5g,3剂水煎服,2次/日,每剂服用2日,忌酸冷,饭后温服%—周后复诊,见患者面色较前好转,精神尚可,问患者服药后改变,患者自诉此药不难服用,像喝饮料,现在入睡尚可,—夜可入睡6小时左右,只是还会梦多,大便已不干,成形,纳食较前稍好,予继服上方加大枣10g,继服3剂%—周后复诊,患者自诉睡眠基本正常,精神明显好转,面色较前有光泽,继续予上方3剂巩固治疗,并嘱患者好转后不需再服用药物,睡眠欠佳时再来,后患者未再来%但凡不寐着,陆老一般会使用上述方药,根据其他不同见兼夹病症加用药,兼大难,老加用
子仁15g,口干口苦者会加用炒苓5g,苔白少津者,加粉葛15g,石斛15g等%临床上陆老采用此方加减治疗不寐患者不计其数,效果良好%
4小结
根据病机机能、失、阳失调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进而失眠发生、阳盛阴点,老失,调是常见病机,治,补, 方用生归汤加减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值得医者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晓伍,吕薇,肖佩琪,孙权,刘凤岚.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概况[<.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 6(7):1001-1008.
(收稿日期: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