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教版语⽂⼋年级下册《叶圣陶先⽣⼆三事》省优质课⼀等奖教案
《叶圣陶先⽣⼆三事》教案
教材分析:
作者张中⾏和他⽂中记述的叶圣陶先⽣都是著名的语⽂学家。
两⼈有多年的交情,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2⽉16⽇,叶圣陶先⽣辞世,三个⽉后,作者写下了这篇⽂章,从⽂中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先⽣的尊敬与怀念。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的记述,赞美了叶圣陶先⽣的⾼尚品德,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的语⽂主张。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学习略读, 能快速把握⽂章的主要内容。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叶圣陶先⽣的精神品质。
3. 在阅读⽂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的⼼得。
过程与⽅法:
在略读中把握主要内容,边读边思考,画出疑难的地⽅,合作交流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叶圣陶先⽣的⾼尚品质,培养学⽣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学习略读, 能快速把握⽂章的主要内容。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叶圣陶先⽣的精神品质。
3. 在阅读⽂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的⼼得。
教学难点:
1.学习略读, 能快速把握⽂章的主要内容。
2. 在阅读⽂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的⼼得。
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查找作者张中⾏的资料,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新课
同学们,我们⼩时候学过童话《稻草⼈》,知道作者是谁吗?对,是叶圣陶先⽣。
叶圣陶先⽣不仅在⽂学、教育⽅⾯有很⾼的造诣,⽽且在道德修养⽅⾯是⼈之师表。
今天我们学习张中⾏的《叶圣陶先⽣⼆三事》,了解叶圣陶先⽣有哪些崇⾼的精神品质让⼈感动。
⼆、出⽰学习⽬标
1.学习略读, 能快速把握⽂章的主要内容。
2.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叶圣陶先⽣的精神品质。
3. 在阅读⽂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的⼼得。
4. 体会叶圣陶先⽣的⾼尚品质,提⾼道德修养。
三、汇报⾃学,展⽰⾃我
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张中⾏:原名张璇,河北省⾹河县河北屯乡⽯庄⼈,著名学者、哲学家、散⽂家。
主要从事语⽂、古代⽂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选》等。
合作编著有《⽂⾔⽂选读》、《⽂⾔读本续编》;编著有《⽂⾔常识》《⽂⾔津逮》、《佛教与中国⽂学》、《负暄琐话》等。
是⼆⼗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之⼀,与季羡林、⾦克⽊合称“燕园三⽼”。
季羡林先⽣称赞他为“⾼⼈、逸⼈、⾄⼈、超⼈”。
2、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圣陶,1894年10⽉28⽇⽣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艺术家”之称。
1916年,推出第⼀个童话故事《稻草⼈》。
1918年,发表第⼀篇⽩话⼩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民教育出版
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史研究馆馆长、中华⼈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
⼆、三、四、五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3、读准下⾯重点词语的字⾳:
繁碎:( suì)商酌(zhuó) 累赘(léi zhuì)
拖沓(tà) 搀和(chān huo) 冗长(rǒn ɡ)
简明扼要(è)躬⾏(gōng xíng)不耻下问(chǐ)
4、理解下⾯词语的意思:
繁碎:繁杂琐碎。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
沾溉:浸润浇灌。
⽐喻使⼈受益。
累赘:拖累、⿇烦。
躬⾏:指⾝体⼒⾏;亲⾝实⾏。
冗长:(⽂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著作等⾝: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相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喻对同⼀个问题,不同的⼈从不同的⽴
场或⾓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四、认真倾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录⾳,整体感知⽂章内容,⾃主探究下⾯的问题:
1、作者写这篇⽂章的缘由是什么?
点拨:叶圣陶先⽣去世了,作者⽂章纪念他。
2、⽂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章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尚品德的赞誉和亲切怀念。
五、学会略读,把握主要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略读。
略读侧重观其⼤略,粗知⽂章的⼤意。
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章的⼤概,从⽽加快阅读速度。
这篇散⽂2100 多字,请同学们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然后回答下⾯问题。
1、概括⽂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哪⼏⽅⾯的特点?
点拨:⽂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两⽅⾯的特点:宽厚待⼈,严以律⼰。
2、本⽂通过叶圣陶先⽣的哪些事,表现他的特点?
点拨:
为吕叔湘先⽣描写标点符号。
亲⾃和“我”谦虚恳切的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
亲⾃送客到⼤门外。
宽厚待⼈及时给“我”回信表达悔恨和悲伤。
严格执⾏⾃⼰“写话”的主张。
强调“简洁”的⽂风。
严以律⼰统⼀“做”和“作”的使⽤体例。
3、根据对⽂章的理解,为⽂章划分层次。
点拨:
第⼀部分(第1段):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去世⾮常悲哀。
第⼆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的品德有过⼈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为⼈宽厚的⼀⾯。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详写叶圣陶先⽣为⼈的另⼀⾯——律⼰严。
第五部分(第11段):写叶圣陶先⽣的业绩和品德对后⼈巨⼤的影响。
4、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是怎样的形象?
点拨:作者通过⼀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个躬⾏君⼦、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宽以待⼈、严于律⼰的精神风貌。
五、仔细品读,表达⾃我⼼得
放慢阅读速度,细读课⽂,边读边思考,⽤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字,批注⾃⼰的阅读⼼得,并画出疑难的地⽅,然后回答下⾯的问题:
1、找出⽂中作者对叶圣陶先⽣⾼度评价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的看法。
(1)在这⽅⾯,就我熟悉的⼀些前辈说,叶圣陶先⽣总当排在最前列。
叶圣陶先⽣是单⼀的儒,思想是这样,⾏为也是这样。
我的看法:⾼度评价了叶⽼先⽣总是将⽴德放在第⼀位。
(2)因此,我常常跟别⼈说:“叶⽼既是躬⾏君⼦,⼜能学⽽不厌,诲⼈不倦,所以确是⼈之师表。
”
我的看法:这是对叶⽼先⽣品德的过⼈之处总的评价。
把叶圣陶先⽣品德⽅⾯的特点看作世⼈的表率,名副其实。
因为⽂中说:“《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位的是⽴德。
在这⽅⾯,就我熟悉的⼀些前辈说,叶圣陶先⽣总当排在最前列。
”通过前辈的话也可以证明这⼀点。
(3)⽂字之外,⽇常交往,他同样是⼀以贯之,宽厚待⼈。
我的看法: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先⽣待⼈宽厚。
(4)他还有严的⼀⾯,是律⼰,这包括正⼼修⾝和“⼰欲⽴⽽⽴⼈,⼰欲达⽽达⼈”。
我的看法:赞扬了叶⽼先⽣事事躬⾏,严于律⼰。
(5)在我认识的⼀些前辈和同辈⾥,重视语⽂,努⼒求完美,并且以⾝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应该说是第⼀位。
我的看法:⾼度评价了叶⽼先⽣作⽂、做⼈⼒求完美,以⾝作则,鞠躬尽瘁。
通过严格执⾏⾃⼰“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风,统⼀“做”和“作”的使⽤体例看出来。
2、叶圣陶先⽣说:“写成⽂章,在这间房⾥念,要让那间房⾥的⼈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这段话体现了叶圣陶的“写话”风格:平易⾃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听,悦⽿。
本⽂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如“前些年,⼀次听吕叔湘先⽣说,当年他在上海,有⼀天到叶先⽣屋⾥去,见叶先⽣伏案执笔改什么,⾛近⼀看,是描他的⼀篇⽂章的标点。
这⼀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章,⽂字标点⼀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记叙事件明⽩如话,通俗易懂。
3、出⽰⾃⼰的疑难问题,请⼤家讨论解决。
例如:作者强调叶圣陶先⽣是单⼀的儒的⽬的是什么?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君⼦,⼜能学⽽不厌,诲⼈不倦,是⼈之师
表,并为写他⾏为的单⼀作铺垫。
⽂章开篇写道“⼼⾥⽴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位教育⼤家⽽悲哀,也暗⽰了他与叶⽼的关系⾮⽐寻常。
展⽰⾃⼰的疑难问题,提出⾃⼰的⼼得体会。
六、精读熟思,品析重点语句
同学们,⽂中有哪些句⼦简洁明了的体现了叶圣陶先⽣的这些品质,找出来读⼀读品⼀品,谈谈你的看法。
例如:
(1) 有⼀天到叶先⽣的屋⾥去,见叶先⽣伏案执笔改什么,⾛近⼀看,是描他的⼀篇⽂章的标点。
“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了他对作者的尊重。
(2) 其时他刚到北⽅来,跟家乡⼈说苏州话,跟其他地⽅⼈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章坚决⽤普通话。
和不同的⼈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活⽅⾯随和的品性,易
于相处;但是在⼯作⽅⾯坚决⽤普通话,对⽐表现了先⽣的这种⼯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3) 普通话他⽣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作为⼀个颇有成就的⼤家,能够如此⼀⽽再再⽽三地与别⼈商讨课本的修润,不厌其烦,⾜可见他的谦和以及⼀丝不苟的态度。
(4) 他说:“不必客⽓。
这样反⽽费事,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
语⾔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的直爽,对待⼯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不厌其烦,努⼒⼯作——待⼈厚。
总结:从语⾔、动作这些描写体现了叶圣陶先⽣的严谨认真,谦和诚恳的品质,可见他的宽以待⼈的品质
七、学以致⽤,获得启发
叶圣陶先⽣关于写⽂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最近写过的作⽂,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做些修改。
⼋、课堂⼩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的⼆三事》,我们从⽂中所写的⼩事中洞察到叶先⽣的宽以待⼈、严以律⼰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为⼈谦和诚恳、平易近⼈,做事认真严谨、⼀丝不苟的态度,并⽤以指导⾃⼰的为⼈处事。
我们看到了⼀个躬⾏君⼦、堪为师表的忠厚长
者独具⽽可贵的精神风貌。
希望通过本⽂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和⽣活中学习叶先⽣的品格,宽厚做⼈,严格要求⾃⼰。
⼗、布置作业
1、尝试以“----------⼆三事”为题写写你⾝边的⼈,要求:突出⼈物特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想⼀想:⽂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哪些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三事
课后反思
本⽂是⼀篇写⼈的记叙⽂,作者通过⼀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个躬⾏君⼦、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过程中,学⽣能对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并能根据⽂中议论的语句把握叶圣陶先⽣宽以待⼈、严于律⼰的品格。
但对于叶圣陶先⽣的语⾔主张,学⽣⽬前只能够从内容的层次理解,在实践中运⽤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