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草原》(整体感知)教学设计 冀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3、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迷人的风光片,你们想看吗?咱们一起欣赏吧。
看完提问:看完片子,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说。
今天,就让我们骑着骏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慢赏草原。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检查朗读,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请大家仔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草原上的景色和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儿感受到的,在文中画出来,并在旁边做出批注,再体会着读一读。
1、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习。
2、小组交流,探讨问题。
3、师生共同讨论解疑。
预设:同学们,“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概括了作者草原之行的心情。
天涯碧草说出了景色美,蒙汉情深道出了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给我们的印象最深的是“碧”,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草原“碧”的句子,抓住重点词体会体会。
理解重点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学生说说“一碧千里”的含义。
“碧””形容青草的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字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课文中这些描写草原的优美的语句,在今后我们写作中都可以借鉴。
学生体会朗读。
大家读的这么投入,你想亲眼看看那一碧千里的草原吗?(展示)
4、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也不知是谁的手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
①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
②指名说。
③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④“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
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学生体会着读一读。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这是一种什么感情?
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拓展。
美丽的草原和热情好客的人们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互说)生:我想变成一头牛,躺在美丽的草原上。
生:我想变成一只小鸟,那样我会飞到蒙古大草原去。
师:这么令人陶醉的草原风光,这么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今后有机会,让我们去亲身感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