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2020·郴州) 古诗词整理,请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2题;共11分)
2. (10分) (2017七下·阜阳期末) 阜阳九中开展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活动中某同学写了一份倡导孝行的短文,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百善孝为先”,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能不能弘扬传统文化,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礼仪,创造美好明天,我们要孝敬父母,文明有礼,学会感恩,使孝德之树深深扎根,文明之叶枝枝繁茂,(B)处处绽放感恩之花!
①A处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②B处划线句与上句句式不一致,应调整为:
(3)校团委准备于7月5日下午3点在学术报告厅开设“中国孝文化”的专题讲座,届时将邀请市师范学院的杨教授作专题报告。
请你以阜阳九中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拟写一则通知。
3. (1分) (2019九上·颍州月考) 临近毕业,某校九(1)班准备以“青葱岁月”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面对新生活的召唤,我们翘首以待,信心百倍;我们期盼将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化为现实。
请补全对联,以表达你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上联:________ 下联:岁月如歌,谱写多彩人生。
(2)下面是李明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甲)三年的时光即使很短暂,但回首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度过了这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乙)多少次,在晨羲中我们勤思苦读;▲。
我们风雨同舟,我们携
手共进……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畅谈心中的爱恋与不舍。
①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②(甲)处画线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根据(乙)处画线句子、在后面横线上仿写句子。
(3)阅读下面的表格,提取二家结论:谈谈对学生上职业中专的看法。
我的结论:________
我的看法: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
4. (12分) (2019九下·通州模拟)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援疑质理善良质朴
B . 久而乃和曲高和寡
C . 不复挺者山重水复
D . 驽马十驾庶竭驽钝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翻译:天气很冷,砚台里的水冻成了坚硬的冰,我的手指冻得不能曲伸,却丝毫不放松抄录。
理解:这句是宋濂讲自己儿时借书来抄,怕到期不能归还,克服天气寒冷不敢懈怠抄书的故事,道出了“从师求学”的不易。
B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我以为同学中有足以和我一起享受读书之乐的人,不知道吃的穿的都不如别人。
理解:这句是宋濂用自己意志坚强地专注于学习,忘记生活的艰苦与物质的匮乏的故事来激励晚辈刻苦学习。
C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理解:这句是在具体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君子需要广泛学习,反省自己,才可以让自己知识通达而品行端正。
(3)甲乙两文都是劝人学习的古代名文,通读后将下表补充完整。
(4)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虚心求教、学业有成;粗食敝衣,乐在其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关心后学,谆谆教诲……这些都是“儒者”美好的风范。
请你从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中选取一则,简要谈谈“儒者风范”。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箸箅① ,饭落
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③。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箅:蒸锅中的竹屉。
②馏:蒸饭。
③糜:粥。
④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
(1)“猜想联想”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请结合上下文或学过的古文,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未尝识书具②稍稍宾客其父③俱委而窃
听④尔颇有所识不
(2)“联系比较”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你用此方法找出与乙文“乃俱窃听”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 . (曹刿)乃入见
C . 家祭无忘告乃翁
D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联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词语,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联系成语词典中“纤悉无遗”的就是,翻译“言无遗失”。
(5)“读文品人”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文的内容。
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①—②小题。
①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②同样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天下闻名。
结合甲乙两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分析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
6. (31分) (2019七下·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里种植自己
①3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
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
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②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③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
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④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⑤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强装笑容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
⑥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走回家中。
第二年清明节时,
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⑦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⑧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⑨13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
埋葬娘的那一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
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⑩13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
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
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母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⑪13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
23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老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
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
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
⑫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
有时候,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
他想到3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⑬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
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
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⑭43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过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⑮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
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
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
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
(1)本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事,仿照示例,将故事的情节补充完整。
失去父亲——________——回乡报恩——________——另类报恩
(2)请根据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
(请从修辞角度品味)
②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强装笑容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从描写的角度品味)
(3)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深刻含义。
(4)你认为“他”是忘恩负义的人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5)作者在文末说道:“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
这句话属于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20八上·巩义期末) 根据《昆虫记》的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1)有些昆虫在交配后雌性会将雄性吃掉,下列不属于此类昆虫的是()
A . 螳螂
B . 金步甲
C . 圣甲虫
D . 朗格多克蝎
(2) ________(昆虫名)是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它捕猎时相当狠毒,先对蜗牛施以麻醉,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8. (2分)(2012·潍坊) 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你主持制订了《“社区用字调查“活动方案》,请将“善待汉字,热爱母语”八个字用正楷字体规范、工整、流利地书写在该方案的封面上。
(2)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
(不超过30字)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
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3)下面是你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小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_______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③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①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②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③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________。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9. (5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像影片一样闪过,没有悲欢离合,也没有生离死别。
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请以“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用、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10. (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这句话,这颗心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③不得抄袭。
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
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傅为他指引开示。
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
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上时,心智看师傅晃晃悠悠走路的样子,怕师傅走路不稳掉到河里去,就赶紧去搀扶通明禅师。
通明禅师执意不让弟子搀扶,对心智说:“路要靠自己走,桥要靠自己过,气要靠自己喘,水要靠自己喝……你不要管我,我自己过去。
”
通明言下,心智豁然开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
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2题;共11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答案:3-3、
考点:
解析: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考点:
解析: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答案:6-5、
考点:
解析: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