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文化对比(高中语文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思想比较
一、孔子思想回顾
•1、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仁。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当仁不让。

•3、智。

过而能改,言而有信。

•4、恕。

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教。

有教无类,举一反三。

•7、学。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二、孟子思想回顾
•1、《请以战喻》正:民本、王道、仁政。

反:不择手段、不施仁政。

•2、《何必曰利》正:先义后利。

反:急功近利。

•3、《民为贵》正:民贵君轻,百姓归之。

反:不志于仁,载胥及溺。

•4、《乐民之乐》正:与民同乐,百姓爱之。

反:独自享乐,百姓恶之。

•5、《人和》正:推己及人,得道多助。

反:刻薄寡恩,失道寡助。

•6、《浩然正气》正:集义养气,磨砺心性。

反:揠苗助长,阿谀苟容。

•7、《仁义礼智》正:居仁由义,强恕而行。

反:自贼贼君,自暴自弃。

•1、时代背景
•孔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礼崩乐坏,时局动荡。

•孟子: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2、人物性格
•孔子:安贫乐道,与人为善,愈挫愈勇,直道而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孟子:清高自傲,强言善辩,豪爽直率,人格独立。

•万物皆备于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仁”之比较:仁者爱人
•孔子:春秋无义战,“仁”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不忍之心,仁政。

•从“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孔子:施政纲领简单原始,礼乐治天下,简政施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孟子:施政纲领详细具体,朗朗正气。

教化百姓,不赞同刑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四、孔孟思想的独到之处
•孔子:
•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礼乐教化,美善统一。

•孟子:
•贵王轻霸。

王道为民,霸道为君。

•否认旧礼至上,强调个人判断可在礼之上。

•多独立自我和平等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