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平衡类问题攻略专题05配位平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略05 配位平衡
一、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常数
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在水溶液中,配离子是以比较稳定的结构单元存在的,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解离现象。

如[Cu (NH 3)
4
]SO 4·H 2O 固体溶于水中时,如将少量NaOH 溶液加入溶液中,这时没有Cu (OH )2沉淀生成,这似乎说明溶液
中没有Cu 2+
或着可以认为Cu 2+
量不足以和所加的OH -
生成沉淀。

但若加入Na 2S 溶液,则可得到黑色CuS 沉淀,显然在溶液中存在着少量游离的Cu 2+
离子。

这就说明了在溶液中不仅有Cu 2+
离子与NH 3分子的配位反应,同时还存在着配离子[Cu (NHl 3)4]2+
的解离反应,这两种反应最终会建立平衡:
Cu 2+
+ 4NH
3
[Cu (NH 3)4]
2+
这种平衡称为配离子的配位平衡。

根据化学平衡的原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NH ()Cu (])Cu(NH [342243c c c K ⋅=
++
θ

式中θ稳K 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θ
稳K 值越大,配离子越稳定,因此配离子的稳定常数是配离子的一种特
征常数。

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见附录。

上述平衡反应若是向左进行,则是配离子[Cu (NH 3)4]2+
在水中的解离平衡为: [Cu (NH
3)4]2+
Cu 2+
+4NH 3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Cu(NH [)(NH )(Cu 243342+
+⋅=
c c c K θ
不稳 式中θ不稳K 为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或解离常数。

θ不稳K 值越大表示配离子在水中的解离程度越大,即越
不稳定。

很明显,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之间是倒数关系:
θ
θ
不稳
稳K K 1=
题型一 配离子平衡浓度的计算
比较0.10 mol·L -1 [Ag (NH 3)2]+溶液含有0.1 mol·L -1的氨水和0.10 mol·L -1 [Ag (CN )2]-溶液中含有0.10 mol·L -1的CN -离子时,溶液中Ag +的浓度。

【解析】(1)设在0.1mol·L -1 NH 3存在下,Ag +的浓度为x mol·L -1,则: Ag +
+ 2NH 3
[Ag (NH 3)2]
+
起始浓度/mol·L -!
0 0.1 0.1 平衡浓度/mo1·L -1
x 0.1+2x 0.1-x
由于c (Ag +)较小,所以(0.1-x )mol·L -!≈0.1mol·L -1,0.1+2x≈0.2 mol·L -1, 将平衡浓度代入 稳定常数表达式得: 1
7-72
3223109.8x 1012.11
.0x 1
.0)
(NH )Ag ())(Ag(NH -++⋅⨯=⨯=⋅=
=
L mol c c c K θ
稳 (2)设在0.1mol·L -1 CN -存在下,Ag +的浓度为y mol·L -1,则: Ag +
+ 2 CN
-
[Ag (CN )2]-
起始浓度/mol·L -! 0 0.1 0.1 平衡浓度/mo1.·L -1
y 0.1+2y 0.1-y
由于c (Ag +)较小,所以(0.1-y )mol·L -!≈0.1 mol·L -1 , 0.1+2y≈0.1 mol·L -1, 将平衡浓度代入 稳定常数表达式得:
1
21-7212
-2-2100.2y 1011.0y 1
.0)
(CN )Ag ())((Ag -+⋅⨯=⨯=⋅=
=
L m ol c c CN c K .θ

二、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与其他化学平衡一样,配位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平衡体系的条件(如浓度、酸度等)发生改变,平衡就会发生移动,例如向存在下述平衡
M n +
+x L
-
ML x
(n -x )
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金属离子M n +
生成难溶化合物,或者改变M n +
的氧化态,都可使平衡向左移动。

改变溶液的酸度使配位体L -
生成难电离的弱酸,同样也可以使平衡向左移动。

此外,如加入某种试剂能与M n +
生成更稳定的配离子时,也可以改变上述平衡,使)
(x n x
ML -遭到破坏。

由此可见,配位平衡只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溶液的pH 值变化、另一种配位剂或金属离子的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存在都对配位平衡有影响
1.溶液pH 值的影响
(1)酸度对配位反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对配位剂L 有影响,也可以对金属离子有影响。

常见
的配位剂NH 3和CN -、F -等都可以认为是碱。

因此可与H +
结合而生成相应的共轭酸,反应的程度决定于配位体碱性的强弱,碱越强就越易与H +
结合。

当溶液中的pH 值发生变化时,L 会与H +
结合生成相应的弱酸分子从而降低L 的浓度,使配位平衡向解离的方向移动,降低了配离子的稳定性。

例如在酸性介质中,F -离子能与Fe 3+
离子生成[FeF 6]3-配离子。

但当酸度过大(c (H +
)>0.5 mol·L -1
)时,由于H +
与F -结合生成了HF 分子,降低了溶液中F -浓度,使[FeF 6]3-配离子大部分解离成Fe 3+
,因而被破坏。

反应如下:
Fe 3+
+ 6F -
[FeF 6]3-
+ 6H +
6HF
上式表明,酸度增大会引起配位体浓度下降,导致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这种现象通常称为配位体的酸效应。

总反应为:[FeF 6]3- +6H +
Fe 3+
+ 6HF
6
-6-66366363663)(1)(F )(F )
(H )]([FeF (HF))(Fe )(H )]([FeF (HF))Fe (θθθ
a K K c c c c c c c c c c K ⋅=⨯⋅⋅=⋅⋅=+-++-+稳 显然,pH 值对配位反应的影响程度与配离子的稳定常数有关,与配位剂L 生成的弱酸的强度有关。

(2)在配位反应中,通常是过渡金属作为配离子的中心离子。

而对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金属离子,尤其在高氧化态时,都有显著的水解作用。

例如 [CuCl 4]2-配离子,如果酸度降低即pH 值较大时,Cu 2+
会发生水解。

[CuCl 4]
2- Cu 2++4Cl
-
+
H 2O Cu (OH )++H
+
+
H 2O
Cu (OH )2+H
+
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游离Cu 2+
浓度降低,使配位平衡朝着解离的方向移动,导致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这种现象通常称为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

当溶液中pH 大于8.5时,配离子[CuCl 4]2-完全解离。

因此,在配位反应中,当溶液的pH 值变化时,既要考虑对配位体的影响(酸效应),又要考虑对金属离子的影响(水解效应),但通常以酸效应为主。

2.配位平衡对沉淀反应的影响
沉淀反应与配位平衡的关系,可看成是沉淀剂和配位剂共同争夺中心离子的过程。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越大或沉淀的θ
稳K 越大,则沉淀越容易被配位反应溶解。

例如用浓氨水可将氯化银溶解。

这是由于沉淀物中的金属离子与所加的配位剂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导致沉淀的溶解,其过程为:
AgCl (s )
Ag + + Cl -
+
2NH 3
[Ag (NH 3)2]
+
即AgCl (s )+ 2NH 3
[Ag (NH 3)2]+
+ Cl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θ
θθ
sp
K K c c c Cl c c Cl c K ⋅=⋅⋅=
=
+
+
-+-
+稳)
Ag ()(NH )
Ag (]][)[Ag(NH )
(NH ]
][)[Ag(NH 322332
23 同样,在配合物溶液中加入某种沉淀剂,它可与该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该沉淀剂或多或少地导致配离子的破坏。

例如,在[Cu (NH 3)4]2+
溶液中加入Na 2S 溶液,就有CuS 沉淀生成,配离子被破坏,其过程可表示为:
[Cu (NH 3)4]
2+Cu
2+
+ 4NH 3
+
S 2-
CuS ↓
总反应为: [Cu (NH 3)4]2+
+ S 2-
CuS ↓+ 4NH 3
(CuS)
]})Cu(NH {[1
)(Cu )
(Cu )(S )])([Cu(NH )
(NH )(S )])([Cu(NH )
(NH sp 243MY 22-224334-224334θ
θθ
K K c c c c c c c c K +++++=

⋅=⋅=
由上述两个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看出,沉淀能否被溶解或配合物能否被破坏,主要取决于沉淀物的θ
sp
K 和配合物θ稳K 的值。

而能否实现还取决于所加的配位剂和沉淀剂的用量。

题型二 配位平衡对沉淀反应的影响
计算完全溶解0.01mol 的AgCl 和完全溶解0.01mol 的AgBr ,至少需要1 L 多大浓度的氨水?已知AgCl 的
10108.1-⨯=θsp K ,AgBr 的13100.5-⨯=θsp K ,[Ag (NH 3)2]+的71012.1⨯=θ
稳K 。

【解析】假定AgCl 溶解全部转化为[Ag (NH 3)2]+,则氨一定是过量的。

因此可忽略[Ag (NH 3)2]+
的离解产生的NH 3,所以平衡时[Ag (NH 3)2]+
的浓度为0.01mol·L -1
,C1-的浓度为0.01 mol·L -1
,反应为:
AgCl+2NH 3[Ag (NH 3)2]++Cl -
)L mol (22.01002.201.001.01002.2)(Cl )])[Ag(NH ()(NH 1002.2108.1101.12(AgCl)}])Ag(NH {[)
(Ag )(Ag )(NH )(Cl )])[Ag(NH ()(NH )(Cl )])[Ag(NH (1-3
31-2333
10
7sp 2332-2332-23⋅=⨯⨯=⨯⋅=⨯=⨯⨯⨯=⨯=⨯
==--+--+++++c c c K K c c c c c c c c K θ
θ
θ

在溶解的过程中与AgCl 反应需要消耗氨水的浓度为2×0.01=0.02mol·L -1
,所以氨水的最初浓度为: 0.22+0.02=0.24 mol·L -1。

同理,完全溶解0.01mol 的AgBr ,设平衡时氨水的平衡浓度为y mol·L -1
AgCl+2NH 3
[Ag (NH 3)2]+
+Cl -
)L mol (09.41099.501.001.01099.5)(Br )])[Ag(NH ()(NH 1099.5100.5101.12(AgBr)}])Ag(NH {[)
(Ag )
(Ag )(NH )(Br )])[Ag(NH ()(NH )(Br )])[Ag(NH (1-6
6-2336
13
7sp 2332
-2332-23⋅=⨯⨯=⨯⋅=⨯=⨯⨯⨯=⨯=⨯==--+--+++++c c c K K c c c c c c c c K θ
θ
θ

所以溶解0.01mol 的AgBr 需要的氨水的浓度是4.09+0.02=4.11 mol·L -1
1.向0.1mol·L -1的[Ag (CN )2]-配离子溶液(含有0.10 mol·L -1的CN -)中加入KI 固体,假设I -的最初浓
度为0.1mol·L -1,有无AgI 沉淀生成? 已知 [Ag (CN )2]-的21100.1⨯=θ

K ,AgI 的17103.8-⨯=θsp K 【答案】没有AgI 沉淀产生
【解析】设[Ag (CN )2]-配离子离解所生成的c (Ag +)=xmol·L -1, Ag +
+ 2 CN
-
[Ag (CN )2]-
初始浓度/mol·L -1 0 0.10 0.10 平衡浓度/mol·L -1 x 2x +0.10 0.10-x
[Ag (CN )2]-解离度较小,故0.10-x ≈0.1,代入θ
稳K 表达式得 212
-22100.1)
10.0(10
.0)(Ag )(CN )])[Ag(CN (⨯===+-x c c c K θ
稳 解得 x=1.0⨯10-20mol·L -1,即c (Ag +) =1.0⨯10-20mol·L -1
c (Ag +)·c (I -)=1.0⨯10-20mol·L -1⨯0.1=1.0⨯10-21<17
)(103.8-⨯=AgI sp K θ,因此,向0.1mol·L -1的[Ag (CN )
2
]-配离子溶液(含有0.10 mol·L -1的CN -
)中加入KI 固体,没有AgI 沉淀产生。

3.配位平衡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配位平衡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在氧化还原电对中,加入一定的配位剂后,由于氧化型离
子或还原型离子与配位剂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配离子,从而减小了相应离子的浓度,从而使电对的电极电势发生变化。

例如,金属Cu 能从Hg (NO 3)2溶液中置换出Hg 却不能从[Hg (CN )4]2-
溶液中置换出Hg ,就是因为在[Hg (CN )4]2-溶液中,由于[Hg (CN )4]2-的稳定常数很大,游离的Hg 2+
浓度很小,降低了Hg 2+
/Hg 电对的电极电势,使Hg 2+氧化能力降低。

Hg
2+ + 2e -
Hg V Hg Hg E 851.0)/(2=+θ
[Hg (CN )
4]2-
+ 2e -
Hg +4CN
-
V Hg CN Hg E 374.0/])([24-=-θ
可见,氧化型离子生成配离子后,使电对的电极电势降低了。

4.配位平衡之间的转化
在配位反应中,一种配离子可以转化成更稳定的配离子,即平衡向生成更难解离的配离子方向移动。

两种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相差越大,则转化反应越容易发生。

如[HgCl 4]2-与I -反应生成[HgI 4]2-,Fe (NCS )6]3-与F -反应生[FeF 6]3-
,其反应式如下: [HgCl 4]2- +4I
-[HgI 4]2- +4Cl -
-
[Fe (NCS )6]3-
+6F
-
[FeF 6]3-+6SCN
-
血红色 无色
这是由于,-->2424)()(HgCl K HgI K θ
θ稳稳;-->3636))(()(NCS Fe K FeF K θθ稳稳
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