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教学大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美术教育
课程类型专业根底课程
学时数 36
学分数 3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
《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是高师美术学〔师X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教育类课程,也是一门主要的学位课程.
本课程属于"美术教育〞学科的艺术思考X畴,课程主要从近现代艺术的角度出发研究中西方艺术思潮的开展,美术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理念、教育目标与其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与美术新课程标准规X下的美术教学论问题等.
〔二〕大纲制定的依据
1、正确认识美术教育
正确认识美术教育是有效实施美术教学与教育的必要前提.否如此也不可能面对当前根底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挑战.长期以来,我们混淆了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学的根本概念,使学校美术教育迷失了方向,严重影响了教学与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此,首先应该对美术教育的学科性质、教育价值意义、教学目标追求有清醒的认识,要与时俱进,更新美术教学与教育的思想观念,以根底教育新美术课程的课程观、价值观、教学观为指导,使学校美术教育走上正确开展的轨道.
2、树立现代教学论思想观念
要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单纯技法传授教学的教学模式,从人的教育出发,研究近现代艺术的开展史以与中西艺术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以近现代艺术理论指导美术教学的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树立起现代教学论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与教育的理论修养,开拓教学改革思路,实现美术课程教学的解放.作为未来的新课程美术教师必须对新课程美术教学依靠的是、追求的是有清醒的认识.
3、正确解读与深刻理解根底教育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学校美术课程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法定文件,是学校美术教育和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它凝聚了现代美术教育和教学全新思想和观念,指明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性质、方向、价值、目标和根本理念,提出了系统的有关美术教学实施的各个方面的建议.认真学习并吃透其改革的精神,正确解读和深刻理解其内涵和要求应该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必然目标.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如此
1、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做一个合格的新课程美术教师
转变观念是本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根本目标要求.要做一个合格的新课程美术教师,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美术教学就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只有观念的转变方能有认识的更新与开展,才能明了应该干、干,也才能干好美术教学工作.这里面涉与到诸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知识观、技能观、质量观等一系列的教学观念的
转变与更新.这都是新美术课程实施,美术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开展的指导思想.纲举目X,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明确自我开展的方向
作为未来的新课程美术教师,应该明确自我开展的方向.要转变单纯的美术造形表现技术能力与艺术水平提高的学习方向,全面促进学生美术文化修养和教育教学综合性素质与能力的开展,实现由画家型美术教师向学者型美术教师的转变.新课程美术教学活动是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情景中展开的;新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多元文化观念,开放性和形成性课程观,人格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都促使美术教师在文化修养和素质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规格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偏离了这个开展的方向,就难以适应时代开展对新课程美术教师提出的挑战.
〔四〕实践环节
1.实践环节类型〔如: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等〕
〔1〕名称:见习、课程设计
〔2〕主要内容与要求:强化美术现场情境教学,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3〕学时分配:20学时
2.教学实习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教学评价与学业考核应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成绩与教育教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开展性评价相结合.充分注意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
1.平时成绩与期终成绩:平时成绩占4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等〕;期终成绩占60%.
2.试卷成绩与实践成绩:试卷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40%.
3.综合考核成绩的计算: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40%+试卷成绩6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八〕修订说明
本大纲与上一版〔2003〕相比做了如下变动:实践环节有所强化.重视先进美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研究.教学做合一,使师X生对美术教学理论不仅在知识上扎实掌握,而且运用于各实践环节,通过编制教案、历史图表、问卷调查、课程评价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设计、撰写学习日志、模拟教学、实地考察等各种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变动理由:深入开展美术教学论创新性研究,使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融汇.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进展改革,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灵活新颖,引导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积极探究,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治学态度得到进一步锤炼,以具备专业自我开展能力.培养具有宽阔知识视野、宽厚专业根底、教育研究、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全面文化艺术素养的21世纪新的中等学校美术教育师资.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二编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开展
第一章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开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现代艺术开展的概况.
2、阐述中国近现代艺术开展的背景.
3、比拟不同时期我国近现代艺术开展的异同.
4、了解我国近现代艺术开展的动向,归纳我国近现代艺术开展的特点.
5、阐述对我国近现代艺术思潮开展方向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开展现状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利与弊
第三节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最新动向
第二章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开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变革.
2、阐述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背景.
3、比拟不同时期西方近现代艺术开展的异同.
4、了解西方近现代艺术开展的动向,归纳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特点.
5、阐述对对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开展方向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中流派的开展.
第二节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开展中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中的创新性表现.
第三章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相互影响与开展
一、教学目标:
1、说明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开展的利弊.
2、讨论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美术教育与学习的影响.
3、中西方艺术碰撞产生的一系列派别.
4、讨论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我国艺术开展的影响.
5、围绕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相互影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调查报告或学术
论文.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中国美术开展的影响.
第二节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作用.
第三节中西方学院派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六章中西方艺术思潮
一、教学目标:
1、说明中西方艺术思潮的特点.
2、比拟中西方艺术思潮特点的异同.
3、了解中西方美术的开展.
4、比拟中西方美术开展的异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艺术思潮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美术开展第三节西方美术开展
第七章艺术思潮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阐述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美术的影响与意义.
2、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3、讨论在不同艺术领域里形成的艺术思想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4、了解在新的艺术思潮的产生对该时期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影响.
5、阐述我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独特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思潮对陶艺的影响第二节艺术思潮对复试风格的影响第三节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第四节艺术思潮对设计素描教学的借鉴意义
第八章中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思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代艺术内涵以与与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
2、讨论中西方艺术思潮相关案例
3、较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熟悉中国文化,
4、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拟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与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第二节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
第三节中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比拟研究
第三编
编写人:李英梅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