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铃铛舞的后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铃铛舞的后感
彝族铃铛舞主要流传于六盘水市的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威宁、赫章等彝族聚居的村落。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称作“恳合贝”,意为灵体告别之舞。
这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彝族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蹈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
此舞无音乐伴奏,仅以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
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贝,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跳铃铛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时而靠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
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铃铛舞”的内容逐渐丰富。
彝族同胞也将男耕女织、跋山涉水等生产生活的场景经过艺术化的加工融入其中。
表演风格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男女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铃铛舞”更加绚丽多姿、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