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读后感
在我的孩子第一次以一个小小学员的身份庆祝“六一”的那一天,我获得了优秀家长这个光荣的奖项;奖品就是一本《从幼儿园到清华园》的书籍。

我很期待,也很好奇,这究竟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一直以来,我只知道清华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名牌大学,虽然我没有去过那里,但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常常听我的父母讲起她的名字。

上学之后,每一任老师也会把这个名字挂在嘴边,极尽向往的给我们描绘她的样子。

也许老师也并没有真正的去过那里,但确实清华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梦想,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获得最高的崇拜和赞美。

但是,当我看到书中关于清华身世由来的时候,我真的震惊极了,不可置信的把那一章一字不漏的又看了一遍。

没错,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太多耻辱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和记忆。

那些耻辱的印迹由清代开始,并且以清朝为最多,真的很让人气愤。

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居然沦为一些小国家瓜分欺负,可见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慈禧太后和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无能。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能想象,清华大学居然是在那样一种国难当头状态下的产物,她是美国人妄想培育美式中国领袖制造的摇篮?!
美国人的邪恶太让人气愤了,我血脉偾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至于今天在写下这一段话的时候又愤慨了一回。

是的,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因为那一段历史悲愤,并且感同身受。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摘录:“……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受国耻之赐。

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伤痛被岁月慢慢涤荡出坚强。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身世,每一个进入清华的学子才更能深刻的理解肩上背负的担子和使命。

那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时刻鞭策着自己,不忘国耻,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老实说,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一本好书不应该单从页面上来决定看完与否的,我认为好书就应该慢慢的看,一边看一边品味,那样才有意思。

书中引荐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大胆,它直面了我们国家教育方式的不足。

虽然说这个“钱学森之问”已经引起了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百姓的深思,但是它还没有直接当做议题用来改善我们的教育现状。

怎么说呢,我觉得从我读书的时代乃至追溯到更早以前,一直到现在,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就是单看他的考试成绩。

成绩好,得分高,自然就可以上好的大学,这样的孩子同学羡慕,老师喜欢,其他孩子的家长也逼着自己的孩子以他们为学习的楷模。

我知道分数固然可以检
验一个人到底学了多少东西,但关键是这些学到的知识可不可以转换到生活中,应用到生活中,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因为有的人会读书,会考试,但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反而找不着点。

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不知道如何排解,感到无所适从。

正所谓“读死书,死读书”,就像清华校园里的雕塑“悟”一样,往上看,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徐徐崛起,展露头角;向下看,他正在书山书海中慢慢沉沦,湮灭。

我不知道其他孩子的家长对教育孩子有什么样的想法,但是我对待孩子以后读书的态度就是:分数并不重要,因为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我会努力地尝试一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学到东西,并且运用于生活。

她打满分我当然高兴,她考试不及格也会有其它的路径。

只要读书的方法正确,不盲目施加压力,又怎么能不爱上读书呢?
还有一个我认为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其实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品德修养,心理素质,口才艺术等等。

大家应该都有发现,不管是电视剧还是传奇故事,我们所看到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代表正义,心态平和,内心充满力量的人。

从小时候起,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扬善惩恶,只有善良才会永垂不朽。

所以做人首先还是要具备善良的品性。

我非常喜欢书的第十七章“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的的归宿”这一篇,人除了善良,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他说:一个人如果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其结果必然是:原本简单的事情迅速变得复杂,原本鸡毛蒜皮的小事酿为人命关天的大事,原本希望达成的目标愈来愈远。

像早一段时间的新闻“药家鑫案”,还有早几年的“马加爵案”等等,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结果却触犯法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的罪过。

所以,我们还会以为只有读书成绩好才是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吗?世界上原本没有“恶人”,也没有真正的“坏孩子”,是父母的教育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真的对孩子负责,那么在教会孩子各种各样的技能之前,先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吧,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品德修养抓起,正如王红兵老师说的那样,如果父母能懂得一个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哪些是关键素质在起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能配合学校给孩子这些关键素质,那孩子上不上清华,其实已无足轻重。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王红兵老师,他不仅在书中带我游览了我少年时代心中的那个梦想圣地——清华大学,而且还给了我很多思考的引子,以及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我相信这本书我会看很多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感受。

为了做我孩子的优秀母亲,我会继续努力的!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