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果花草•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试验+
吴丹1李涛1况慧云2成玮3朱吉明1王绘华1徐锦瑾1李成1
(1.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青浦201700; 2.上海孰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青浦201709;
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闵行201103)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草莓炭疽病的高效杀菌剂,作者选用4种杀菌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 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的防效最好,且持效期较长,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的防效次之。

草莓生产中,可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用430 g/L戌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均匀喷雾防治,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可作替换药剂。

建议将上述2种药剂作为小作物杀菌剂进行登记 推荐。

关键词:草莓;炭疽病;杀菌剂;防效试验;青浦白鹤地区
草莓炭疽病(Aagar/a a/janassa co//etof/7'eAum)主要发生于草毒种苗繁育中后期和定植初期,病菌除侵染 叶、花、匍匐茎引起局部出现病斑外,还易侵染草莓的短缩茎,严重时全株萎蔫枯死11]。

遇连续阴雨或阵雨呈 暴发趋势,老残叶多、氮肥施用过量及田间排水不畅的田块发病严重。

草莓是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的优势特色果品,作为冬季少有的上市鲜果,深受消费者欢迎,种植效益 好[21。

目前青浦区主栽的草莓品种红颜品质好,但易感炭疽病[31。

国内其他地区有关草莓炭疽病的防治研究 已有报道,如徐英等141在浙江研究发现,40%戊唑醇悬浮剂第2次施药后7 d的防效可达74.7%~94%;林祥文 等[51在西藏日喀则研究表明,4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0倍液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为81.9%,防治效果和速效 性俱佳。

但青浦白鹤地区防治草莓炭疽病的研究较少。

为此我们于2019年选用市场上几种不同的低毒、低 残留杀菌剂,在青浦白鹤地区开展了草莓炭疽病防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防治草莓炭疽病的高效药 剂,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杀菌剂为农割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江苏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上 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顶妙30%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上海市孰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炭疽病普遍发生的草莓种植大棚内。

试验设农割500 g/L氟啶 胺悬浮剂33 mL/667 m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顶 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以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2019年11月2日和9日使用卫士 15型背负式喷雾器喷药,将药液淋湿整棵植株,包括叶片的正反两面和茎,用水量 60 IV667 m2。

试验前后20 d未使用其他杀菌剂,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常规。

1.3调查统计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3个点,定点调查5株,分别在施药前、第1次用药后7 d(11月9日)和第2次用药后7 d(11月* *基金项目:上海市瓜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沪农科产字(2017)第1号]。

-76-
16日)调查草莓炭疽病发生情况。

调查每株所有完全展开的叶片,记录各级病叶数和叶片总数。

施药及试 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草莓植株的生长情况,查看草莓的叶片是否出现药斑、发黄及植株矮化等现象 草莓炭疽病病情级数分为6级:0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占整个叶 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或死亡。

病情指数=5:[(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值)/调查总叶数x9] x 1〇〇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x 1〇〇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整理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统计试验数据,对各处理之间的药 效差异性进行比较,按P=〇.〇5标准进行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见表1。

表1各处理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
药前第1次用药后7d第2次用药后7d
病情指数病情指数防效/%病情指数防效/%
农割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3 mL/667 m2 3.19 6.6851.68 c7.4869.50 b 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 3.65 4.4268.01 a 4.6281.16a 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 3.41 5.8557.73 b 6.1175.07 b 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 3.737.5845.21 c10.4057.60 c 清水(ck) 3.9813.8324.52注: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在P=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由表1可知,第1次用药后7 d,各处理草莓炭疽病的病情指数较药前均有提高,其中清水(ck)处理草莓 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增长最快,增幅达247.49%;其次为农割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3 mL/667 m2和顶妙30%苯 甲嘧菌酯悬浮剂28mL/667 m2处理,病指增幅分别达109.40%和103.22%;430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病情指数增幅最小,为21.10%。

第2次用药后7 d,各参试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均显著 低于清水(ck),其中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的病情指数最高,为10.40;430 g/L戊唑醇 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为4.62。

各参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差异显著。

第1次用药后7 d,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 理的防效最好(68.0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处理 (57.73%),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的防效最差(45.21%);第2次用药后7 d,430 g/L戊 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处理的防效最好(81.1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 剂30 mL/667 m2处理(75.07%),顶妙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8 mL/667 m2处理防效最差(57.60%)。

2.2安全性
经观察,各参试药剂处理草莓的叶片均未见明显药斑、发黄及植株矮化等现象,说明各参试杀菌剂对草 莓生长安全,无药害。

3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均较好,第2次用药后7 d的防效均在50%以上,且对 草莓生长安全。

综合用药1次和用药2次后的调查来看,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的防效最好,且 持效期较长,第2次用药后7 d的防效达81.16%,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的防效次之。


(下转第96页}
上海蔬菜SHANGHAI VEGETABLES2020(3):96
(上接第75页)
42%苯菌酮悬浮剂推荐用量为20~30mL/667 m2(丨500~2 000倍液),0.5%大黄素甲醚水剂推荐用量为120 mL/667 m2(250~400倍液),36%硝苯菌酯乳油推荐用量为40 mL/667 m2(750~ 1 000倍液)。

为提高防治 效果,应在西瓜白粉病发病初期施药,间隔期为7~10d。


参考文献
[1 ]王伟民,张琳,金燕,等.大棚西瓜白粉病药剂试验初探[Jj.上海农业科技,2008(2):98~99.
[2]何永梅,徐红辉.西瓜白粉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几农村实用技术,2016(2):39~40.
[3]康晨晖,马兴华,黄冬梅,等.大棚西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丨J|.长江蔬菜,2013(1) :47〜48.
[4]龚双军,杨立军,杨小军,等.新型植物源农药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J].植物保护,
2010,36(5):168-170.
[5]刘艳芝,周香芝,马井玉,等.0.5%的大黄素甲醚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2(7):132~丨33.丨6 ]罗文辉,龚德祥,黄文胜,等.0.5%大黄素甲醚AS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J].湖北植保,2009( 1):32〜33.
(上接第77页}
莓生产中,可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均匀喷雾防治,福帅得500 g/L氟 啶胺悬浮剂可作替换药剂。

建议将上述2种药剂作为小作物杀菌剂进行登记推荐。


参考文献
[1 ]毛雪琴,魏彩燕,柴荣耀,等.生防菌株MT-06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及定殖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丨(2):丨93~194.
[2 ]吴丹,李涛,王绘华,等.四种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初步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20( 1):120〜122.
[3 1沈华荣.建德市草莓产业发展中农业技术的作用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I 4丨徐英,马森,杨奎,等.40%戊唑醇悬浮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⑴.农药,2017,56(1丨):853〜855.
[5】林祥文,王怀凤,高建新.防治高原地区草莓炭疽病的杀菌剂筛选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丨5(1):65~66.
(上接第87页)
[7 ]丁怀伟,姚佳琪,宋少江.马齿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丨0):831 ~838.
[8]张荣健,吴林鹏.鲜马齿苋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 148.
丨9丨林玩福,张夏炎,吕狄亚,等.马齿苋调节人肝癌细胞肺转移裸鼠的血液代谢组学分析丨_)].中医肿瘤学杂志,2020,2( 1): 62-69.
[10]左瑞敏,李宏强.鲜马齿苋的古法今用综述[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 :6〜8.
[11]洪佳敏,林宝妹,张帅,等•香蕉复合果蔬汁饮品的研制[J]•食品工业,2019,40( 11):67~70.
[12]郭玲玲,王笑可,祝婧楠,等.马齿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8) :5卜52.
丨13]冯轩彪,黄建华,付海玲,等.马齿苋对东乡黑鸡产蛋性能及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影响⑴.中国词料,2020(1 ):78〜80. [14】盛东峰,朱自学.马齿苋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42( 10):34~37.
[15]梁琪,高占军,玉柱,等.日粮中不同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8,45(8):2204〜
2211.
[16]张倩,黎平,何子康,等.马齿苋内生菌橘青霉和波兰青霉中抗青枯菌的活性物质[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27(6):
731-738.
丨17]巩健.马齿苋内生菌分离及其抑菌效果研究[j|.食品工业,2014(7): 144〜147.
-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