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无土栽培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无土栽培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无土栽培的理论基础?
1、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1)1840年德国的李比希(Liebig)创立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2)1858年Knop和Sachs用盐类制成的人工营养介质栽培植物成功,有力地证明了矿质营养学说的正确性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无土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

2、植物的根系及其生理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主要的器官,它的生长状况与植物地上部的生长息息相关。

无土栽培的显著优越性之一就表现在植物的根际环境要比土壤的易于控制。

(1)根系的功能。

(2)根系对淹水的适应性。

(3)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3、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
二、蔬菜作物与大田禾本科作物根系吸收的特点?
蔬菜养分需求强度大,总量高根系浅、密度小,容易造成养分淋失,根长密度低,是禾本科作物的1/3保证相对较高养分浓度水平(是大田作物的5-10倍)、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占植物有效水的70%)条件下根层养分的持续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