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6T03:22:23.246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陆腾云[导读] 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快速的进步和提升,电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以及社会的稳定。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正常运行对于电网的整体结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如果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进行输电线路的维护非常重要。
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能够提高巡检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从而有利于运输线路的检测、维修和管理。
遵义供电局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快速的进步和提升,电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以及社会的稳定。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正常运行对于电网的整体结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如果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进行输电线路的维护非常重要。
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能够提高巡检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从而有利于运输线路的检测、维修和管理。
关键词: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应用分析
一、无人机用于输电线路巡检的意义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方面的应用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利用航拍和红外线摄像功能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无人机能够实现在目标地反复巡查,实现从多角度拍摄观察的目的,对漏点的反馈信息更加准确可靠。
此外无人机还能与卫星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结合应用,实现视频发送的时效性。
无人机能够搭载高端的检测仪器,进入到高危环境中对现场进行实际巡检,将测试数据通过存储功能和传送功能实现数据的反馈和备案。
因此,采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实现科技和信息现代化在电力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存在较多的弊端:①工作人员长期对非故障线路进行检查,容易产生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无法实现巡检的预期效果,降低了巡检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②人工巡检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人员配备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尤其对于处在高山、丘陵和高海拔等恶劣环境中的输电线路,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电力线路方面的技术,还要有适应环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而这些方面的弊端,通过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可以有效的加以规避,使巡检结果更加客观,降低了环境因素对巡检方面的制约。
二、传统输电线路巡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巡检模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模式中,多是采用正常巡检、故障巡检以及特殊巡检三种模式来进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就使得巡检方法跟技术朝着科学化跟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还出现了许多辅助的监控设备,这样也就能够促使输电线路的巡检跟检修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能够很好的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但是现阶段采用的状态巡检跟常规巡检模式还多是地面巡检,对于越来越复杂的输电线路无法起到良好的巡检效果。
2.2 管理方法过于落后
在输电线路管理方法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该线路的运行状态。
但是在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多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板来进行线路的巡检工作,也就无法满足现阶段日益复杂的输电线路的具体巡检需求。
在这种传统的巡检模式中,无法及时发现一些隐蔽性比较高的缺陷,难以保障该线路的运行稳定性跟安全性。
此外在具体的输电线路巡检管理工作中,对于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地理环境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范,部分特殊地段跟安全薄弱区还存在巡检漏洞,也就无法保障巡检工作的全面性跟有效性。
因此,在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方法中还存在管理模式过于落后的问题,并无法保障巡检数据的全面性跟准确性,从而威胁到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2.3 巡检人员专业水平跟责任心过低
我国地域辽阔,输电线路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原则上还要求巡检人员做好每个输电塔杆的检查工作。
在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跟财力,部分情况恶劣的区域还会导致巡检人员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这一形势下,许多巡检人员对巡检工作存在一定的逃避心理,并存在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也就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巡检工作质量。
此外,因为巡检工作的环境过于艰苦,巡检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具体巡检工作中还难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部分比较复杂的缺陷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得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难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并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巡检质量跟巡检效果。
三、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探讨
3.1控制技术
控制工作在无人机巡检中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着巡检工作的质量。
无人机控制方式有两种:人工控制和智能控制。
前者指的是操作人员利用手中的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控制;而后者也是无人机的智能系统自主发挥控制作用。
两种控制方式的适用条件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智能控制方式;如果条件不允许也需要人工控制。
总之,巡检之前,工作人员要对巡检线路进行提前规划,从而保证无人机巡检工作顺利开展。
3.2无人机巡检的稳定性
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内容复杂,很多时候需要无人机长期停留在某个地方进行检查,这就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及巡检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就要对无人机的电量以及结构进行检查,保证电量充足、作业顺利。
同时,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巡检时间。
对于那些线路清晰、不容易发生故障的地区,要缩短巡检时间,从而增加故障多发地区的巡检时间。
当然,做好巡检地点的定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3.3无人机的成像及图像传输
这是无人机的核心部分,也是进行输电线路巡检的关键所在。
无人机的成像及图像传输需要多个设备的配合,包括照相机、摄像机、图像感应设备及图像传输设备等。
首先,要保证成像系统正常工作,成像技术越高,拍摄的照片越清晰,就能把故障点更明确地呈现出来。
其次,要保证拍摄的图像顺利传输到地面设备。
由于无人机高空作业,传输信号容易受到影响。
控制人员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具体情况,利用科学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努力压缩照片大小,提高传输速度和图像质量。
3.4无人机的检测方法
无人机检测主要是运用各种成像技术对输电线路的空中情况进行认真地巡查,主要应用了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激光震动检测以及电子光学检测等技术。
红外热像仪检测主要是检测线路有无局部发热故障,从而进一步明确输电线路的故障地点;激光震动检测主要是检查电缆的绝缘外皮有无破裂情况;电子光学检测主要是检测线路中有无漏电情况。
无人机检测中技术多样,不同的检测技术特点不同,应用范围不同。
要充分发挥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作用,就要综合运用上述检测技术。
四、总结
无人机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代替人力进行线路的空中巡检工作,而且能达到良好的巡检效果。
不仅可以有效扩大巡检范围,提高巡检效率,而且也能够提高巡检的安全性,使输电线路巡检更加全面,更加的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
保障输电线路稳定运行,对输电线路进行高效的巡检工作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羊英琦.浅谈输电线路巡检中无人机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33.
[2]文立钢,史广宾.浅谈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方面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6(9):170,172.
[3]王建平,阎泽京.浅谈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方面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