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新安江水电站你了解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上的新安江水电站你了解吗?
《新安江水电站》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特68《新安江水电站》邮票,1964年12月15日发行,一套4枚,由吴建坤设计。
邮票体现了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安装过程,以及大坝的画面,场面壮观、气势雄伟。
画作结合了中西画法的优点,每幅图都有一个突出的主题,构图完整优美、层次分明、色彩鲜艳,体现了那个时代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赶超先进的进取精神,在同类画作的邮票中具有代表性。
图一为“大坝施工”。
邮票主图是由起重机、一组高大的混凝土石柱组成的修建拦河大坝时正在安装压力钢管写实的施工现场,好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图二为“安装”。
邮票主图是吊装大型发电机组的场面。
图三为“拦河大坝”。
邮票主图高大宽阔的拦河大坝横跨两山之间,将江水分割成坝上坝下两部分,溢洪道飞流下泄,在下游深蓝的河水中溅起白雾一片。
图四为“送电”。
邮票主图高压电线塔高耸入云,远处依次是林立的厂房、种植的田地和层层叠叠的群山,暗示新安江水电站的电力将通过高压线源源不断地输往祖国的城市和乡村,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行施工、自制设备、自行安装的大型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站。
其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
1957年4月动工1960年4月正式并网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万kW,库容178.4亿立方米。
水库内有大小岛屿1000多个,因而被誉为“千岛湖”。
大坝坝型为国内首座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顶高程115米,岸坡陡峻,气势雄伟。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第一枚拥有毛泽东题词的邮票
1952年10月1日邮电部发的特5《伟大的祖国(第二组)建设》全套四枚。
其中[淮河水闸]是新中国第一枚印有毛泽东题词的邮票。
票图由上下两部分组成,邮票上方是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亲笔题词,下方是当时治淮工程已建成的润河集分水闸。
由孙传哲设计。
这套邮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成就,4 枚邮票图案的中心画面统一设计成拱形,左右两边又精心衬以不同图案的绫绢底纹,使邮票显得富丽堂皇,寓意伟大祖国灿烂瑰丽的明天。
《治理黄河》
中国人的“母亲河”
1957年12月30日,为了宣传治理黄河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治理黄河》特种邮票,全套4枚。
本套邮票共4枚,分别以橙、蓝、红、绿四色为背景底色。
第一枚为“黄河综合利用第一期工程示意图”,示意图采用了地形图的描绘方式,富有立体感,体现了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黄河工程规模之浩大。
第二枚为“电力”,图案为三门峡水电站,两边群山环绕,岩壁陡峭,宏伟壮观的拦河大坝横亘在两山之间,气势磅礴。
第三枚为“航运”,图案表现了治理黄河的远景航运场面。
第四枚为“灌溉”,图案从俯瞰的透视角度,描绘了经过治理的宽阔的黄河河道,黄河之水通过引水渠直接灌溉到农田中去。
《长江葛州垻水利枢纽工程》
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
该套邮票是为了展现我国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宏大场景而发行。
本套邮票共3枚,共分三个主题,邮票图案选取了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观,分别为“大江截流”、“主体工程”、“2号船闸”。
既反映出现代化工程的浩大,又显示了现代化工程给美丽壮观的三峡风景增添了更为动人的景色。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
该工程于1988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总库容量15.8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1台,年均发电量141亿度。
建船闸3座,可通过万吨级大型船队。
27孔泄水闸和15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量,为每秒11万立方米。
《都江堰水利工程》
战国时代始建的水利工程
该套邮票是国家邮政部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特别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
全套邮票3枚,三枚邮票采用不同的色调,即蓝、绿、紫黄,使三枚邮票易于区分,画面也色彩丰富。
图案则是都江堰的三大枢纽工程,即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其中“鱼嘴”邮票采用远景构图手法,通过对鱼嘴分水工程的描绘,刻意展现了美丽如画的风姿。
“飞沙堰”和“宝瓶口”则运用特写形式来描绘,表现了都江堰的壮丽景观。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战国后期秦昭王时代蜀郡太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的,至今已2240年。
经两千多年的管理和发展,1985年都江堰灌区已达862万亩,范围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内江、遂宁6个市和30个县。
1990年确定的都江堰总体规划,灌区面积将发展至1400万亩,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在2000-2030年将提高至28.22-48.1亿平方米。
同时在2000年以前还计划修建多座水库和小电站。
《灵渠》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
1998年12月1日,为展示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我国邮政发行一套《灵渠》邮票(1998--27),全套三枚。
第一枚《铧嘴及天平》,面值50分,邮票画面为铧嘴和大小天平的俯视图。
第二枚《秦堤》,面值50分,为砌筑于南渠和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因筑于秦代而得名。
邮票画面中景就是泄水天平,在它的附近,还有飞来石、夜月潭等景观。
第三枚《陡门》,面值150分,灵渠的特点是浅、狭、曲、急,“陡门”就是灵渠浅水段的“船闸”,邮票画面为保存比较完好的灵山陡。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北66公里的兴安县境内。
全长34公里,分南北两段,北渠通湘江,长约4公里;南渠通漓江水系的大溶江,长约30公里。
它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灵渠得名于它既能随时调节水位,使船只畅通;又能灵活地调节枯水期和洪水期的水位,保证一年四季的通航和灌溉。
又因运河地处兴安县境内,又叫“兴安运河”。
它沟通了湖南与桂林的联系,亦称“湘桂运河”。
运河开凿于秦代,又称为“秦凿渠”。
后因漓江上游为零水,又得名“零渠”。
唐代改为今名。
《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标志着三峡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大江截流的施工规模、截流设计流量、施工水深和施工强度,均居世界前列。
为纪念这次三峡截流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发行1997-23“长江三峡工程·截流”特种邮票,全套2枚连印。
本票以连票形式展示了明渠通航和大江截流的壮观场景。
《长江三峡工程·发电》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发电》特种邮票为1套3枚,由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8月20日发行。
票面分别为水库蓄水、船闸通航、电站发电,用于纪念三峡工程胜利实现水库初期蓄水、永久船闸通航、首批机组发电的三大目标。
《南水北调开工纪念》
“南水北调”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9月26日发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纪念邮票(小型张)1枚。
这是中国第一套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纪念邮票,反映了国家重视这项工程的开展。
南水北调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总体布局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到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修建水利工程,除害兴利。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将这些伟大的工程制成邮票,
更体现了其深远的意义。
来源:杭州林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