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6九上·东台期中)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A . 拉瓦锡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B .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C . 元素周期律发现之后
D . 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2. (2分) (2016九上·江阴月考) 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下列事实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将石油进行分馏
B . 用海水晒盐
C .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D . 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驱动汽车
3. (2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中,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 集气瓶
B . 坩埚钳
C . 橡皮管
D . 蒸发皿
4.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 用白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 . 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 .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性土壤
D . 用燃烧法区分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5. (2分)(2017·洛宁模拟)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闻气体气味
B . 称固体质量
C . 读液体体积
D . 稀释浓硫酸
6. (2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A . 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原子不能再分
D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7. (2分)(2017·惠安模拟)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
B . 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 . 在化学变化中,硫原子易得电子
8. (2分)(2017·龙东) 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 推进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
B . 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 .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 . 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9. (2分) (2017九下·荣成期中)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
B . 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C . 它是一种氧化物
D . 它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
10. (2分)(2014·贵港)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 .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 .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 .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11. (2分)如图所示图象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 . 恒温蒸发不饱和的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
C . 向一定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加入稀盐酸
D . 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2. (2分)(2018·江西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Na+、H+、HCO3−
B . Na+、Ca2+、CO32-
C . K+、NO3−、H+
D . H+、Cl−、OH−
13. (2分)(2019·禹州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是()
选项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铜(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水(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吸附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14. (2分)(2017·泰兴模拟) 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B .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溶液质量减小
C . ag纯碱溶液和bg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a+b)g
D . 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CO和SO2 ,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硫、氧元素
15. (2分) (2017九下·钦州港月考) 有XY,Y2 两种物质,使30g XY和足量的Y2 反应生成46 g XY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Y+Y2 =2XY2 ,则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A . 28∶15
B . 7∶8
C . 8∶7
D . 15∶8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共5题;共24分)
16. (3分)(2018·龙湖模拟)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H2O和NaNO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17. (2分)(2018·开封模拟)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2)已知HClO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氯气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8. (3分)(2018·宁津模拟) 实验室中要配制70g20%的NaCl溶液(图中为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
(2)量取水时,仰视刻度,会使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将配制好的70g20%NaCl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克
19. (8分) (2017九上·诸城期末)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量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①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
②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 2CuO+H2O+CO2↑
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分析评价】①步骤Ⅱ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③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________(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________(任答一点).
20. (8分)(2017·福田模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
仪器① 的名称是 ________。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B装置,实验时试管口内的棉花没有着火燃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若用G装置收集O2 ,O2应从________(填“a”或“b” )导管口通入。
(3)
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晶体的混合物制备氮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4)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 ________ (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继续观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共5题;共24分)
16-1、
16-2、
16-3、
17-1、
17-2、
18-1、
18-2、18-3、19-1、19-2、
19-3、20-1、
20-2、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