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案C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科理念即生物的适应性思想,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物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自身的生存环境。
通过教学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决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生物,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都知道生物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为了适应环境有各种不同表现。
2、学生复习使用温度计,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3、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
能力目标:???
1、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学生能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学生会观察实验并进行记录。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学生具有实证意识。
2、通过小组共同合作实验,学生具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要帮助初中一年级的学初步建立适应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思想,仅仅依靠列举几个简单的自然现象或者几句简单的说教恐怕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只有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身就一些简单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生物的一些行为,理解“适应”是怎样一回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省一些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课堂走向生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
六、教学过程
总结: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七、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还不太清楚。
3、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
在这节课中,我对自己的表现(填:很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八、板书设计
一、生物要适应环境
1、植物要向光生长
2、白天,蝎子在沙里藏身
3、动物的伪装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适应现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尽情发挥,而不是教师自己简单的列举。
当然教师也可事先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影片或资料,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思想:生物的适应现象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介绍“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从介绍我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入手,尤其是一些珍稀的动植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讨论: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为什么减少?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些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新东西,接受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对何为“多样性”教师要讲解清楚,这样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也为了不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在这节课里,通过学生探究、课堂分组和全班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蟑螂一定是有害的吗?是不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不能吃?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教师也了解到学生比成年人的环保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