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学常识复习ppt2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dd27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b.png)
。最后蚩尤率领八十一个兄弟重组联军北上 抵御黄帝部落,在涿鹿展开激战,炎黄部落引进并且自主 研发了各种铜铁利器,善用地形天气等情况,由应龙将蚩 尤斩杀,最终炎黄部族将蚩尤部落再次击败后将黎民融合, 从此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10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诗__经__》__。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_《__论__语__》__。
2.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
)
和(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
)和(
)。Βιβλιοθήκη 李白杜甫诗圣诗仙
16
3.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 4. 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
( 散)文八大家。他们分 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
是指李白和杜甫,那"小李杜" 指 李商隐和杜牧
者(
)和( )
以及宋代的(
)、
( 欧阳)修 、( )、
4. 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司马
相如)。
鲁迅:“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
如,文莫若司马迁。”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建安"三曹"指的是( 曹操)、(曹丕)、(曹植),"七步之才"这个 成语就是由(曹植)的《七步诗 》诗得来的。其实建安
,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曹冲
2. 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的是陶渊明,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
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著名战役
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
",尊称他为"黄帝"。黄帝者,黄色的土地。
10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诗__经__》__。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_《__论__语__》__。
2.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
)
和(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
)和(
)。Βιβλιοθήκη 李白杜甫诗圣诗仙
16
3.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 4. 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
( 散)文八大家。他们分 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
是指李白和杜甫,那"小李杜" 指 李商隐和杜牧
者(
)和( )
以及宋代的(
)、
( 欧阳)修 、( )、
4. 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司马
相如)。
鲁迅:“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
如,文莫若司马迁。”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建安"三曹"指的是( 曹操)、(曹丕)、(曹植),"七步之才"这个 成语就是由(曹植)的《七步诗 》诗得来的。其实建安
,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曹冲
2. 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的是陶渊明,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
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著名战役
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
",尊称他为"黄帝"。黄帝者,黄色的土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复习+课件36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复习+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8fa08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d.png)
[解析]“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金”指“钲”, 古代军中乐器,作战时击之为收兵信号。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 ,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
真题演练 2023全国乙卷
原文: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 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祓阴而 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 如?”群臣皆曰:“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 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 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
(一)文化常识复习“三方法” 文化常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要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结合 考情有效把握复习方向,明确知识要点所在,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 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 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
(2)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 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出来的。《论语》,语录体,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20篇;《春秋》《左传》《资治通 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 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记载帝王、诸 侯、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 为“断代史”。
2024届高三备考之
文化常识复习
学习目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化常识基本知识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化常识判断能力。
考点解读
真题演练 2023全国乙卷
原文: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 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祓阴而 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 如?”群臣皆曰:“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 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 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
(一)文化常识复习“三方法” 文化常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要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结合 考情有效把握复习方向,明确知识要点所在,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 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 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
(2)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 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出来的。《论语》,语录体,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20篇;《春秋》《左传》《资治通 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 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记载帝王、诸 侯、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 为“断代史”。
2024届高三备考之
文化常识复习
学习目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化常识基本知识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化常识判断能力。
考点解读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学常识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6979bb83d049649b6658b3.png)
杜牧: 字牧之,晚唐时期的杰出诗
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 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 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 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 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 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 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 “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 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 区别于“汉赋”、“骈赋”和 “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
《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 中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有: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 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 学短论》;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这 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 格,这就是: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 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 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 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 为“ 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 ”(赵树理 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
作家介绍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年参加“新月 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 大学教授。作品着力描绘不 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 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 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 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人的,,讴是歌他的一一种系自列在以自湘得西的为人背 景的小说,短篇生小。说《丈夫》、《贵生》、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 的概念是韩愈提出来的,是一种与内容空洞、重 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的骈文相对立的散 文。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 文文法。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 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பைடு நூலகம்如《马说》、《捕蛇者说》、 《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备考PPT[优质实用版课件]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备考PPT[优质实用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c6d5445a8102d277a22f12.png)
(1999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 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 ",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 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 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被认 为是当时具有典莫范泊意桑义有的长"篇美小文说"《。漂亮朋友》、中
三、融合“文学常识”三个考点设题考查。
• (1998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 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 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 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 "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答案: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有套 曲〔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 (1996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李的有表才述板,
正确的一项是( ) C
话》是著名
• A夜.我》国,著短名篇文小学说《家《春《林茅蚕残》家盾冬《铺的》秋收子代》》表《作李有有长才篇作板小的家话说小赵《》说树子理 《农村三部曲》等。
2005年高考复习
文学常识备考
河北孟村回民中学 语文组 白宗萍
《考试大纲》 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
具体包括 : •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和国别及代表作; •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 .ppt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4a11e0561252d381eb6e28.png)
6解.下说列,对不文正D中无确加“的肱点一股词项之语是臣的(”)相(3关分内) 容的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 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 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 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 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 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 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 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 让给的帝位。
高考文学常识复习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 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 为一雉。
•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 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 的简称。
•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 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 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 理皇帝执掌国政。
• B.“仗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 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 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 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 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bd01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c.png)
八.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③此外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 言》),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 《官场现行记》、曾朴的《孽海花》被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八.明清文学 2、明清诗文 ①明代。 刘基,字伯温,著有《诚心伯集》 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 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 ②清代。 顾炎武,著有《日知录》。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 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④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
《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诸葛亮《出师表》
范晔(yè)《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
王羲之《兰亭集序》
刘勰《文心雕龙》
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
④孟子 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 欲也》 ⑤庄子 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 篇。《劝学》 ⑦韩非子 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 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备考ppt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备考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f3e0dc3c1ec5da51e27081.png)
项—羽—(人名)。
36、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 传统节令是:—C—
A 秋社 B中秋 C七夕 D重阳
•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 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
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 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下面作品、作者、作者朝代(国别)的对应关系
都A.正《确垂的老一别组》是——杜甫——唐作代者错误
《长恨歌》——李白——唐代
弄错时代
B.《西厢记》——王实甫——明代
《救风尘》——关汉卿——元代
C.《蔡文姬》——郭沫若——现代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法国
D.《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 国别弄错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英国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 "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答案: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有套 曲〔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 (1996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李的有表才述板,
正确的一项是( ) C
话》是著名
• A夜.我》国,著短名篇文小学说《家《春茅《林蚕残》盾家冬《的铺》秋收代子》表》作《有李长有篇才作小板的家说话小赵《》说树子理 《农村三部曲》等。
1991——2001年高考试卷中的“文学常识” 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
• 1、配伍对应题 • 2、对联题 • 3、融合“文学常识”三个考点设题考查。 • 4、结合古代诗文和现代文阅读来命题。 • 5、单独考查文化常识
•一、配伍对应题
5.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
36、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 传统节令是:—C—
A 秋社 B中秋 C七夕 D重阳
•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 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
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 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下面作品、作者、作者朝代(国别)的对应关系
都A.正《确垂的老一别组》是——杜甫——唐作代者错误
《长恨歌》——李白——唐代
弄错时代
B.《西厢记》——王实甫——明代
《救风尘》——关汉卿——元代
C.《蔡文姬》——郭沫若——现代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法国
D.《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 国别弄错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英国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 "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答案: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有套 曲〔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 (1996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李的有表才述板,
正确的一项是( ) C
话》是著名
• A夜.我》国,著短名篇文小学说《家《春茅《林蚕残》盾家冬《的铺》秋收代子》表》作《有李长有篇才作小板的家说话小赵《》说树子理 《农村三部曲》等。
1991——2001年高考试卷中的“文学常识” 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
• 1、配伍对应题 • 2、对联题 • 3、融合“文学常识”三个考点设题考查。 • 4、结合古代诗文和现代文阅读来命题。 • 5、单独考查文化常识
•一、配伍对应题
5.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
高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8259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a.png)
1.举例子: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 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2.列数字: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 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列举数字进行说明) 3.作比较: 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4.打比方: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宝石。 5.分类别: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晴朗 的
一事、一物为线索
c\关于环境描写: 1、语言上判断修辞方法; 2、分析渲染的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或性情特征); 4、结构上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答题思路: 本段文字在语言上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描 写景物……的特点。渲染了------的气氛;烘托 人物------的心情(或性情特征);同时在结构 上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或为下文作好铺垫。
(八)、谈谈对句子或文章中心的理解和感悟。 1、结合文章中心谈理解(把体现中心的句子用 自己的话说出来); 2、结合人生谈拥有此种情感(或精神)的意义。 答题思路: 我的理解是------;我的感悟是------。 (十一)、写作手法:对照、烘托。 1对照、烘托作用: 通过写------的------,反衬出----的------。 2、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3、欲扬先抑 5、象征6、夸张、想像、联想 (十二)、小说的主题思想: 1、要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
1 前后呼应作用;前文交代--------------,后文 用-------交代,与之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同时表达----------情感。
2 欲扬先抑 作用 1写出-------的情感变化过 程,突出------(“扬 ”)2使文章波涛起伏, 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修辞手法:
1.比喻:把 比作
文体知识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与名句复习(PPT)2-1
![高三语文文学常识与名句复习(PPT)2-1](https://img.taocdn.com/s3/m/ea15b89333d4b14e852468db.png)
11、戏剧是一种通过被称为“——”或“——”,它按性质分——、——、——、——等:
20、世界上第一台测验地震的仪器是——制造的——仪器。
21、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帕斯卡尔, 17世纪——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著有《——》。富尔格姆,—— 国当代作家,课文《信条》选自他的《——》一书。
一、文学常识部分
1、关汉卿,号已斋叟 ,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派代表。悲剧有剧有— —。
2、窦娥发下三桩誓愿是——、——、——
3、中国古典戏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4、元杂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般分别是——、——、——、——。 楔子起——或——的作用。《西厢记》共——折。
22、“史学双璧”是指——和——。“乐府双璧”是指——和——。
23、——诗被誉为我国“古今第一长诗”。 ——诗被誉为我国第一篇政治抒情 诗。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是——,代表作是——。
24、“东海孝妇”的典故出自《——》。“望帝啼鹃”的典故说的是古代神话传 说中的蜀王——。
25、我国古代音乐有七声,分别为:——、——、——、——、——、——、—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合称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5、杂剧在音乐上限用同一——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正宫”就属于——, “滚绣球”就属于——,“鲍老儿”属于——。
6、《窦娥冤》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全名叫做《——》。
7、杂剧的舞台演出由——、——、——三部分组成。角色由——、——、—— 、——组成。剧本规定的——、——、——叫做“科介”,简称“科”。
8、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
20、世界上第一台测验地震的仪器是——制造的——仪器。
21、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帕斯卡尔, 17世纪——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著有《——》。富尔格姆,—— 国当代作家,课文《信条》选自他的《——》一书。
一、文学常识部分
1、关汉卿,号已斋叟 ,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派代表。悲剧有剧有— —。
2、窦娥发下三桩誓愿是——、——、——
3、中国古典戏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4、元杂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般分别是——、——、——、——。 楔子起——或——的作用。《西厢记》共——折。
22、“史学双璧”是指——和——。“乐府双璧”是指——和——。
23、——诗被誉为我国“古今第一长诗”。 ——诗被誉为我国第一篇政治抒情 诗。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是——,代表作是——。
24、“东海孝妇”的典故出自《——》。“望帝啼鹃”的典故说的是古代神话传 说中的蜀王——。
25、我国古代音乐有七声,分别为:——、——、——、——、——、——、— —。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合称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5、杂剧在音乐上限用同一——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正宫”就属于——, “滚绣球”就属于——,“鲍老儿”属于——。
6、《窦娥冤》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全名叫做《——》。
7、杂剧的舞台演出由——、——、——三部分组成。角色由——、——、—— 、——组成。剧本规定的——、——、——叫做“科介”,简称“科”。
8、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东晋 最伟大的诗 人之一,字 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 五柳先生 自号“ ”。浔阳柴桑人 (江西九江),陶渊明死后,谥 靖节先生 “靖节 ”,世称“ ”。作 田园 陶渊明集 品集有《 》 。 诗的始 祖。 散文: 《桃花源记》
辞赋: 《归去来兮辞》 诗歌: 《归园田居》、《饮酒》
《诗经》的编排分类
• 《诗经》分为 “风”“雅”“ 三大类。 颂”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 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 人民之手。成为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 “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分为“大雅” 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 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 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 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文学常识复习
《诗经》简介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共收入自 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 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又称 “诗三百 ”,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诗”,汉 代儒家奉为经典乃称《诗经》。有学者认为是 周王经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 乐师整理、编纂而成;也有认为是经过孔子删 订而成。
九歌 4、屈原的作品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 ____》
11篇,《九章 》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另 有《招魂》1篇)
宋玉 5、《楚辞》为西汉刘向所编,收有屈原、_ _、唐勒、景差和汉 代贾谊、东方朔等人的作品。
选自南朝陈代 徐陵 编的《 玉台新咏》 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 用后人常用的题目。作者不详。
《诗经》的表现手法
•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主,大多数作 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 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 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 现手法为“ 赋、比、兴 ”。
“赋”即 诗 经 》 表现手法 赋、比、兴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 《 文选 》,究竟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作, 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刘勰《文心雕龙》推崇 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称它 它为“ “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 的 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 侯,字 孟德 ,小名阿瞒,沛国谯郡 (今安徽亳县)人,他“外定武功,内 兴文学”,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 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常 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 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 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 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 言诗的发展。鲁迅称曹为“改造文章的 祖师”。
②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B )
A.“乐府双璧”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 《木兰辞》。其中《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 《玉台新咏》。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 篇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歌之一。 C.诗歌以时间为顺序,以刘焦美满爱情追求和封建家 长制迫害的矛盾冲突为线索,也可以说是按刘焦爱情 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 了主人公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D.诗歌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 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性行为外, 人物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
表现内容 风、雅、颂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 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 “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 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 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 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 比、兴的表现手法.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 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 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木兰辞 》并称 “ 乐府双璧 ”。
原指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作,制定 乐谱,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 乐府诗 后世就叫“ ”或简称“乐府”。它 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语言通 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且想像丰富,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汉乐府文学地位极高,它与 诗经、楚辞鼎足而立。南朝乐府民歌风格多 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多质朴刚健。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 · 宋
唐
谢灵运
王 孟
山水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
作 者
简
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祖籍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安西都护府之 碎叶城(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约 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 的青莲乡。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 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 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 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 国古代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素有 诗仙之 称。
D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名 平 ,字 原 。丹阳(今湖北 秭归)人。 战国 末期 楚 国 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杰出的 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 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 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 的隆重纪念。
常识填空
国风 1、我国文学史上所说的“风”“骚”就是指以《诗经》里的“_ 屈原 离骚 _”民歌和_ _ 《_ _》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楚辞_”的创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_ 立者和代表作家,本世纪50年代,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离骚》 3、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_ _ _ _ 。(该诗共373句,共 24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