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三人行—论设计企业管理有道(于强、琚宾、姜峰)
培训讲义:如何设计企业内部培训课程
![培训讲义:如何设计企业内部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edd6afcc7931b764ce1557.png)
END
•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1.2720.11.27Fri day, November 27, 2020
典型的方式。开场——主题内容——总结
设计课程的步骤
典型的方式:开场——主题内容——总结 1、开场就是要激发学员的兴趣,概括课程主
要目的和内容。 2、结尾部分总结学到的要点,关键是主体部
分,不仅要把相应的知识介绍的清楚,关 键是要讲这些培训的知识转化成学员的行 动。
设计课程的步骤
3、对内容修改润色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1:14:0101:14:0101:1411/27/2020 1:14:01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701:14:0101:14Nov-2027-Nov-2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1:14:0101:14:0101:14Friday, November 27, 2020
•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11.27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1时14分1秒20.11.27
谢谢大家!
胶片或文本:PPT和培训现场使用的文本形式。
培训教室:讲课的节奏、讲课的气氛的调节、讲课的形式安排等。这需要 到现场体现,这些都是培训教师的不传之秘。
2、设计不同的版本:根据讲课和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课程的侧重点也 不一样,如新员工培训版、人员提升版、管理版,分别用于不同类型 培训对象。新员工培训侧重点是“知不知,会不会”,对一般员工重 点在“熟不熟,精不精”而对管理者侧重宏观或全局性问题。
第七届中国饭店业设计装饰改造圆桌论坛对话
![第七届中国饭店业设计装饰改造圆桌论坛对话](https://img.taocdn.com/s3/m/055471c7d5bbfd0a79567392.png)
第七届中国饭店业设计装饰改造圆桌论坛对话:酒店及餐饮业对话设计对话主题:酒店及餐饮业对话设计主持人:中国饭店协会设计装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丁琦对话嘉宾:原首旅建国酒店管理集团副总裁、中鑫社设计院总经理袁克新中国(香港)恩酒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杰设计师代表: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峰中国美术学院建设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晓祺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齐胜利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部总经理姚明舒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李伟凡内容如下:丁琦:谢谢费先生非常精彩的演讲。
前面袁先生讲了灯光设计非常重要,很多做酒店设计的朋友既重视又不重视,我们一直讲照明,有温度等等问题,有些灯光不能打在客人的头上,如果打在客人的头上盘子中的东西什么都看不见。
现在我们进入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互动,我们酒店方、设计师、材料伙伴大家来做一个酒店设计对话,下面有请酒店方代表:首先是酒店管理公司,袁总是这行的老法师,您刚才也做了演讲,我们知道当时是很粗暴的时间把您的演讲给结束了,现在也还是用三分钟就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几句话。
袁克新原首旅建国酒店管理集团副总裁、中鑫建筑设计院总经理袁克新:一个设计师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更多站在未来经营的结果好坏说多看一下。
第二是多关注一下未来的财务报表。
第三是注意一下你横向…在建造改造酒店之前,有一份东西经常被漏掉,就是财务依据,财务依据有投资、回报过程有年限等等,包括建和改的酒店所投入多少,所以设计师应该关注这个,设计师想把一个酒店设计得很漂亮,但是业主不想花这么多年。
看一下装修和建好之后的营业额是多少,改造之后能源费用占就应营业额的百分点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丁琦:设计师要提供粗略的装修预算,然后还要算每间房的投入是多少。
将来袁总另外开课给大家讲讲,刚才齐老师的项目,我之前看过您发表的照片,我觉得很好,但是唯一一个担心就是像这种山地型的建筑做交通流线,一个是客人流线,一个是服务流线,你的服务流线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做,是通过电瓶车还是靠走路来做?齐胜利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齐胜利:分散型的度假酒店,首先动线一定是分明的,客人的动线,后勤的动线以及厨房整个运输的动线都是分明的,这是一定的,但是区内所有的运输都是以电瓶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换洗的衣物或者是要拿到洗衣房的衣物,包括厨房里面东西的运送,客人从客房里面出来去到大堂或者要去到某一个结点,基本上都是以点评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作的。
设计企业管理有道
![设计企业管理有道](https://img.taocdn.com/s3/m/be208e3387c24028915fc3aa.png)
设计企业管理有道设计企业若想要发展壮大,除了不断开拓市场,争取更多更好的设计项目,最终实现盈利并维持企业的运营,还应重视管理、优化管理、规范管理。
拥有好的管理,可以让团队更有战斗力;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让客户认同企业、信赖企业,最终促成设计企业与客户的共赢。
那么,如何做好设计管理并且形成品牌?在设计企业逐渐壮大的过程中,原本专注设计的设计师,必须要分出精力来管理团队,带领企业发展。
但不善管理的设计师却为此苦不堪言,到底是做设计还是做管理?看三位著名设计师姜峰、于强、琚宾如何抉择?从企业招聘到留住人才,他们又有怎样自己独特的看法?在一个团队里,领导者如何给予设计师释放的空间?创意三人行第四期《设计企业管理有道》,我们邀请行业著名设计师姜峰和于强,与主持人琚宾一同来探讨。
栏目名称:壹空间·创意三人行独家冠名赞助:德国海福乐五金时间:2012年6月21日下午14:00-16:00地点:深圳大学师范学院B栋309号摄影棚主持人:琚宾(HSD水平线(北京•深圳)设计公司设计总监)嘉宾:姜峰(J&A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于强(于强室内设计师事务所设计总监)《创意三人行》第四期嘉宾:于强、琚宾、姜峰【以下为节目的实录文字】【姜峰】大家好。
【琚宾】一位是于强先生。
【于强】大家好。
【琚宾】今天给大家的话题,我想我们做设计的和已经做了设计很多年的,我们都应该会有一些共同的思考,就是设计管理,每一个设计公司在运营初期到中期以及到壮大的后期,大家都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很多的酸甜苦辣,我自己公司目前深圳有50个人,北京有20人,姜峰这边呢?【以下为节目的实录文字】【琚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德国海福乐独家赞助的创意三人行栏目,我是琚宾,非常感谢大家对节目的关注和支持,为了更好的和大家交流,我们在A963开辟了视频专区,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意见和交流,欢迎大家多提宝贵建议,这次给大家请来两位嘉宾,一位是姜峰先生。
南德先生成功案例
![南德先生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44c13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2.png)
南德先生成功案例南德先生(张德模)是中国十大创意人、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专家,著名跨界资源整合专家。
策划运作或服务过几百个著名企业以及金勾勾平台总策划南德先生的座右铭为大爱做人,厚德做事,见贤思齐,修己达人。
南德先生的策划理念是借智借势、无中生有、支点援动、加减乘除、风马牛相干。
当你拥有比对手更独特的思维、更好的资源配置能力,你将无比强大。
超越时空,打破常规,运筹唯幅、守正出奇,谋定思动,不疾而速当你的主业盈利与否不重要时,你将傲视群雄、独步天下!南德先生历经15年心血研发策划的金勾勾平台模式可以快速低成本做到: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巧妙的方法1-3个月实现盈利并且打造好样板市场。
该平台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以跨界整合闲置各行业资源、实现多方共赢为核心价值,以超值礼品、异业联盟和爱心消费、异业联盟跨界整合、快速导流,固流的全国领先的同城连锁智慧生态型商业平台。
该模式曾荣获“第12届中国创意策划年会2015年中国最佳互联网创意策划项目”等多种殊荣。
金勾勾平台主要以创新的独特商业模式,跨界整合资源,独特异业联盟,盘活闲置资源,优化增量资产。
金勾勾平台主要团队领导具有先进商业理念、创新整合能力、十多年互联网经营和三十年经营策划管理经验并能快速整合全国性优质资源。
它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不花钱、花小钱在全国各个城市巧妙整合到几十万粉丝、上千个微信群聊、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优质商品,爆品为礼品、商品赠送、或者销售出去,或者置换各类可以快速变现销售转化的商品。
金勾勾平台已经完全实现高度闭环、系统正常运行。
已开始在浙江、江苏、重庆等地快速打造样板市场,预计很快将在全国各个城市进行连锁加盟,金勾勾平台的主要特点:顾客价值更大化;商家营销简单化;消费公益化。
三人行文化产业
![三人行文化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2fa99d6a58fafab069dc02be.png)
PS.各级创业会员通过销售服务获得相同级别的利润,会员升级完全自愿,升级时 各级创业会员通过销售服务获得相同级别的利润,会员升级完全自愿, 各级创业会员通过销售服务获得相同级别的利润 向上级代理认购“艺术品购兑交易积分” 才能获得同级别的代理资格; 向上级代理认购“艺术品购兑交易积分” ,才能获得同级别的代理资格; PS.各级创业会员升级时认购的“艺术品购兑交易积分” ,可用于购兑文化艺术 各级创业会员升级时认购的“ 各级创业会员升级时认购的 艺术品购兑交易积分” 或者做为销售文化艺术品的交易成本金,不可直接兑换现金; 品,或者做为销售文化艺术品的交易成本金,不可直接兑换现金; PS.创业会员达到 创业会员达到CDO以上级别,可以申请开设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并整合具 以上级别, 创业会员达到 以上级别 可以申请开设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 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根据公司提供的培训系统及商业模式, 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根据公司提供的培训系统及商业模式,发展成为三 人行文化交流中心主要的理事单位之一,享有上述理事长单位股权分红的权力。 人行文化交流中心主要的理事单位之一,享有上述理事长单位股权分红的权力。
【三人行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
任务: 任务:三人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针对民间文化 艺术品的特殊性,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国特 色,推出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流、交易的创新 商业模式。以艺术财富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开展 工作,面向全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爱好者和文化 艺术专业人员,发展招募文化艺术品交流分会, 及会员。其主要是通过展示,吸引同流,同流 之间相互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友, 交友才能交易。这种模式能真正做到推进先进 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三人行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
模式: 模式:文化艺术品挂牌竞价交易模式,是推动文化 产业发展,推进文化艺术品交流的一种有效创新尝 试;是对文化艺术品价格发现机制的有益探索,是 对文化艺术品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有益补充。 三人行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通过对文化艺术品市场 的文化理念、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提出了艺术品份额化挂牌竞价的交易模式,并通过 制度设计实现了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 结合,为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共同发展,以 资本带动文化,使更广泛的人群关注文化、参与文 化,提升文化做出了有益贡献。
琚宾成长历程
![琚宾成长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6bf0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7.png)
琚宾成长历程摘要:一、琚宾个人简介二、琚宾的成长历程1.学习经历2.职业发展3.创业经历三、琚宾在设计领域的成就1.设计理念2.代表作品3.所获奖项四、琚宾的成长启示正文:【琚宾个人简介】琚宾,我国知名室内设计师,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设计理念,成为设计界的佼佼者。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还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
【琚宾的成长历程】【学习经历】琚宾自幼对艺术充满热情,后进入国内一所知名美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
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丰富的设计知识和技能。
【职业发展】毕业后,琚宾进入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工作,从基层设计师做起,凭借出色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逐渐晋升为设计总监。
在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创业经历】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琚宾决定创业。
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个性化的设计服务。
凭借卓越的设计品质和良好的口碑,他的公司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
【琚宾在设计领域的成就】【设计理念】琚宾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他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力求将设计与生活完美融合。
【代表作品】琚宾的代表作品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住宅、商业空间等。
他的设计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多次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
【所获奖项】琚宾在设计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获得国内外的多项大奖,如中国室内设计大赛金奖、国际室内设计大赛银奖等。
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他在设计界的实力和地位。
【琚宾的成长启示】琚宾的成长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勤奋刻苦的学习、勇于追求梦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姜峰:用设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姜峰:用设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83973ece53a580216fcfe97.png)
姜峰:用设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作者:来源:《设计》2019年第14期身兼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建筑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等多重身份的姜峰先生作为创基金首任理事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及设计公益事业。
先后受聘于天津美院、四川美院、鲁迅美院、深圳大学等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其设计作品屡获国内、亚太乃至世界大奖。
在专访的最后,姜峰寄语正在成长中的年轻设计师,“要始终抱着谦卑的心态,潜下心,真正用作品说话,用事实说话,用市场说话,让市场来证明中国设计的价值。
”他认为,“我希望年轻设计师能够真正把设计做好,把产品做好,让中国设计真正获得国际认可。
”《设计》姜峰《设计》:我们知道大部分设计公司规模都不大,您的公司拥有近700人,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如何去平衡和解决?姜峰:众所周知,室内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细分专业,不仅强调创意,更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具有价值的服务。
J&A二十年来专注于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完成了诸如平安国际金融大厦、大连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深圳两馆等大型地标的室内设计。
因城市综合体的项目体量庞大且业态多元,要求与之相配合的设计公司必须要有较强的多专业协调和把控能力,所以我们一直在公司和项目管理方面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很多探索和研发。
一份设计成果需要经过多专业的沟通、多环节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信息十分关键,若出现细小偏差,就容易造成很多的误会和无效的工作。
经过系统科学的调查与研究,我们自主研发了一个设计企业项目协同管理云平台,项目管理和交易全流程在线上完成,进一步推动了设计进程,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让异地办公、跨区域联动的问题迎刃而解。
利用这个平台,设计师的工作更加高效,从而有更多时间花在创意思考上,而不是过多地被沟通传递环节干扰。
论述题案例——精选推荐
![论述题案例——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151d23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f.png)
论述题案例⼼理分析论或⼼理动⼒论,这是以弗洛依德及其学⽣荣格和阿德勒为主要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依德认为,⼈的个性是⼀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相互作⽤的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我和超我。
由于这三部分的相互作⽤⽽产⽣的内在动⼒,⽀配了个⼈所有⾏为。
③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与特性论相反,它富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为和性格起决定作⽤,认为环境中的事物通过学习成为⾃⼰⾏为的模式,两个⼈的⾏为对环境也有⼀定的影响。
社会学习论的核⼼是认为环境的变动引起⼈的特殊⾏为。
这对⼼理诊断有很⼤贡献,它引导⼈们认识⼈类的⾏动是对特殊环境的反应作⽤。
环境影响⼈的⾏为,⽽⼈⼜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的⾏为。
④个性性格类型论。
⑤整体结构论,这是在前苏联⼼理学界⾯⽐较流⾏的理论,它强调个性的整体性和社会制约性。
认为个性是⼀个总系统,它的内部⼜分为倾向性、经验、⼼理特点和⽣物⼼理特点这四个分系统。
体所接受,什么样的⾏为不能被接受,他们互相开始熟悉,了解彼此的特点。
第⼆阶段是风暴阶段。
这时群体内开始产⽣冲突,成员们为权⼒和地位的分配⽽产⽣分歧和敌意,领导者的意图很难得到成员们的顺利贯彻。
第三阶段是正常化阶段。
这时群体发展了凝聚感,成员们互相产⽣好感、并与群体获得认同。
最后阶段是发挥作为阶段。
这时,群体成员彼此相互依赖、能很好地相互合作,彼此能进⾏顺利的沟通,群体成员真正互相关⼼,然⽽⼜能各抒⼰见。
技术⾰命的兴起,⽣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与⼈之间的社会联系⽇益⼴泛、密切,⾎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逐步缩⼩。
(2)⾃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的深⼊,单位和个⼈的⾃主权扩⼤了,每个⼈都有了⼤显⾝⼿的机会。
(3)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随着⼈类社会的发展,⼈际间的等级关系残余必将逐步消除,平等关系取代等级关系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4)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跃迁,⼈际关系也由过去的封闭转向开放。
姜峰:中国酒店设计的方向710549665
![姜峰:中国酒店设计的方向710549665](https://img.taocdn.com/s3/m/b5beb6097cd184254b3535b4.png)
姜峰:中国酒店设计的方向——姜峰在2009深圳酒店设计专题论坛上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嘉宾——J&A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姜峰在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内容:【主持人:李益中】下面请出的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建筑师、深装集团董事、副总经理、J&A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姜峰,他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国酒店设计的方向》,刚刚刘波讲了这个主题,我们相信姜总讲的主题一定跟刘波先生讲的是有所不同的,我们洗耳恭听。
【姜峰】感谢主办单位,作为设计师来说做一个酒店设计可以说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但同时也是一个很基本的标准,应该说做一个成功的酒店是很多设计师的梦想,今天晚来了半个小时主要是刚刚下飞机,之前答应儿子放假要带他出去旅游一下,正好前几天去了丽江也住了一下悦榕庄,准备PPT的时候对它还没有特别深的体会,只是在资料里面看过了,这次亲身住了一下感觉到确实不虚此行,也推荐广大的设计师有机会去一下丽江去放松一下去感受一下悦榕庄,我觉得设计特别是室内设计、酒店设计还是有很多的方式去实现的。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酒店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设计方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有15分钟的时间,这里面更多地是我们把自己的一个理念、思想在这里简单地作一个介绍,可能更深层面的东西是来不及跟大家过多地交流,我想讲的第一个是中国酒店的发展趋势,应该讲现在的酒店可能近五年左右的时间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酒店设计正在开始,无论在纽约、东京、巴黎、上海等等这些国际的大都市,都涌现出了新时期引领潮流的五星级酒店,虽然这些酒店隶属于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不同的规模,但是他们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点,一个是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化的豪华型、主题性、精品类酒店共存——这种趋势告诉我们今天的酒店不是单一的豪华的酒店,主题性、精品类设计的酒店越来越被广大的客户接受,强调个性追求新颖、追求传统应该是成为设计的一个目标,集吃、住、休闲于一体的全方位的酒店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今后的酒店不单纯是设计,他将从酒店的文化、空间、规划和建筑构架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和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不再只以呈现出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于人的生活去思考。
企业文化经典故事
![企业文化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afe60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5.png)
企业文化经典故事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能够塑造企业的形象,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经典故事是传承和宣扬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通过引述五个经典故事,分析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正文内容:1. 《三个人和一只鸟》1.1 故事概述:这个故事讲述了三个人在一个荒岛上共同生活,他们面临困难时,通过团结合作和互相帮助,最终获救。
1.2 企业文化意义:- 团队合作:故事中的三个人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这启示企业要注重团队合作,通过协作实现共同目标。
- 互助精神:三个人相互帮助,展现了互助精神的重要性,企业也应该倡导员工之间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2. 《渔夫和企鹅》2.1 故事概述:渔夫救助了一只受伤的企鹅,企鹅在康复后帮助渔夫捕鱼,最终两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2 企业文化意义:- 关爱员工:企业应该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建立起互助互爱的企业文化。
- 回报社会:故事中的企鹅在康复后回报了渔夫的帮助,这启示企业要积极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3. 《乌鸦和狐狸》3.1 故事概述:狐狸夸耀自己的美丽,乌鸦因此张嘴唱歌,结果失去了食物。
3.2 企业文化意义:- 谦虚谨慎:企业应该倡导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以免陷入自满的境地。
- 真实诚信:故事中的狐狸欺骗了乌鸦,这提醒企业要坚持真实诚信的原则,不以欺诈手段来获得利益。
4. 《千里送鹅毛》4.1 故事概述:韩愈送给柳宗元一根鹅毛,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赞赏和信任。
4.2 企业文化意义:- 重视人才: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才华和贡献,通过赞赏和信任来激发他们的潜力。
- 激励员工:故事中的韩愈通过送鹅毛来激励柳宗元,企业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5. 《葡萄树与葡萄藤》5.1 故事概述:葡萄树和葡萄藤相互依靠,共同生长,最终结果丰硕。
5.2 企业文化意义:- 合作共赢:企业应该鼓励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合作,通过互相依赖和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企业哲学我们的行事风格
![企业哲学我们的行事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f778677ba26925c52cc5bfcb.png)
电视悬疑影集Dragnet中,那位总是有办法破案的主角名叫佛莱迪(Friday),他是洛杉矶警察局的警官。每次办案,佛莱迪及其伙伴都会登门拜访目击者。通常是一名女性应门,在他们出示证件时,表现出害怕的神情。而佛莱迪总是向她保证:“小姐,我们要的只是事实而已。”
每一个决策者都应该设法掌握事实。尽管看来理所当然,但是在企业哲学中事实本位的决策方法,重要性无与伦比。
不过,就像其它许多管理概念一样,事实本位决策法的价值高低完全取决于实际运用的程度与效率。根据我的观察,我确信只有最成功的公司在研究策略方案与制订决策时,才真正地充分利用事实,而且完全发挥效率。太多的管理者在一般议题上坚持己见,表现出典型的官僚态度:“我已经打定主意,不用再拿事实来烦我!”有太多的管理者,甚至是那些表现优异的管理者,对自己的意见及判断评价过高,因而忽略或低估事实。
1、具有竞争意识的主管往往抓紧机会,充分利用。他热衷于强化长处更甚于苦撑弱点。他花较多的时间积极培养自己公司的优势,而非消极应付竞争对手的攻势。
2、具有竞争意识的主管主动发掘问题,并面对问题。他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只会使难题更加棘手。不过,遇到问题无法立刻解决的时候,他会转而培养公司的实力,暂时避开问题,一面等待更好的时机来解决问题。
事实本位决策法一旦充分发挥,并积极运用在各个层面,将会成为威力惊人的管理工具。以下是它所产生的一些价值:
更好的决策。事实就算被轻视、忽略或低估,它仍会一再反复出现。如果能保持心胸开放,随时提高警觉,实事求是的气氛将更能刺激思考,因而也会累积制造出更好的决策。
更多的弹性。一旦事实本位决策法确立,所有的计划与决策都将随着新事实的出现而改变。这不啻自动为必须改变原先决策的管理者提供最佳的解释,事实上,他的行为前后一致,因为在两种决策中,他都是单纯跟随事实的引导而已。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公司持续不断顺应事实做出调整,而这当然是成功的管理所不可或缺。
琚宾的设计理念
![琚宾的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32f826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c.png)
琚宾的设计理念
琚宾的设计理念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简洁、自然、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简洁是琚宾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
琚宾注重将设计精简化,追求简洁,以简约的形式和线条展示产品的功能和美感。
他认为简洁的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元素和复杂性,使产品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次,自然是琚宾设计的另一重要特点。
琚宾倡导将自然元素和原材料融入到设计中,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将大自然中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点运用于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接近自然,给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第三,功能性是琚宾设计的核心。
琚宾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他认为设计的目标应该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问题。
他致力于设计出简单而有效的产品,使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和享受产品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琚宾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琚宾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他致力于设计出不仅美观实用,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品。
他将可再生材料和可循环利用的设计思想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琚宾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简洁、自然、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他的设计追求简约而美观的外观,注重产品的
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他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解决问题,还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意三人行
![创意三人行](https://img.taocdn.com/s3/m/3ba37b5631b765ce050814e4.png)
栏目策划:余京【壹空间】一见倾心设计师的那些收藏雅趣——“壹空间•创意三人行”一盏浑圆脂润的紫砂壶,泡得四溢的茶香;一副康有为先生亲笔所题的对联,上书“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窦桂树,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气雄力健且意蕴深长;一尊精致灵动的唐代鎏金佛像,让人在惊叹于古代工艺之精巧的同时,心灵也深受涤荡;一把油亮光润的海南黄花梨官帽椅,灯光下散发出典雅独特的气息……三套各具特色的毛主席画像又让我们从古韵雅趣转入对现代艺术的欣赏,如果不是Roger Billington来到节目现场,恐怕没有人会猜到它们就出自这位不太会说中文的英国设计师之手。
邱春瑞,这位当过记者,性格直率、言语犀利的台湾设计师是位真正的收藏家,集有上百只年代各异、形态不一、价值不菲的紫砂壶;梁辉老师的藏品在节目现场才得以一见庐山真面目——康有为的真迹字画和唐代鎏金佛像。
主持人李松对中国历史文化颇有研究,办公室摆放着刘关张的塑像,座椅即是一把海南黄花梨官帽椅,当Roger B.谈起自己创作毛主席画像的想法时,李松又“变”出一叠难得一见的文革期间的宣传画报来……栏目名称:壹空间·创意三人行时间:2010年9月12日下午15:00—17:30地点:主持人:李松(李松酒店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嘉宾:梁辉(深圳市雨丝艺术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邱春瑞(台湾大易国际.邱春瑞设计师事务所设计总监)Roger Billington (SW设计中心合伙人、常驻首席设计师)台湾设计师邱春瑞喜欢收藏紫砂壶,还有一段年少叛逆的故事。
当时他二十来岁,毕业不久刚到一家设计公司上班。
老板收藏了三百多只茶壶,爱护有加,不喜他人触碰,却反而更加引发了邱春瑞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次老板泡茶的时候,他伸手触摸了一下壶身,没想到竟在上面留下了指纹。
心疼的老板大动肝火,最后只得将这只留有指纹的茶壶送给了邱春瑞……“我以后赚钱了,一定要买比你更贵更好的紫砂壶。
”虽然收藏紫砂壶的兴趣源起于为争一时之气,但数十年来,邱春瑞早已真正热爱上这些精致的小玩意儿。
创新团队设计
![创新团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4ce31352d380eb62946d2d.png)
质量管理三步曲
1.“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 合格的产品”; 2.“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 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
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
样的冰箱。”
理念化为意识 张瑞敏说:“长久以来,我们有一个荒唐 的观念,把产品分为合格品、二等品、三等品 还有等外品,好东西卖给外国人,劣等品出口 转内销自己用,难道我们天生就比外国人贱, 只配用残次品?这种观念助长了我们的自卑、 懒惰和不负责任,难怪人家看不起我们,从今 往后,海尔的产品不再分等级了,有缺陷的产 品就是废品,把这些废品都砸了,只有砸的心 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
理念化为意识
质量管理三步曲
推出“SST”市场链机制,即:索赔、索 酬、跳闸。
“SST”管理机制
1. 每一条流水线最终端的“特殊工人”把维 修每一个缺陷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作为向缺 陷的责任人索赔的依据,其工资就是索赔所得; 2. 当产品合格率超过规定标准时,他还有一 份奖金,合格率越高,奖金越高。 3 “特殊工人”的存在,使“零缺陷”有了机 制与制度上的保证。
三、创新团队的历史传承
当代科学 的深度分 化 综合创新 和集成创 新 联合--创 新团队
1
四、团队的构成要素
目标(purpose) 人(people) 团队的定位(place) 权限(power)
计划(plan)
高性能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团队
团队负责人
研究任务是研制 一种具有重要战 略意义的航空制 动材料。
创新团队
随着当代科研图景的巨变和创新成为时代的主
流精神,创新团队开始成为科技发达时代的一种科
研主体,也是一种有效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组织模式。
创新团队本质上是一个为了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而 相互合作的群体,它有着较为明确的组织边界和内 部治理结构。
琚宾的设计理念
![琚宾的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2b9b5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1.png)
琚宾的设计理念琚宾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设计师,他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设计作品在设计界崭露头角。
琚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琚宾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他深知设计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更要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力求达到更高水平的审美要求。
他设计的产品不仅实用,而且富有美感,给人带来视觉和触觉上的愉悦感。
其次,琚宾倡导环境友好的设计。
他深刻认识到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选择环保材料和推行可持续性设计。
举个例子,他设计的家具产品采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并且注重产品寿命周期的延长,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再次,琚宾追求简约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他擅长将简约的线条和形状与个性化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他通过巧妙运用颜色、材质和造型等设计元素,打造出具有强烈个性和辨识度的作品。
此外,琚宾注重人性化设计。
他坚信设计应该始终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体验。
他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和情感体验,尽可能地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使用体验。
他的设计作品常常在细节处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例如考虑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习惯,使产品的高度、角度等可以进行调节和适应。
最后,琚宾提倡协同与交互的设计。
他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创造行为,更是一个集体合作与沟通的过程。
他善于与其他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用户进行紧密的协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的设计作品强调与用户的交互性和可定制性,通过用户反馈不断更新和改进产品。
总而言之,琚宾的设计理念以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环境友好的设计、简约与个性的和谐统一、人性化设计以及协同与交互设计为核心。
他通过自己的创新设计作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与美感,更积极地倡导环保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琚宾的设计理念将会在设计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企业创新思维的管理围墙
![企业创新思维的管理围墙](https://img.taocdn.com/s3/m/35d628ab71fe910ef12df8ed.png)
企业创新思维的管理围墙通常,知识管理强调组织内部的知识循环,重点关注如何将个人知识转换为可被广泛共享和有效利用的组织知识。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基于对日本企业的深刻洞察,提炼出知识转换的SECI模型,即知识的转换会经历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组织隐性知识到个人的隐性知识)、具体化(Externalization,从个人的隐性知识到个人的显性知识)、结合(Combination,将每个人的显性知识结合为组织的显性知识)以及内化(Internalization,将组织的显性知识内化为组织的隐性知识)等四个过程。
这四个过程循环往复,形成了知识螺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丰富和完善。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模型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启示,日本的花王公司就依托该模型取得了卓越成效。
SECI知识管理模型反映出日本企业非常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化、制度化管理,并在结构化、科层化的管理过程中重视内部的知识积累和每个员工的知识贡献。
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重新学习。
中国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如鞍钢、宝钢等,有效地开展了类似的知识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SECI的局限尽管SECI知识管理模型曾为许多企业带来了卓越成效,但它也有明显缺陷—过于重视知识的内部分享与挖掘利用,而忽视了对外部知识的迅速获取与整合。
知识分散化加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分布越来越分散。
动态能力的大师提斯(Teece)指出,即使是那些实力超群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很难掌握所有的创新知识和资源,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企业要独立进行成功的创新已越来越难。
穆迪(Miotti)进一步认为,处于技术发展前沿的企业、高新技术应用较多的企业、创新导向型的企业,它们比其他企业更迫切地需要从外部寻求合作。
开放创新的出现内外部环境的变迁,要求企业跨越传统的组织边界,进行知识整合的创新活动。
许多企业开始将合作策略纳入到竞争战略中。
切斯布鲁夫(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创新的概念,认为有价值的创新活动可从组织内外部同时获得,并应越来越多地从外部获取。
如何高效管理产品设计团队
![如何高效管理产品设计团队](https://img.taocdn.com/s3/m/27f52fdb581b6bd97f19eaf7.png)
如何高效管理产品设计团队Alex Schleifer 是Airbnb 的设计副总裁。
在加入Airbnb 之前,他曾在Say Media 担任设计创意部高级副总裁。
他分享了打造一个设计友好型公司的秘诀:从一开始就将工程、产品和设计融合起来。
在一些科技公司,包括Airbnb 在内,工程、产品和设计团队是融合在一起的,它们三者通常被合称为EPD。
以设计团队来说,团队里负责各个领域的所有设计师都会参与到从产品开始开发到发布的全过程。
如果一个项目组负责一项新功能开发、产品营销或用户反馈,那么工程、产品和设计这三个团队都会分别至少指派一个人去参与其中。
这种三者联合不仅能聚集产品的主要开发负责人,同时有助于所有三个团队成员职业发展通道的正规化。
这种三者融合的团队度就像下面这个三条腿的凳子,三条腿分别代表开发产品所需的三个不同团队,即工程、产品和设计团队。
只有从产品开发伊始就做到三条腿协同并进,那么在公司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才能保证三条腿一样长。
我发现,从一开始就在工程、产品和设计三者的协调平衡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一般都会做以下两项工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招聘一位设计主管。
稍后阅读应用Pocket 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在Pocket 刚创立的时候,公司创始人Nate Weiner 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工程和设计经验,但在设计方面却缺乏敏锐度和洞察力, 所以很快就招聘了设计师Nikki Will 加入公司,他后来晋升为公司的设计主管。
正是得益于Will 在产品设计方面的贡献,Pocket 从一开始就打造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
让设计团队的规模和工程团队、产品团队的规模同步扩张。
很多公司通常在产品经过前期的几个开发阶段后再开始招聘设计师去做视觉,而非从一开始就让设计师参与其中。
设计工作如果和产品开发工作不同步,这不仅会让产品在UI/UX 方面的决策复杂化,同时也不利于营造一个多方协同的产品开发团队氛围。
那么该怎么做呢?在一开始招聘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同时就招聘设计师。
琚宾成长历程
![琚宾成长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f273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6.png)
琚宾成长历程简介琚宾,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奋斗、坚持和智慧的力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琚宾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和重要经验,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早年经历家庭背景琚宾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家中并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但父母对琚宾的教育非常重视,并始终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业表现在学校期间,琚宾显示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领导才能。
他常常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带领班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
这些经历培养了琚宾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涉创业大学期间,琚宾开始关注创业和商业领域。
他积极参与学校创业社团,并创办了一个小型企业,提供校园代购服务。
这个经历让琚宾初尝创业的滋味,并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成长初入职场毕业后,琚宾进入一家知名公司工作,从基层岗位做起。
他虚心向前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工作表现,他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晋升为项目经理。
虽然晋升为项目经理对于琚宾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他需要管理一个庞大的团队,协调各方利益,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这个阶段,琚宾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反而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创办自己的公司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琚宾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
他迅速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并筹集了足够的资金。
创业初期,琚宾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但他凭借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以及深厚的商业洞察力,逐渐将公司发展壮大。
持续发展琚宾深知持续学习和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他积极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通过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琚宾的公司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成长经验总结坚持追求梦想琚宾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无论来自什么样的背景,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能放弃追求梦想的决心。
琚宾中界观
![琚宾中界观](https://img.taocdn.com/s3/m/c7083f2d76a20029bc642d8d.png)
琚宾是清大环艺3月软装与陈列设计课程的一位讲师,对他深入的了解是通过他的《中界观》的讲座,深刻的认识到大师思维的创造力,对于关注清大环艺软装与陈列设计课程的设计师们,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琚宾先生的《中界观》讲座内容。
讲座内容:把我抬的那么高!我的确是第一次在深圳做讲座,因为在北京学校里面会交流的多一点。
提到思想也谈不上,我是在两年前的时候,在中国学会上面做过一个讲座,叫“界”。
当时还是属于一个在设计的范畴之内思考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
特别是这两年,对自己的设计一边工作的时候也梳理了一下,在思考东西的时候,我一般的语速是这样平缓的,我的嗓子一直就是这样。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我的“中界观”。
这个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是希望用我们十年的项目,来验证我们的这个思想有没有在我们思考的范畴之内,每一次在学校里面,和学生交流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也是我最用心的时候,因为我和一线设计师的交流的话,反而是很简单的。
他的话语不需要很多,但是和学生交流的话,我需要动很多脑子,而且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也是听着讲座,认识到了设计的很多真理,包括听了一些比较知名的人的讲座以后,我就去看了柯布西耶的一些建筑,包括这6、7年在全世界,我们能提到的像扎哈、赫尔佐格、佐穆托、拉尔特、柯布西耶、路易斯·康、迈耶,他们的建筑我都亲自去朝拜了,这样让我的内心有一些情结,这叫设计上的“大师”情结。
我相信只要是一位做设计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情结。
有了这样的情结之后,你的内心会非常的滋润。
特别是当你看到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师在做一个设计的时候那种用心的状态,结合我们目前国内的现状的时候,你会有很多的感慨。
所以我们应该静下来更多的思考,设计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HSD,是我们公司的水平线的缩写,包括我们人员的构成。
我去了30多家国际性的设计事务所,我认为比较好的、在思想上有建树的事务所,得出了一个不成立的结论:一个好的事务所的人员构成,大概都在50人左右。
设计是解决产品趋同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设计是解决产品趋同化问题的重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7a3f64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b.png)
设计是解决产品趋同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姜冰;程旭锋;郭辉
【期刊名称】《中国轻工教育》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生活品位有所提高,但是在我们充分享受琳琅满目的商品带给我们无限选择与喜悦的同时,还应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这些产品是否真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切实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满足的受众群体范围有多大?消费者在购买所需商品时,选择空间到底有多大?很多迹象表明:目前,产品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同质化趋势,趋同化的程度远比想象中严重,市场上的产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而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还不够.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姜冰;程旭锋;郭辉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新源视传企化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新源视传企化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新源视传企化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Pro/E在产品设计中的3个重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2.产品可制造性评价:实现产品并行设计的重要手段
3.健全机制是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
4.几何直观:
探索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5.设计在产品竞争中的附加值作用——浅析解决市场产品趋同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企业管理有道设计企业若想要发展壮大,除了不断开拓市场,争取更多更好的设计项目,最终实现盈利并维持企业的运营,还应重视管理、优化管理、规范管理。
拥有好的管理,可以让团队更有战斗力;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让客户认同企业、信赖企业,最终促成设计企业与客户的共赢。
那么,如何做好设计管理并且形成品牌?在设计企业逐渐壮大的过程中,原本专注设计的设计师,必须要分出精力来管理团队,带领企业发展。
但不善管理的设计师却为此苦不堪言,到底是做设计还是做管理?看三位著名设计师姜峰、于强、琚宾如何抉择?从企业招聘到留住人才,他们又有怎样自己独特的看法?在一个团队里,领导者如何给予设计师释放的空间?创意三人行第四期《设计企业管理有道》,我们邀请行业著名设计师姜峰和于强,与主持人琚宾一同来探讨。
栏目名称:壹空间·创意三人行独家冠名赞助:德国海福乐五金时间:2012年6月21日下午14:00-16:00地点:深圳大学师范学院B栋309号摄影棚主持人:琚宾(HSD水平线(北京•深圳)设计公司设计总监)嘉宾:姜峰(J&A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于强(于强室内设计师事务所设计总监)《创意三人行》第四期嘉宾:于强、琚宾、姜峰【以下为节目的实录文字】【姜峰】大家好。
【琚宾】一位是于强先生。
【于强】大家好。
【琚宾】今天给大家的话题,我想我们做设计的和已经做了设计很多年的,我们都应该会有一些共同的思考,就是设计管理,每一个设计公司在运营初期到中期以及到壮大的后期,大家都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很多的酸甜苦辣,我自己公司目前深圳有50个人,北京有20人,姜峰这边呢?【以下为节目的实录文字】【琚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德国海福乐独家赞助的创意三人行栏目,我是琚宾,非常感谢大家对节目的关注和支持,为了更好的和大家交流,我们在A963开辟了视频专区,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意见和交流,欢迎大家多提宝贵建议,这次给大家请来两位嘉宾,一位是姜峰先生。
【姜峰】大家好。
【琚宾】一位是于强先生。
【于强】大家好。
【琚宾】今天给大家的话题,我想我们做设计的和已经做了设计很多年的,我们都应该会有一些共同的思考,就是设计管理,每一个设计公司在运营初期到中期以及到壮大的后期,大家都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很多的酸甜苦辣,我自己公司目前深圳有50个人,北京有20人,姜峰这边呢?设计企业人才招聘的标准:看实力还是看人品?本期节目嘉宾:J&A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姜峰【姜峰】我这边相对来说人多一点,总共加起来有240多名,总部这边将近200名,上海有20几名,大连20几名,北京有10几名,大概是这样的构成。
【于强】我这边大概总数是70多人,和你差不多,不过我都是集中在深圳。
【琚宾】在一个地方的话,管理起来会更方便。
【于强】对。
【琚宾】你们招聘是自己招聘还是公司有人专门做招聘的工作。
【姜峰】我们专门有。
HR部门。
【琚宾】我现在还是自己招聘人员,去年7月份,有一个女孩,我们在招聘的时候,她让我们很有感触。
她去了我们公司好几次了,在门外面,我就问行政,我说怎么回事,她就去问她,她说她是想到我们公司上班的,我说来啊,我们就交流一下,我说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她就把我们公司从03年,一直到去年,我们做过的东西,还有我们为什么那么做,整个给我讲了一遍,讲了大概有10几分钟。
让我非常吃惊,所以我当时就说,你来上班吧。
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一个,她是用心去琢磨这个事情。
【姜峰】琚宾还是比较感性,并不在乎这个人水平怎么样,只在乎这个人是不是对自己有了解,这也很好。
【琚宾】日本一个做管理的叫稻盛和夫。
他说录用人才的标准,第一个是人品和人格;第二是他的勇气和激情;第三个才是他的能力。
【姜峰】但是第一点和第二点你很难去量化,我认为真要去录取人的话,当然你这种方式也蛮好的,找你喜欢的设计师,但是像我们公司比较大,人员比较多,5我根本没有时间录取,我们有专门的部门,HR人力资源部门来录取,我们按照我们公司自己制订的一套流程来录取,主要是一些测试、测评,刚才稻盛和夫讲三点,我主要是两点,第一个就是是否认同我们公司的价值观,第二个,你的专业技能或者你基本的受教育的程度是否满足我们公司的需要。
【于强】刚刚说的这三点是很好的,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人品是放在第一位的,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越来越注重一点,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可能自我中心的倾向会比较强一点,所以现在我们也很重视我们所招来的人,他的这种集体意识。
【琚宾】团队精神。
【于强】对,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起码是在这方面是不是有可塑的空间,我觉得这个方面招人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毕竟设计是集体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
【琚宾】实际上设计师又做设计又做管理,我估计每个人都经历了这个阶段,这是很纠结的,于强你们公司现在70多人,原来10几人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是连设计、带管理一起全部都一个人来做吗?又做设计又做管理,设计总监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于强】10几个人的时候,反正就是有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别人不能做的事自己都要做,我想姜峰你虽然现在200多人也有那个时间段,也是从那个时候做起的。
不过现在肯定会好很多了,因为毕竟有这么多的人,也可以去做一个分工了,然后我现在基本上是逐渐逐渐归位,我的位置还是一个设计总监吧,我主要还是面对项目,面对客户的一个沟通、交流。
【琚宾】目前我那的状态就是,方案师做好之后,给施工图部门,施工图部门再和物料之间对接,6我现在解决问题最多的都是在部门之间的这种衔接、冲突、矛盾,我发现这是一个必然的,还是说一定会有,还是说只是大小的问题。
【姜峰】应该是必然的,就是你越简单的时候,人员越少的时候,这种问题也越来越少,人员多了,机构复杂了,必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琚宾】因为这个必然是肯定都有,那这种问题的处理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姜峰】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不要做大,我认为设计公司应该分两类,一类就是很创意的,就是很艺术家气质的公司,我觉得这样的公司其实也非常好,他会给客人带来一些很惊奇的效果,首先我觉得观念上要去调整,不是说公司越大越好。
那么第二类才是想把公司做大做强的一类,这样的话,你就要从你整个部门的设置、架构,你的人员的任用这方面去考虑。
【于强】现在我把我们这边的,我们有方案组和项目,方案组是负责前期的方案的问题,创意啊,整个的概念全部做完,然后我们项目组负责后期的一些事情,前期是比较感性的一些东西,后期是偏理性的,就是说我现在就是一个项目来了以后,不管有多大或者有多少汇集在一起,一个项目就是有两个责任人,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两个人先组合好,然后再由他们回去组合他们的人,比如这一个设计师可能再找两个设计师,或者找两个助理设计师来配合前期的方案,然后负责后期的项目经理再去找别的项目经理和他一块做这个事,或者其他的助理项目经理来做这个事情。
反正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两个人搞定,沟通需要他们两个,出问题也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就不会再惹到上面,起码我就不要再去听,我觉得这样效果还可以。
【琚宾】所以有的模式他不是主动选择,是人员到了之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方式,我记得我们在30人的时候,我们是单独的一个设计师负责制,2到现在50多人的时候,就是一个方案设计师,配上一个项目主管,但这个项目主管现在是我们一个算是管理软硬装物料,加上项目对接,他是同时决策在一起的,但是这方面选人的时候,我感觉现在最头痛的还是选人,【姜峰】其实我认为设计公司的管理,一种是无为而治,不用去管,自然发展,如果我们国内有这样优秀的设计人才,具有设计大师的潜质,具有艺术家的风范,我认为就顺其自然,不要让他投入一些很琐碎的管理当中去。
还有一类,就是相对偏向理性,偏向规模,这样的设计公司,可以往规模化方向发展,所以我认为是两个类型,并不是说大就是我们设计公司的唯一目标。
【琚宾】因为我们国内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在这个情况下会孕育出各种各样的设计公司或者设计事务所,或者设计企业,但是哪一种才是适合你的,或者适合你能够驾驭,或者适合你生存的,要多重路径去选择。
制度化与人性化并不矛盾,关键要找到平衡点【琚宾】最近我们公司有一个项目就很有意思,我们的方案设计师他本身是具备方案能力,然后因为你公司壮大了,要给他配助理,5配了助理之后,当然他的能力还没有去驾驭一个班底,享受助理给他带来的能量的状态,结果他就把他自己应该做的核心的工作,也给了这个助理去做,但他自身又没有能力去把控这个助理能不能做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个环节上的问题,但这个环节上你又没有办法用制度去管理,就完全是靠这个人自身的能量来做事情,【琚宾】制度都建立在一个基本的人事管理,薪酬管理,还有一个奖金的制度分配管理,我不知道你们200人的时候,这个制度会延伸到更细?【姜峰】对,我们会相对细一些,因为我们从2010年开始,我们引入了PPI这个绩效考核,我听说可能是在室内设计公司里面比较早引入这个模式的一家公司,然后我们去年也获得了ISO9000的质量认证。
【琚宾】那个认证是怎么回事,你给大家说一说。
【于强】对,我也觉得这个话题有意思。
好像很神秘。
【姜峰】它就是一个国际的管理体系,据说我们也是第一家拿到ISO9000,完全是作为一个设计标准去做流程规范,这个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我们就是说为了设计更加规范化,就是已经走上这条路了就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走,【琚宾】这套认证,和设计这件事本身,就是要做到很好的创意性,它两之间是真有矛盾还是没有矛盾?一旦执行这个制度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到比如说对创意这个东西。
【姜峰】其实这个问题又回过头来我们说什么叫创意,是不是天马行空就叫创意?这就是我们来去理解创意这两个词,我们可能往往很多人把创意理解成过于狭隘,过于感性,我认为苹果是不是创意,4但他完全是按照一套的程序、规范来做的,他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和需求,所以我们要去理解创意本身的概念。
第二个,就是怎么样把你的创意最大化的去实现,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你的创意,接受你的创意,理解你的创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琚宾】主案设计师有长假吗。
【姜峰】这个“长”,长到什么时候?【琚宾】目前在国内这个状态下,应该20天以上都是长假,【于强】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国家法定以外的假日也没有做特别的规定,我觉得再去做额外一些,也不是说太有必要,现在公司还没有到姜峰这样的一个规模,有很多事情还是可以灵活处理的,我的感觉就是你直接去面对这件事情的当下的情况去处理,是最科学的,当然你要考虑到它的影响性和平衡的问题,所以我的观念是尽量少规定一些事情,但是有了事情的时候要把它处理得非常直接和真实,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
【琚宾】这个算不算我们讲的人性化?【姜峰】算,非常算,【于强】我觉得制度和人性化是不矛盾的,因为也做了那么多年的公司,我跟我们公司负责管理的同事在聊的时候,我是这样理解制度,我觉得制度呢,我们要有一个倾向性,就是要真正认识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制度的本质是应该指导大家做事,不管是10个人,还是100个人,还是200个人,就是制度是指导人来做事情,不是说制度是要求和处罚,最重要的是指导,处罚是一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