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的。

编者力图通过几个层层深入的实验,引导学生建立小肠结构的模型,同时理解小肠结构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这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了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及消化的过程的知识,进一步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应该是容易接受的,但由于学生没有人体血液循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有一些难度。

另外,本节实验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考验。

小肠标本学生容易心生厌恶,教师课前应检查实验材料,鼓励学生端正态度。

【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设计了几个实验,从用肉眼观察小肠环形皱襞的实物结构,到模拟小肠环形皱襞的制作,再到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旨在向学生传递科研方法的信息,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2.举例说出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

3.尝试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体验小肠的结构特点。

4.使用显微镜观察小肠绒毛结构。

5.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6.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逐步确立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的准备:猪的小肠、人的小肠壁切片、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
剪刀等。

教学幻灯片: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图(表)。

学生活动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和笔,4人为一小组,确定组长。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