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畜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州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畜产品加工
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瓜州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畜产品加工项目实施地点:县城南安简棉业南侧
主管单位:瓜州县农牧局
负责人:王斌
电话:0937******* 传真:0937*******
建设单位:瓜州县慧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周奎安
电话:传真:
申报日期:二○一二年一月
瓜州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畜产品加工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瓜州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畜产品加工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设地点:县城南安简棉业南侧
项目主管单位:瓜州县农牧局
项目建设单位:瓜州县慧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特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
新建占地10000㎡瓜州特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一处,其中:畜产品展销大厅400㎡,特色农产品展销大厅400㎡,办公及商务接待用房1600㎡,冷冻储藏库1000㎡,普通成品库2000㎡。
(二)牛羊交易市场及屠宰场。
总占地面积13000㎡。
其中:新建占地3000㎡,10万头只牛羊屠宰能力生产线1条,其中:屠宰生产车间2000㎡(包括屠宰车间、排酸车间、分割车间),制冷站120㎡,待宰圈200㎡;新建占地10000㎡,牛羊交易市场一处,其中:牛羊圈舍1000㎡,储料间400㎡,储草棚(场)1000㎡,交易棚1500㎡,附属用房150㎡。
建设期限:2年。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
自筹资金8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及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700万元。
二、项目背景
加入WTO,我国种植业,尤其是粮食、油料等作物,由于生产成本偏高,产品价格走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此相
反,国内生产的牛羊肉及特色畜产品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0%
—80%,剔除关税因素,仍有45%—60%的价格优势。
同时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列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国家有关部委已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
农业部在“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市场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培育龙头企业。
实现养殖方式的重大突破,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甘肃是全国五大草原牧区省份之一,天然草场广阔,农区人工种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发展草畜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资源条件较好,科技力量雄厚,科研、推广体系健全,畜牧、兽医、草原、饲草综合科技力量居全国第6位。
近年来初步建成了一批草畜产品生产基地,草畜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省政府决定把发展草畜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大力保护和建设好天然草场,积极开展退耕还草,发展人工种草,努力把我省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
省政府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参与草畜产业的开发建设,把我省草畜产业做强、做大、做出特色。
这为我县草畜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县也将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户为重点、专业大户为骨干,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村、专业乡及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瓜州县2003年大力实施以林产、草畜、林药三个一体化项目建设,通过林草畜三大产业的联动作用,特别是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将带动全县8万亩牧草种植,50万头只牛羊养
殖基地建设,五年将使全县的牛羊饲养量达到300万头只以上,育肥出栏牛羊200万头(只),基础母羊达到100万只,种植优质牧草30万亩。
总体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瓜州县建成1万吨牛羊肉系列产品加工厂,将带动瓜州乃至周边县市牛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畜牧业效益的提高。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
荒漠绿洲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我国西部荒漠绿洲带的典型区域,也是西部绿洲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从长远的战略意义思考,其广大的荒漠绿洲地区所具备的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将成为解决我国农畜产品及其他农业问题的内在动力。
在这个地区,实施牛羊肉系列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拓宽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域和空间,进一步提高草畜产品质量,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需要
面对当前传统产业优势弱化,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农业效益普遍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严峻形势,加之农业发展也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科教和市场等多重因素约束。
特别是在畜牧养殖方面,我县乃至周边县市存在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少,深加工企业有为缺乏,因此只能出售活畜和初级产品,造成产业化程度低、链条短、效益不高等问题。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牛羊肉进行深加工,逐步提高畜牧产业化程度,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赢利增税的目的。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转移和增加劳动就业人员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我县草畜产业发展,使劳动力由原来单一的种植业向种草、养畜及畜产品深度加工转移,同时对种草、养畜、深度加工人员的科技培训,提高科学种养及深度加工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劳动力向效益高的产业转移,增加劳动就业人员和农民收入。
(四)提高商品意识,减轻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解除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效应”,打通畜产品的流通渠道,加快肉用牛羊的周转,使广大农民对育成牛羊及时销售出栏,减少饲草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他们从活畜出售中提高现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这样,可尽快地改变边远地区农民的传统养殖观念,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
同时,可改变以往的传统放养模式,建立舍饲精养肉牛、肉羊,不断减轻天然草场压力,达到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目的。
(五)发展优质、安全的牛羊肉系列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瓜州县乃至周边县市尚无一家高标准的肉牛肉羊加工厂,在传统的肉牛肉羊生产中大多采取出售活牛羊和简单的屠宰肉品。
因此,存在问题较多,畜牧业商品率极低,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差,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迫切需要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和项目做支撑,通过建设瓜州县1万吨牛羊肉加工厂,把品种品质调优,质量效益调高,经济发展调活,调出新的优势和后劲。
有利于按照现代畜牧业的发
展和市场条件设计和运行,体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必将推动全县草畜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县市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一)畜禽饲草料资源丰富
瓜州县拥有天然草场3134.5万亩,其中:优质草旬草场534万亩,戈壁荒漠草场2607万亩,预测年产牧草约156725万公斤。
全县有耕地面积38.3万亩,人均5.2万亩,年产玉米、小麦、大麦、棉籽壳等精饲料3500万公斤,可利用农作物秸杆等饲草22300万公斤,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粮饲兼用型玉米、饲用甜菜及复种豆科、禾本科等优质牧草10万亩,年产牧草15000万公斤左右。
其他优质牧草2.3万亩,粮、经、草比例逐年加大,玉米秸杆青贮、棉花秸杆脱毒软化、饲用甜菜叶片青贮、青饲草阴干,配合饲料使用技术的推广,为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饲草料基础。
(二)交通、通讯、电力条件优越
1、交通便利:县内乡村公路畅通,国道312线、313线、215线和兰新铁路横贯全境,成为进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的交通要道,是欧亚大路桥的重要通道。
同时离旅游名城敦煌120公里,敦煌机场的扩建,可与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直接通航。
2、通讯便捷:县境内西兰乌光缆瓜州段和第二条出疆光缆顺利贯通,相继建成了一点多址微波传输系统,城乡程控电话普及,无线寻呼系统开通联网,移动电话实现了全国漫游,为便捷的通讯提供了可靠保证。
3、电力充足:县内建有11万伏变电所1座,35千伏变电所6座,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已建成农村电气化县;城市电网改造已全面开始,为生产、加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三)销售市场广阔
瓜州东接石油名城玉门,西南与国际旅游名城敦煌毗邻,西北与吐哈油田相接,南与青海相连,西北与多民族的新疆接壤,牛羊肉系列产品需求量非常大,销售市场广阔,销售渠道十分畅通。
同时瓜州县有悠久的养牛养羊历史,但由于受传统畜牧业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畜产品市场不完善,畜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绝大部分为半成品和粗加工产品,特别是当地市场上鲜肉、冻肉在春秋季节供应比较紧张,牛羊肉小包装食品更为缺乏。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牛羊肉生产加工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生产优质的精肉、卷肉、排骨、烤熟肉等肉食品,各种食品均小包装常年均衡供应上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四)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产业化逐步形成
近年来,瓜州县抢抓西部大开发与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草畜一体化项目建设,全县已发展牛羊50万头只,年出栏25万头只,畜牧养殖专业户达3000户,建成畜牧养殖示范点58个,引进肉牛肉羊优良种畜2.8万头(只),种草面积达8.4万亩。
全县经过五年努力,建成河西走廊最大的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县,到2007年实现“123”的奋斗目标,即能繁殖基础母羊存栏达到100万只,育肥出栏肉羊200万只,羊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对建成1万吨牛羊肉系列加工项目的资源提供了保障。
(五)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单位
2000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把瓜州县确定为西部省区第一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
瓜州县将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省内外科研院校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搞好项目科研实施,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必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六)具有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瓜州县的温性荒漠类草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4%,部分地域分布有优良的草甸草场和山地草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游牧的场所,至今仍是甘肃省重要的半农半牧区。
享誉省内外的瓜州牛就是这片草地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瓜州羊肉味鲜美而不膻,为人称道。
近年来,由于粮、棉等种植业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受到直接影响。
目前,瓜州县以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为方向,加大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基本形成了农业的区域化格局。
在提高以棉、瓜为主的传统基础产业的同时,以牛羊、草地牧草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兴起。
目前全县建成肉牛冻配点18个,引进西门塔尔等良种牛冻精实施黄牛改良,繁殖无角道赛特、小尾寒羊等改良种群,人工种草,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农牧交错带的区位优势,通过实施该项目,更深一步发展以牛羊、草地为主的新兴主导产业,对瓜州县草畜主导产业的培育、强壮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五、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北纬39°52'—41°
53',东经94°45'—97°00'之间,属于中国植被区划的蒙新温性荒漠区,植物区系表现为极旱荒漠植物区系。
其地理分布南接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南北高起,向中部逐渐延伸为低山残丘、戈壁、绿洲。
其行政区东与玉门市接壤,西与敦煌市为邻,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
全县东西长185km,南北宽220km,总面积2.41万km2。
(二)气候资源
瓜州县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区,境内平均海拔1500m,县城海拔1173m。
年日照总时数达3260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73%,年辐射总量为152.79千卡/cm2,年平均降水量45.7mm,年蒸发量3140.6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39%,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6.1℃,年平均无霜期142天,≥10℃的积温3582.9℃,有利于发展草畜产业。
(三)水资源
瓜州县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冰川,年径流量4.44亿m3。
其中疏勒河在境内流经242km,流域面积1.28万km2,年径流量3.89亿m3,进入双塔水库,为本县主要水源;榆林河流入瓜州县踏实盆地,全长118km,流域面积5494km2,年径流量0.55亿m3。
还有大量的露头泉水经修建塘坝拦蓄用于灌溉草场和地下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宜于人畜饮用及打井提灌。
全县建有大中型水库2座(双塔水库、榆林河水库),小型水库19座,塘坝37座,共56座水库塘坝。
总库容2.1
亿m3,控灌面积45万亩。
现有机井426眼,其中配套机电井194眼。
修建干支斗渠3016条,总长度2242km,已衬砌102条,长378.9km。
灌溉条件好,十分有利于草畜产业的发展。
(四)土地资源
瓜州县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450亩,大大高于全国(15亩)和全省(35亩)的人均占有水平。
县境内有耕地38.3万亩(包括国营农垦农场耕地5.4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5%,县属耕地32.88万亩,人均5.41亩,户均近20亩;林地20万亩,占0.55%;草地102万亩,占2.82%;城乡居民用地4万亩,占0.11%;交通用地9.1万亩,占0.25%;水域22万亩;难以利用的土地3437万亩(戈壁、荒漠);宜农荒地150万亩。
(五)农村社会及草畜生产现状
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9.98万,其中农村13个乡镇(半农半牧乡4个),72个行政村,312个村民小组,1.46万户,5.35万人,劳力2.36万人。
全县耕地面积52万亩,粮、经、草比为10:65:25。
2010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6万头,羊饲养量达到67.5万只,牛羊饲养量达到70.1万头只,出栏肉牛0.91万头,出栏肉羊32.5万只,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19.6%和48.1%。
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01.22万头(只),肉、蛋、奶类年总产分别达到
5500吨、340吨和900吨。
六、项目设计方案
(一)厂址拟定:该项目厂址拟定于县城南安简棉业南侧,项目建设占地40500㎡,建筑面积6521㎡,建设特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一处和集屠宰、加工、储运、保鲜一体化的50万头只牛羊交易市场及屠宰场一处,建厂所需条件具备,厂区周围栽植50亩防风林带,利用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废水粪便浇灌栽植,达到即改善环境,又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项目设计能力:
1、特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
改项目根据我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出的
一大批特色农畜产品建立展销中心,并建立高温气调冷库,使农畜产品展厅主题突出、新颖、简洁、节约,显示出质优、价低、喜庆的特点。
2、牛羊交易市场及屠宰场
该项目工艺设备选择国内同行业中较先进的工艺流程
和工艺设备,日三班作业加工羊肉1400只,牛40头,年生产10个月,加工羊只50万只,牛1万头。
(三)工艺流程:屠宰——提肉——消毒——电烤深加工——配料——计量——真空密封包装。
(四)工艺设备选型及投资预算
1、该项目全套生产加工设备选择国内同行业比较先进的屠宰电烤流水作业线。
2、工艺设备投资预算:项目共需工艺设备一次性投资1120万元(见表一)。
3、土建工程
(1)根据生产及设备安装要求和生产基地产量要求,建成1万吨牛羊肉加工生产线,以主要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及造价标准、估算全部工程量。
(2)按项目要求、土建工程共需投入资金380万元(见表二)。
(五)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根据该项目工艺设计及组织管理要求,企业分为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组成,三班作业,年工作日250天。
建成后劳动定员情况(见表三)。
(六)劳动保护与安全
该项目所生产的废水、废物可进行腐化处理,利用在厂区周围种植50亩防风林带的建设,既改善了环境的绿化美化,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七)项目建设进度
该项目的建设期为二年,从2011年6月开始进行全面分析、考究论证,2011年4、5月进行初步设计,9、10、11月份进行设备订购、土建施工,2013年2、3月份进行设备安装、调试,4月份正式投入生产(见表四)。
七、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预算
项目预算投资15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详见附表);
(1)设备购置费450万元;
(2)土建工程费4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8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及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700万元。
八、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预测主要是对项目投产后的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及其他相关因素,为该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提供依据。
(一)销售收入预测(见表五)。
(二)税金预测(见表六)。
(三)生产成本预测(见表七)。
该项目产品成本消耗定额是根据酒泉、瓜州等地2010
年生产中实际消耗标准的定额制定,并留有一定余地,力争节能降耗。
(四)利润预测:该项目投产后的利润预测(见表八)。
九、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分析,可得出项目的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计算出项目的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内部收益率。
(一)销售利润率:该项目达到设计能力时,年加工肉羊50万只,肉牛1万头,销售收入21800万元,利润1772.74万元,销售利润率8.13%。
(二)成本利润率=9.48%。
(三)投资利润率=70%。
(四)内部收益率=38%。
十、市场分析
(一)市场发展前景
我国是牛羊肉消费大国,牛羊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用肉类。
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牛羊肉需求的增加,
我国牛羊肉的出口量也在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大西北属多民族地区,食用肉主要是以牛羊肉为主,仅西北地区的牛羊肉年消耗量就在15亿公斤左右。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利用全机动电烤箱深加工系列羊肉,畅销市场,主要供应高档宾馆、旅游景点及探亲访友等场合,牛羊肉袋装鲜肉,已大量引入超市商场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牛羊肉袋装食品以卫生、味美、鲜嫩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市场信息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市场上每天销售电烤羊肉的数量巨大,但产品还是一销而空。
当前在西北市场上全自动电烤羊肉数量有限,一般中小城市还是采用煤烟熏烤的羊肉串,主要是操作污染不卫生,生熟不均匀等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市场需求,瓜州县建成加工1万吨牛羊肉的系列食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区和西北周边省份,市场容量大,产品销售不存在问题。
(二)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1993年世界牛肉产量占肉食总产量的28%,人均达到10公斤,羊肉产量占肉食总产量的18%,人均达到1.9公斤;1999年世界牛肉产量5705万吨,羊肉1113万吨,分别占肉类总产量的30%和20%。
发达国家人均牛羊肉消费的平均水平42公斤,其消费量要占到总动物性蛋白消费量的50%以上,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15.2公斤)。
据预测,20年后世界牛羊肉需求量将增加1倍多。
我国牛羊肉产量从1990年的126万吨和25.2万吨,分别增加到1999年的4335万吨和2195万吨,年递增率分别达到42%、56%,但我国牛羊肉生产和消费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以1999年为例,我国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9%,羊肉占5%,我国人均牛羊肉消费仅占总动物性蛋白消费的10%左右,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牛羊肉量消费量已较前十年增加了3倍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羊肉消费将会有大的提高。
可见牛羊肉市场容量巨大,前景看好。
(三)生产与市场营销策略
在市场营销方面,应该将产品销售放在首位,逐步建立起现代营销组织形式和销售网络,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在必要的时候,可考虑培训专业营销人员队伍,做好市场销售工作。
此外,还要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联系网络,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
十一、结论与建议
(一)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地实际,能充分利用当地草畜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村和农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税源。
(二)项目产品市场销路好,价格稳定,原料供给及原料基地有保证,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设备先进。
(三)项目有较好的获力能力,投产后,3—5年即可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本息。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技术、财务和经济分析上都是可行的,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织论证立项,扶持解决建厂资金,以便早日投入生产,取得效益。
附:1.特色农畜产品展销中心平面图;
2.牛羊交易市场平面图;
3.屠宰场平面图;
4.建设单位营业执照;
5.建设单位税务登记证;
6.建设单位机构代码证;
7.建设单位牛羊定点屠宰证;
8.无公害农产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