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技术——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显影的原理以及显影液的配制:如 前。 D-72显影液。
• 显影时间:在红光灯下观察,至显 出影像为止。
• 曝光和显影是印相与放大技术中要 想取得好相片的关键步骤。
3、停显:在停显液中10-20sec。 4、定影:在定影液中15-20min。 • 以上步骤均需在暗室中红灯下操作。 5、水洗:流水洗20min。 6、上光;涂塑相纸直接晾干。 7、裁边。
• 因其片基上涂有一层 乳白色的遇光能起化 学反应的卤化银乳剂, 通常称之为感光材料。
• 其作用在于记录影像。
1、感光材料的结构
• 保护层:保护乳剂层免受损伤。 • 乳剂层:由卤化银和色素组成。卤
化银遇光后起化学反应,形成肉眼 不可见的潜像,经显影剂作用后, 卤化银中的银变成黑色颗粒,形成 肉眼可见的影像。 • 接合膜:连接乳剂层和载体。 • 载体:乳剂的载体。
• 定影时间:20min。
4、水洗:
• 水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残留的药液,以避 免底片或照片发黄或退色。
• 水洗时间:流水冲洗15min。
5、晾干:
• 将胶片晾干后保存,以备印相或放大。 • 应注意不要用手触摸胶片药面;更要防
止底片有划痕。
(二)相纸的印相或放大的步骤和原理
• 印相或放大是利用透过底片的光线使印相纸或 放大纸感光,经显影、定影处理后形成与底片 相反、而与实物相同的影像。
4、感光材料正反面的辨认
• 感光材料上涂有乳剂的一面为正面。 • 已冲洗过的底片,迎着光看其反面较
正面光滑,反光较强; • 相纸的正面用手触摸较反面发涩。
二、底片的冲洗及相纸的印相、放大技术
• 一张照片的产生需要经过如下过程:
1、完成负片(底片)的过程——底片的冲洗
拍照(曝光:光的作用) → 显影(化学作用) → 负片(底片)
成分不同分:
放大纸:乳剂层中含溴化银粒子
印放两用纸:乳剂层中含氯、
溴化银粒子
(2)按反差性能分:1、2、3、4号纸。
• 数字越大,反差越大。
• 被拍照物体或画面影像中,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亮度差 别称之为反差。明暗差别程度大,为反差大;反之,为反 差小。
• 在印相或放大照片时,必须根据底片的反差选择不同型号 的相纸。比如底片反差弱(如电镜照片),应选用3号或4 号纸;若底片反差大(如人物像的底片),应选用1号或2 号相纸。
1、显影:是指使感光材料上的潜像成为可见影像的过程。 • 显影原理:
用显影剂(即还原剂),使已感光形成潜像的卤化银还原 成黑色的金属银颗粒,而没感光的卤化银不被还原;并且 银颗粒的多少与曝光量成正比,从而在底片上形成有一定 明暗反差的影像。 • 其反应式为:
卤化银(已感光)+ 显影剂(还原剂)
银颗粒(黑色)+ 卤化钠
显影时间:
• 在暗室(无光)中将底片放入显影罐中或盘中, 在D-76显影液中显影13min(或D-72显影液中 8min)。
2、停显:
• 停显是制止显影后底片乳剂膜中残存 的显影液继续发挥作用,并防止显影 液物质带入定影液。
• 停显液配方:28%冰醋酸 48ml,水 952ml。
• 停显时间:30sec。
暗室技术
• 实验目的: 1、了解成像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
本步骤; 2、掌握暗室放大技术(洗黑白照片)。
实验原理
• 照片:
照相机拍照
底片冲洗
相纸扩印 • 由于底片的冲洗和相纸的扩印必须在
暗室中进行,故称为暗室技术。
一、感光材料
• 感光材料:指摄影用 的感光片(底片)和 印相或放大照片用的 感光纸(相纸)。
常用显影液配方:
• D-76显影液:水 1000ml,米吐尔 2g,无水亚硫 酸钠 100g,对苯二酚5g,硼砂 2g。 ——该液适于冲洗底片。
• D-72显影液:水 1000ml,米吐尔 3.1g,无水亚 硫酸钠 45g,对苯二酚 12g,无水碳酸钠 67.5g, 溴化钾 1.9g。 ——该液适于印相、放大及幻灯片。
• 放大使用的 是放大机。
相纸 底片
开关
光源 放大透镜 底片 镜头 相纸
放大机的使用:
• 如同使用照相机 (高级)一样,需 进行调节焦距、选 择光圈以及确定曝 光时间。
(1)调节焦距; (2)选择光圈:光
圈控制透过光的量 或强度的多少。 (3)确定曝光时间。
2、显影:
• 印相纸或放大纸经曝光后,即可投 入显影液中显影。
3、定影:
• 经显影、停显的底片或照片中,仅有 15-30%的卤化银被还原而构成黑色金属 银的影像,而余下未被显影还原的大部 分卤化银再见光后仍会感光形成潜像, 为此需要定影剂把未还原的卤化银溶解, 使底片或照片上的影像得以固定。
• F-5定影液:水 1000ml,硫代硫酸钠 240g, 无水亚硫酸钠 15g,28%冰醋酸 48ml,硼酸 7.5g,硫酸铝钾 15g。
时间安排
• 上午实验班级
• 一、二、三组:8:00—9:50 • 四、五、组:9:40—11:40
• 下午实验班级
• 一、二、三组:1:30—3:20 • 四、五、六组:3:10—5:10
• 印相是将印相纸直接覆盖在底片上感光,印出 与底片同样大小的照片。
• 放大是利用放大机投影使放大纸感光,放出比 底片更大的照片。
• 相纸的印相或放大步骤如下: 曝光 → 显影 → 停显 → 定影 → 水洗 → 上光(晾干)→ 裁边
1、曝光
• 印相和放大 所用的曝光 工具不同。
• 印相使用的 是印相机;
感光片:塑料片、玻璃板 感光纸:纸。
2、感光片的种类
(1)按尺寸大小分
135胶片:拍2.4×3.6cm 画面36张
120胶片:拍6×6cm画面 12张
127胶片
(2)按乳剂层中 色素不同分
色盲片 黑白片 分色片
全色片 彩色片 医学用x光片、军事及航空
用红外线胶片
3、感光纸的种类:
(1)按乳剂层中卤化银 印相纸:乳剂层中含氯化银粒子
在底片上形成潜像
显示底片上的潜像 得到与景物
相反的影像
2、完成正片(照片)的过程——相纸的印相、放大
印相或放大(曝光)→ 显影(化学作用)→ 正片(相片)
在相纸上形成潜像 显示相纸上的潜像 得到与景物
相同的影像
(一)底片冲洗的步骤及原理
• 拍照后,底片冲洗的步骤如下: 显影 → 停显 → 定影 → 水洗 → 晾干
• 显影时间:在红光灯下观察,至显 出影像为止。
• 曝光和显影是印相与放大技术中要 想取得好相片的关键步骤。
3、停显:在停显液中10-20sec。 4、定影:在定影液中15-20min。 • 以上步骤均需在暗室中红灯下操作。 5、水洗:流水洗20min。 6、上光;涂塑相纸直接晾干。 7、裁边。
• 因其片基上涂有一层 乳白色的遇光能起化 学反应的卤化银乳剂, 通常称之为感光材料。
• 其作用在于记录影像。
1、感光材料的结构
• 保护层:保护乳剂层免受损伤。 • 乳剂层:由卤化银和色素组成。卤
化银遇光后起化学反应,形成肉眼 不可见的潜像,经显影剂作用后, 卤化银中的银变成黑色颗粒,形成 肉眼可见的影像。 • 接合膜:连接乳剂层和载体。 • 载体:乳剂的载体。
• 定影时间:20min。
4、水洗:
• 水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残留的药液,以避 免底片或照片发黄或退色。
• 水洗时间:流水冲洗15min。
5、晾干:
• 将胶片晾干后保存,以备印相或放大。 • 应注意不要用手触摸胶片药面;更要防
止底片有划痕。
(二)相纸的印相或放大的步骤和原理
• 印相或放大是利用透过底片的光线使印相纸或 放大纸感光,经显影、定影处理后形成与底片 相反、而与实物相同的影像。
4、感光材料正反面的辨认
• 感光材料上涂有乳剂的一面为正面。 • 已冲洗过的底片,迎着光看其反面较
正面光滑,反光较强; • 相纸的正面用手触摸较反面发涩。
二、底片的冲洗及相纸的印相、放大技术
• 一张照片的产生需要经过如下过程:
1、完成负片(底片)的过程——底片的冲洗
拍照(曝光:光的作用) → 显影(化学作用) → 负片(底片)
成分不同分:
放大纸:乳剂层中含溴化银粒子
印放两用纸:乳剂层中含氯、
溴化银粒子
(2)按反差性能分:1、2、3、4号纸。
• 数字越大,反差越大。
• 被拍照物体或画面影像中,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亮度差 别称之为反差。明暗差别程度大,为反差大;反之,为反 差小。
• 在印相或放大照片时,必须根据底片的反差选择不同型号 的相纸。比如底片反差弱(如电镜照片),应选用3号或4 号纸;若底片反差大(如人物像的底片),应选用1号或2 号相纸。
1、显影:是指使感光材料上的潜像成为可见影像的过程。 • 显影原理:
用显影剂(即还原剂),使已感光形成潜像的卤化银还原 成黑色的金属银颗粒,而没感光的卤化银不被还原;并且 银颗粒的多少与曝光量成正比,从而在底片上形成有一定 明暗反差的影像。 • 其反应式为:
卤化银(已感光)+ 显影剂(还原剂)
银颗粒(黑色)+ 卤化钠
显影时间:
• 在暗室(无光)中将底片放入显影罐中或盘中, 在D-76显影液中显影13min(或D-72显影液中 8min)。
2、停显:
• 停显是制止显影后底片乳剂膜中残存 的显影液继续发挥作用,并防止显影 液物质带入定影液。
• 停显液配方:28%冰醋酸 48ml,水 952ml。
• 停显时间:30sec。
暗室技术
• 实验目的: 1、了解成像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
本步骤; 2、掌握暗室放大技术(洗黑白照片)。
实验原理
• 照片:
照相机拍照
底片冲洗
相纸扩印 • 由于底片的冲洗和相纸的扩印必须在
暗室中进行,故称为暗室技术。
一、感光材料
• 感光材料:指摄影用 的感光片(底片)和 印相或放大照片用的 感光纸(相纸)。
常用显影液配方:
• D-76显影液:水 1000ml,米吐尔 2g,无水亚硫 酸钠 100g,对苯二酚5g,硼砂 2g。 ——该液适于冲洗底片。
• D-72显影液:水 1000ml,米吐尔 3.1g,无水亚 硫酸钠 45g,对苯二酚 12g,无水碳酸钠 67.5g, 溴化钾 1.9g。 ——该液适于印相、放大及幻灯片。
• 放大使用的 是放大机。
相纸 底片
开关
光源 放大透镜 底片 镜头 相纸
放大机的使用:
• 如同使用照相机 (高级)一样,需 进行调节焦距、选 择光圈以及确定曝 光时间。
(1)调节焦距; (2)选择光圈:光
圈控制透过光的量 或强度的多少。 (3)确定曝光时间。
2、显影:
• 印相纸或放大纸经曝光后,即可投 入显影液中显影。
3、定影:
• 经显影、停显的底片或照片中,仅有 15-30%的卤化银被还原而构成黑色金属 银的影像,而余下未被显影还原的大部 分卤化银再见光后仍会感光形成潜像, 为此需要定影剂把未还原的卤化银溶解, 使底片或照片上的影像得以固定。
• F-5定影液:水 1000ml,硫代硫酸钠 240g, 无水亚硫酸钠 15g,28%冰醋酸 48ml,硼酸 7.5g,硫酸铝钾 15g。
时间安排
• 上午实验班级
• 一、二、三组:8:00—9:50 • 四、五、组:9:40—11:40
• 下午实验班级
• 一、二、三组:1:30—3:20 • 四、五、六组:3:10—5:10
• 印相是将印相纸直接覆盖在底片上感光,印出 与底片同样大小的照片。
• 放大是利用放大机投影使放大纸感光,放出比 底片更大的照片。
• 相纸的印相或放大步骤如下: 曝光 → 显影 → 停显 → 定影 → 水洗 → 上光(晾干)→ 裁边
1、曝光
• 印相和放大 所用的曝光 工具不同。
• 印相使用的 是印相机;
感光片:塑料片、玻璃板 感光纸:纸。
2、感光片的种类
(1)按尺寸大小分
135胶片:拍2.4×3.6cm 画面36张
120胶片:拍6×6cm画面 12张
127胶片
(2)按乳剂层中 色素不同分
色盲片 黑白片 分色片
全色片 彩色片 医学用x光片、军事及航空
用红外线胶片
3、感光纸的种类:
(1)按乳剂层中卤化银 印相纸:乳剂层中含氯化银粒子
在底片上形成潜像
显示底片上的潜像 得到与景物
相反的影像
2、完成正片(照片)的过程——相纸的印相、放大
印相或放大(曝光)→ 显影(化学作用)→ 正片(相片)
在相纸上形成潜像 显示相纸上的潜像 得到与景物
相同的影像
(一)底片冲洗的步骤及原理
• 拍照后,底片冲洗的步骤如下: 显影 → 停显 → 定影 → 水洗 → 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