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试题
1.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的信息可以看出人民主权说;从“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的信息可以看出天赋人权说,因此①④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启蒙运动·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说
2.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按题中材料,这一建筑规划主要强调了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和最高法院(司法权)这三权的分立与制衡。

所以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3.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21.1万的纽约州提议:“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

”乔治.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
4.1万人口)提议:“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

”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A.两院制议会B.总统制共和制
C.三权分立D.联邦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描述的博弈的结果是在1787年宪法中美国确立了两院制议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以各州人口按比例选举产生,以此解决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故选A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4.扩张之路
美国在19世纪末的扩张
问题:(13分)
(1)根据以上材料,美国的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 (6分)
(2)美国实行扩张政策的前提是什么?(4分)
(3)美国扩张战略在20世纪初取得了何种成果?(3分)
【答案】(1)水平1:能根据地图发现美国扩张的多个特点(6-4分)
·重视海上扩张;扩张的主要动机是追求商业利益;扩张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主要目标是中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赢得了与列强均等的机会
水平2:能根据地图发现美国扩张的一个特点(2分)
其他答案:回答与材料、问题无关联性(0分)
(2)水平1:能根据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4分)
·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迎来了工业化的高潮,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其他答案:回答与材料、问题无关或不符合史实(0分)
(3)水平1:能根据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3分)
·一战后,美国通过《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通过《五国海军协定》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通过《九国公约》保证了门户开放政策,奠定了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不符合史实(0分)
【解析】试题分析
(1)重视海上扩张,特别是1898年的扩张;从1900年贸易状况看,扩张的主要动机是追求商业利益;扩张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的日本、中国、菲律宾,主要目标是中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赢得了与列强均等的机会。

(2)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吸收工业化的成果,迎来了工业化的高潮,资源丰富,发展后劲足,通过西进运动使国力大增,地理位置优越,没有卷入与列强的斗争中去,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3)总体上通过华盛顿会议在亚太取得主导地位。

具体体现在一战后,美国通过《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通过《五国海军协定》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通过《九国公约》保证了门户开放政策,奠定了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美国的扩张和强盛·南北战争。

5.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

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答案】B
【解析】题中材料说明了共和党、民主党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角,即选B项;A项错在“控制”,CD两项错在“一致”,这样的表述都过于绝对。

【考点】必修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的两党制。

6.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我们合众国人民(We the people),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然而,“We the people”这三个英语单词却成为美国宪法中引用频率最高的部分。

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
A.是很不成熟的成文宪法B.重视公民主体的权利
C.忽视了法律的阶级属性D.缺乏立法的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We the people这三个英语单词却成为美国宪法中引用频率最高的部分”的信息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重视公民主体的权利,故B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很不成熟的成文宪法,故A项错误;美国宪法是资产积极宪法,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启蒙思想是美国宪法的理论基础,故D项表述错误,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7.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D.中国1912年《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共和制度”把A排除,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幅员辽阔的大国”吧C排除;“首先”看BD三个哪个最早,B时间最早,所以B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共和政体
8.“中央机构在权限上根据宪法规定各自独立行使,彼此互不干涉,但是,他们的权限不是互相
重叠的,而是一种分权,这种分权是基于管理的方便而划分的。

”该政体类型最典型的近代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答案】B
【解析】“中央机构在权限上根据宪法规定各自独立行使,彼此互不干涉”体现了分权的原则,美
国是近代最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

故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9.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美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手,利用既有的政治智慧,依靠全新阐释
的社会契约平地建国,遂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

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政治上
的主要体现是( )
A.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的原则
B.政治体制上贯穿“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中央和地方实行分权的原则
D.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即中央与地方之间、联邦各机构之间、统治者
与被统治者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A、C、D三项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具体体现。

10.“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扪敢多坏就有
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习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
措施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材料中“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扪敢多坏
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旨在说明权力对统治者的腐蚀,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美国人确立分权制衡原则,以权力限制权力,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
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
11.有人指出:无论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还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罗斯福等都有强烈的“大国
使命感”,都认为美国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

就杰斐逊而言,他认为1787年初的美国要想担负“大国使命”和“责任”必须首先()
A.消灭奴隶制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C.实行邦联制D.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美国在1787年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邦联制下美国的松散,加强中央集权成为时代的需要。

只有解决自身问题,才能在世界上担负“大国使命”,故B项符合题意。

12.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

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
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

这说明
A.经济危机迟迟未能解决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
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政体特点的准确认识,题干中“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罗斯
福改组美国法院,这说明了美国人民反对行政权的扩张,这与美国传统的分权、制衡意识有关,
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3.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
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
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答案】C
【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总统共和政体,A项不对;分权和制衡是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之一,B项不符合史实;由“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可排除D项。

故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4.下列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总统为权力核心B.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C.直接控制地方事务D.讨论并制定了1787年宪法
【答案】B
【解析】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包括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依据三权分立与联邦制度、二
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独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滥权。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15.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九款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一八〇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惟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

”对
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
B.当时各州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
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依旧存在
D.此项规定是当时南北方妥协的产物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势史料阅读及对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
制国家,联邦政府的权利高于各州,故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
队的专权。

……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定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
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C.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而治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答案】C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的原则,联邦政府在宪法规定的范
围内行使权力,没有规定的权力归各州政府掌握。

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
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C项最全面;B、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
项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政治体制。

17.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
展性技术。

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
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

下列
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①分权制衡思想②成文宪法③联邦制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确立与发展的理解。

结合已学史实可知美国制度
的创新主要是制定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和首创联邦体制;分权思想是英国思想家洛克最
早提出的,而责任内阁制是近代英国首创,故①④应予以排除。

故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影响
18.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
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

……人口的实际统计
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宪法中关于人
口统计的规定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D.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从材料信息中看,关于选举人口的规定是美国大州和小州
之间以及南北各州之间妥协的产物,有利于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19.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围绕着国债限额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共和党方面要求削减福利开支,坚决拒绝任何征税的要求;民主党方面则希望借国债限额问题增加对富人的税收,双方相持不下。

这种体制保证了
A.联邦体制,效率低下B.三权分立,避免极权
C.两党竞争,人民得益D.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平衡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不出,在围绕国债限额问题两党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
的政党政治维护了不同派别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分权制衡的原则。

故选D。

A项材料未体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主;B项中的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
三权分立,材料未体现;C项明显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两党制的作用。

20.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
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
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1787年3月”,当时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排除A项。

联系独立战争后
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判断D项正确。

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

C项不符合史实。

故本题应选D 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

21.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即民主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民主”(即制度实施过
程所体现的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对这一论断
理解准确的是
A.美国继承了英国民主的分权制传统,实践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
B.美国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实践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
C.美国继承了英国民主的内阁制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D.美国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分析,结合所学英国和美国的政体知识可以判断美国继承了英国的议会制的
传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具体实行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这一学说溯源于孟德
斯鸠。

故本题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
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
22. 1787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体确立了
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权力制衡原则D.两院制原则
【答案】A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表明当时美国面临
的首要问题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制宪会议讨论之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即确立
了联邦制原则,以解决材料所述的问题,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原则。

23.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
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B.分权制C.共和制D.联邦制
【答案】D
【解析】宪法修正案的这种规定肯定了州的权利,但也强调了联邦政府的权利,因此美国实行的
是联邦制的原则,故选D。

A项说的是设立议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B项说的是国家机
构之间相互的制衡;C项说的是总统是任期制的,选举产生。

根据以上分析,ABC项均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政治体制。

24.李剑鸣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建国者在雅典和罗马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


国的道路是
A.实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共和国B.奉行市场经济的帝国
C.坚持人文精神D.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在雅典和罗马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可以知道美国体制吸取了希腊和罗
马的体制的精华。

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后世的政治方面的遗产主要是人民主权原则和共和制,
故选A。

B项错误,美国并未建立帝制,而是建立的共和制。

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政治体
制的问题;D项错误,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是奴隶制社会。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25.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
以较长之任期”。

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据题干信息,迁移所知识,美国规定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交错,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席,目的是保证议员的专业能力,故选D项。

A、C两
项在题干中未体现;B项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26.(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
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
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
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
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
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
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
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
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
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11分)(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
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