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 秋词(其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
诗人抓住“一鹤凌云” 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了秋高 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 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 不屈的化身,它给予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 彩,更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古诗词曲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9首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1 文学常识 2 写作背景 3 重点注释 4 作品主旨
5 理解探究
文学常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文学家。
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唐顺宗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 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改革失败后,唐顺宗被迫退 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遭此沉重 打击后,刘禹锡虽很苦闷,但并未消沉。这首诗正是诗 人被贬朗州期间所作。
自古逢秋悲
己颂秋进行对比,表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
寂寥①,
了诗人乐观豁秋日胜
炼字:“自古”和
春朝②。 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逢”,极言悲秋的传
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
路模式的顽固。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直接推出“证 据”——“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日晴空万里, 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 晴空一鹤排③ 一只仙鹤推开 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第四 云上, 云层扶摇直上, 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 便引诗情到碧 把我的诗情也 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景,作 霄④。 带到了蓝天。 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 出来,也像仙鹤凌空一样,直 冲云霄了。
诗人的豪迈之情。
重点注释
①寂寥:冷清萧条。②春朝:春天。③排:推开。 ④碧霄:蓝天。
作品主旨
诗人有力地否定了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热情 赞美秋天,以明丽的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隐含诗人因 支持变法而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乐观、豪壮的情怀。
理解探究
1、诗的第一、二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 么手法? 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开篇
以议论起笔,直接表
自古逢秋悲 自古以来,文人墨
寂寥①,
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 客都悲叹秋天冷清
法。先弃“逢秋悲寂
我言秋日胜 萧条,我却说秋天
寥”的常情,后立
春朝②。 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胜春朝”的新
见,气势不凡。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表现手法:用对比
手法,把古人悲秋和自
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 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诗人借一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体现了在厄 运面前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晴空一鹤排③ 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 霄④。
情感:“晴空一鹤排云
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
秋日晴空万里,不仅仅是明丽的秋景,更是作
一只仙鹤推开 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
云层扶摇直上,的情怀。
把我的诗情也
写作手法:写景、抒情
带到了蓝天。 相结合。通过描绘“晴空一鹤
排云上”的明丽秋景,表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