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多方发力,共促德育
一、多利用团、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学校工作中,团、少先队工作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团队活动中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体会,从而把德育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品质。
如:通过对父母辛苦和家庭生活的体验,培育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对集体生活的体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勤奋学习的品质,通过参加主题班队会活动,培育他们开发自身潜能、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收获,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地步。
二、加强班级管管理,注重德育培养。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阵地。
要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校纪班规这一手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二、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把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
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
如在班会上,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
在运动会上班上的运动员们都努力为班级争光。
为班级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员这些观念开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团结、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对学生的期待开始发生效果,学生和教师最终在情感上达成了一致。
有时候我也故意给我的学生戴戴高帽子子,比如一个很调皮的孩子,我常告诉他其实他很能干,在老师眼里你很棒,只是偶尔犯小糊涂,老师希望他减少犯糊涂的时候,孩子听后触动很大。
三、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树立竞争意识,学会生存是社会和未来
对他们的基本要求。
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的职责。
四、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等,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
五、发扬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
各任课老师在平时教学和生活中都要细心地观察,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需要老师耐心,检查反复抓。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而且如果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会让他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打击,到时候老师再想进行帮助就真的是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