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6《两伊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两伊战争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两伊战争的爆发在领土问题上的矛盾主要集中在()
A.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B.底格里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C.幼发拉底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D.波斯湾的出海口问题
【解析】两伊在领土问题上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上。

【答案】 A
2.两伊战争的起因错综复杂,主要有()
①领土争端②民族矛盾③宗教矛盾④恐怖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有领土争端,民族、宗教矛盾,大国插手及领导者个人的恩怨等因素。

但恐怖主义并非其原
因。

【答案】 A
3.关于两伊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场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②这场战争共进行了8年③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也有民族之间的纷争④在战争中伊朗首先发动“袭船战”
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
【解析】“袭船战”首先由伊拉克发动,因此④错误。

【答案】 C
4.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是属于第几个阶段()
A.一B.二
C.三D.四
【解析】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第三阶段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答案】 B
5.1979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表示要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直接原因是() A.霍梅尼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萨达姆
B.伊朗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C.伊朗拒绝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分界线
D.伊朗没有兑现答应补偿伊拉克的土地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也就是伊拉克进攻伊朗的借口。

【答案】 D
6.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向海湾地区增派部队。

主要是为了() A.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B.保护在两伊的外国人
C.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D.趁机控制海湾地区
【解析】美苏两国之间的争霸决定了它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地区的控制与争夺,
尤其是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美苏两国的必争之地。

【答案】 D
7.在两伊战争中发生过举世震惊的“袭船战”,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袭船战”指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向对方运输石油的油轮发动的袭击
②“袭船战”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
③美苏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海湾地区的控制④伊朗首先发动“袭船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两伊战争过程的认识。

作为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首先发动“袭船战”的是伊拉克,故排除④,故选B。

【答案】 B
8.为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安理会1987年7月通过决议。

决议通过后()
A.伊拉克拒绝接受,继续发动进攻
B.伊朗军队再次攻入伊拉克境内
C.伊朗拒绝接受,伊拉克军队再次攻
入伊朗境内
D.两伊实现停火,进行直接谈判
【答案】 C
9.两伊战争伤亡200多万人,其中原因不包括()
A.战争惨烈、持续时间长
B.两国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
C.两国在战争中使用了核武器
D.双方经常使用人海战术打击对方
【答案】 C
10.两伊战争之后,中东地区的形势()
①趋向稳定②形成三大阵营,局势更加紧张
③有些中东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④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国家内部分裂活动加剧
A.②③④B.①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两伊战争后,中东地区分裂,局势更加不稳定,但“分裂”是不团结之意,并非国家内部分裂。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8年8月8日晚上8时15分,联合国秘书长宣布:“两伊将于1988年8月20日格林尼治时间3时正式停火。

”这一消息传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人们涌上街头,互相拥抱,欢呼雀跃;当消息传到伊朗首都德黑兰时,也出现了同样的场面,人们激动地说:“停火太好了!太好了!”8月20日,燃烧了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之火终于熄灭。

材料二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的早上,在我们听见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

然后,我就感觉身体火烫,鼻孔很疼痒。

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

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
分更是疼痛不已。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材料三
请回答:
(1)两伊战争起止时间是什么?两伊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2)根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答案】(1)起止时间: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1988年8月结束。

矛盾:在领土、民族、宗教信仰、领导人个人恩怨和边界纠纷等方面存在矛盾。

(2)共同问题:两伊战争爆发使海湾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人民受到极大的伤害。

社会
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原因:主要是由战争中化学武器的使用、“袭船战”、对对方石油设备和基地进行攻击等造成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

两国共同边界1 280千米,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

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

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

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着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

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

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族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
发了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

据统计,双方在8年中死亡100多万人,伤15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9 000亿美元,国力受到很大削弱,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战争结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应从两伊战争中吸取哪些教训?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答案】(1)原因:宗教教派分歧;民族问题;经济利益(石油资源);大国干预。

(2)因素: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使人民厌倦战争;战争危及到非交战国安全,遭到抗议;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进行协调。

教训: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
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影响:对中东:中东国家分裂,阿拉伯国家矛盾激化,给这一地区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推迟了中东和平进程。

对世界:大国趁机插手中东事务,使本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安;石油价格上涨,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0年的两伊战争中,石油及其设施成了打击破坏的重点目标。

就伊朗而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为伊朗提炼2/3原油的炼油厂被夷为平地;石油日产量由350万桶减到100万桶,出口全部陷于停顿。

材料二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

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
学无止境
那么明亮”。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两伊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还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石油及其设施成了打击破坏的重点目标”“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总结。

第(2)问从对本国人民、中东地区和大国势力趋向的影响等角度阐述。

【答案】(1)战争摧毁两国的石油设施,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

(2)首先,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其次,战争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地区动荡不安;第三,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中东事务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