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的反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的反射调节
心血管反射主要是因为机体内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是出现了不同的
生理状态,比如说姿势变换、睡眠或运动等等。
心血管反射能够促使器官的血管
收缩、心输出量发生变化,另外机体动脉血压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心血管
反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意义是通过自身的循环系统适应机体所处的环
境或状态。
心血管反射发生的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压力感受性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的时候就会导致压力感受性反射。
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
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有感受装置,被称之为动脉压力感受器。
动脉压力感受
器是感受血管壁内部机械牵张的程度,而不是对血压的变化直接感觉。
当动脉血
压升高的时候,其牵张的程度就会升高,压力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
图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压力感受器
1.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在心室、心房以及肺循环大血管壁中存在较多的感受器,他们统称为心肺感
受器。
引起心肺感受器兴奋的刺激包含两大类:第一种是因为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一旦心室、心房以及肺循环大血管的压力升高或者是血容量增多,就会导致血管
壁出现牵张的情况,心肺感受器就会发生兴奋,与其他压力感受器相比,心肺感
受器处在循环系统压力较低的部分,因此也称之为低压力感受器。
第二种是因受
到化学物质的影响,心肺感受器发生适宜刺激,比如说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等。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多数的心肺感受器在受到刺激的时候引起的反射效应属
于交感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从而造成了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出现下降的情况。
1.化学感受性反射
在主动脉弓和颈总动脉的分叉处存在特殊的感受装置,一旦机体内部血液的
化学成分出现变化,将会导致机体内部出现缺氧或者是二氧化碳分压过高的情况,从而对这些特殊的感受装置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这些装置也可以称之为颈动脉
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因呼吸加深加快,在日常对心血管活动并不会
起到较为明显的调节作用,但是一旦机体发生低氧、失血、酸中毒或者是动脉血
压过低等等情况的时候化学感受性反射就会对机体产生作用。
1.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反射的效应与感受器的性质和刺激的强度等存在一定的关系。
如果采用中等
强度或低等强度的低频电脉冲对骨骼肌传入神经进行刺激,将会产生降血压的效应,如果采用高强度高频率的电脉冲对皮肤传入神经进行刺激,就会产生升血压
的效应。
因此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时候,主要是对肌肉或者是皮肤的感受器
进行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复杂的机制,促使原本异常的心血管活动进行
调整。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做好中老年心脑
血管的防治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国患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经达到2.7亿,且心血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不仅要全面的了解心血管的反
射调节,更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通过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达到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膳食营养的均衡性。
对于当代的人们来说,挑食、偏食等不健康
的饮食行为习惯较为常见,而不良的饮食习惯降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长此以往出
现机体营养不良的情况,个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视程度,确保营养均衡,合理的补充机体内部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从而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二,注意饮食的清淡性。
现代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各种重口味食物,可是重口味食物中所含有的添加剂比较多,钠盐含量比较高,因此这种重口味食物的长期食用,将会影响到血管的健康,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病。
由此可见,保证饮食的清淡,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来说意义重大。
第三,少吃油腻类食物。
油腻类食物中含量大量的脂肪,长期大量食用油腻类食物,会导致身体内部堆积过量的脂肪,使得体内的血脂水平显著提升,影响到血液的正常流动,使得个人受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
因此尽量远离各种油腻类食物,可以起到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第四,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众所周知,在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当中具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能够有效的保障机体的健康,不仅如此,绿色食品的使用还能够促进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对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
第五,远离高糖食物。
高糖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而糖分在进入到机体之后,会经过多重作用转化称为脂肪,不仅会导致人体内部的血脂上升,还会导致血糖以及血压的增加,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因此远离高糖类食物,是维护个人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心血管发射调节由多种因素导致,为了确保机体的健康,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心血管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良好饮食习惯的干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生活质量。